徐利明教授在四川大学开讲《书法的三大贯气形式——并论“永字八法”》专题讲座

2025年4月8日下午,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利明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湖畔报告厅举办讲座《书法的三大贯气形式——并论“永字八法”》。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艺评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步雪,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书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杨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彭再生,助理研究员于广华以及书法专业本、硕学生和校外业界人士共计90余人参加了讲座。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专业负责人刘志超主持讲座。
讲座开始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何宇教授对徐利明教授莅临学院开展讲座表示欢迎和感谢,并谈到了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在新的学科发展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40-23
640-25
徐利明教授指出,传统书法教学多聚焦“势”与“法”,却忽视了对“气”的系统阐释。他强调,“气”是贯通“势”与“法”的内在理路,唯有探明贯气之理,方能真正领悟书法奥义。讲座中,他提出书法演变的三大贯气形式:内向贯气(篆书)、过渡形式(隶书)及外向贯气(草、行、真书),并结合甲骨文、汉简、王羲之真迹等实例,梳理了篆隶草变的脉络——篆书隶变催生隶书,隶书草变衍生草、行、楷书,动态层次由静至动渐次展开,形成“真书为静,行书显动,草书至狂”的美学体系。针对“永字八法”,徐利明教授颠覆了传统认知,阐明“永字八法”并非单纯笔画技法,而是以“势”为核心,通过贯气实现笔意连贯的典范。例如,“侧锋”强调险势,“努笔”讲究引势蓄力,八法之名皆以动态语言揭示笔势生发之理。他表示:“永字八法实为古人以一字贯通万字之密钥,其本质是以气驭势、以势立法。”
640-24
徐利明教授用公式总结书法艺术的原理。书法之形式美源于贯气营造的抽象韵律,而精神共鸣则来自气脉相通的内在意象。其著作《中国书法风格史》中的理论框架,为现场师生提供了研究书法美学的新路径。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听众对书法本体的理解,更凸显了传统理论在现代书法教育中的实践价值。最后,杨帆教授对徐利明教授的讲座做了学术回应与展望。
640-26
原文出处:四川大学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0)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2:48
下一篇 2天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