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道合古今——舒炯、魏学峰书法小品展”第二季在四川省文化馆艺术空间开展。继年初第一季展览引发热烈反响后,两位书法大家舒炯、魏学峰再度携手,以全新作品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古韵与创新的书法艺术之旅。
第二季展览特别在布展时融入了古美术器物的元素,展览专辟区域,现场布置了数十件花器、茶器、香具等年份艺术品,形成“器书风月”、“雅静共赏”的氛围。
时空交错 新的美感“道合古今”舒炯 魏学峰书法小品展
文字像老瓷,书法似紫铜,画山画水写人写心两位想必都经历不少,在形式各异、图案不同的拓片上因古创今,就“画”而书,由古远器物拓片上萦绕的气韵而发,抒发淡淡幽情,抵达连通古今的视野与境界。
展览中,主题“道合古今”始终贯穿于两位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之中。他们以汉砖为载体,以书法为媒介,将古老的汉砖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展示出汉字与传统文化的美妙交融。
魏学峰以其劲毅有力的笔法著称,作品往往具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舒炯则以其细腻流畅的行书风格闻名,作品在表现力上更侧重于细节与内涵。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在内涵上实现了深度的互补。
与第一季展览相比,第二季在创作上有了更多的突破与创新。舒炯与魏学峰在汉砖的选材上更加考究,题跋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他们通过对汉砖图案与题跋诗词的巧妙设计,使二者之间达到了更高的契合度。这种艺术的再创造,不仅扩展了观众的审美空间,更让作品的历史感与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按照书法家舒炯先生的说法,“这次的联袂创作的作品必定有古代的器物。器物和我们的创作之间形成某种默契,通过内心来感受。我在接触这些拓片时,领略到了它的古意苍茫,浑厚历史。就好像回到某个时期,或商周或宋明,与古人对话,像是穿越。在题写诗文时,选择的内容也是尽可能与它的气息、情调吻合——但它仍然属于以现代人的审美来进行的创作。拓片在此时就成为作品构成上的某种点缀和装饰,我们是配合它来营造一种新的美。我与魏老师在题跋时,有时候是他先题,有时候是我先写。我们要考虑相互配合,字的大小,轻重,疏密,完成整体的构成关系。既要考虑器物,又要考虑我们的书写。中国传统文人最先考虑的是天人合一,时空对接。既是追慕古人,但又要有现代体验,这是一种交叉的,穿越的感觉。这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与器物交流融通之时,就达到了我们展览主题的感受——道合古今。中国人讲“道”。是一种本体的精神的东西,当我们的技术到某个阶段,升华之时,就会脱离技术对我们的约束,进入了“道”的境界。这个“道”是打通了古今障碍的意思。既有古的苍茫,古厚,也有今天对古器物和古代文人的情思的了解与体察。观众也能够通过它感受到历史的足音。”
书画家、艺术史家魏学峰先生考古学出身,文化学者,他提到,“这次的拓片是我从大量的备选中反复挑选的。首先考虑到时代性:从商周一直到明清的花板。要考虑到拓片在几千年过程中,承载着不同的文物。比如这是我第一次题锦灰堆。锦灰堆这种形式需要拓工把若干件文物反复地拓,形成作品,堆叠一层拓,干了以后再拓第二件器物,然后再拓第三件器物……很复杂。在清代,形成一种独特的锦灰堆这种形式。我在面对这些作品时,它不同年代,不同器物,首先勾起我兴趣的是这件作品带给我丰富的联想,美感,这种美是不同朝代,不同质地,不同风格所传递出来的,包括上面的文字,瓦当上的汉篆、佛教造像上的北碑文字等等——都给我们地创作展开了一个很大的幅面。我们这次的创作,既是向古代经典致敬。也是表达我们现代文化人对古代传统的一种追溯。”
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之旅,更是一场文化的洗礼。舒炯与魏学峰的合作,不仅是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延续,更是对艺术创新的积极探索。他们以新的方法与形式,打破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界限,为古老的汉砖和书法赋予了更深远的文化意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5日。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安逸学艺 道合古今丨舒炯、魏学峰书法小品展第二季来了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道合古今”舒炯 魏学峰书法小品展丨时空交错 新的美感
道合古今—舒炯 魏学峰书法小品展展览时间
2025年2月18日-3月5日
展览地点
四川省文化馆艺术空间
主办单位
四川省文化馆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
成都市书法家协会
成都市文艺两新联合会
成都天府书法院
四川旭日装裱艺术画院
协办单位
四川统一战线同心书画院
蜀都书画院
成都惠民职工画院
成都入蜀方知画意浓文化艺术研究院
成都恒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书画频道·四川心悦美术馆、今日头条、网易、搜狐新闻、《现代艺术》杂志社、四川书法家网、中国书画展赛网、华夏艺术网、艺术野疯狂
原文出处:艺术野疯狂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