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通常都会强调它在书法史上的特殊地位,现存最早的,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传世墨迹和名家法帖,被称为“法帖之祖”,从章草到今草过渡的重要见证。如果抛开这些书法层面的内容,仅从用纸的角度进行审视,《平复帖》同样也是早期书写纸张的代表性实物,魏晋时期纸张的许多特征,包括造纸术初期的材料类型和工艺水平,都可以在这件法帖的用纸上一窥端倪。
许多介绍《平复帖》的资料都提到其纸张为牙色麻纸,或者是黄麻纸。这其实并不难判断,由于麻纤维比较粗而且长,如果纸张制作得不是非常精细,纸面大多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麻糙糙的质感。从《平复帖》的纸面特征来看,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典型的麻纸作品,纸张呈土黄色,表面粗糙且清晰的纤维纹理质感,字迹所呈现出的斑驳古朴的笔画墨色,都是早期麻纸普遍的表现特征。从这些特征可以大致看出当时的造纸工艺还不是十分成熟精细,在造纸阶段没有将纤维分散细匀,后续加工过程虽有染黄,但并没有将纸面处理得非常平整,以至于写上去的墨迹呈现出明显的斑驳感和枯笔效果。这种笔画效果一方面有创作者的用笔因素,更多的则来自于纸张的表面状态和吸墨性能,这正是不同种类纸张的差异和魅力所在。
麻纸
苎麻
所谓麻纸,是指以苎麻、大麻、亚麻等麻类植物的韧皮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纸张。在造纸史中,麻类纤维是最早被用于造纸的原料之一。据最早记录造纸术的《东观汉记·蔡伦传》记载:“典作上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渔网作纸。”此后的《后汉书·蔡伦传》则记载有“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这里“敝布”即为破麻布,渔网主要也是麻线制成,加上麻头,不难看出早期造纸原料当中,废麻料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强调用废旧麻料而不是新麻,是因为那时新麻最重要的功能还是织布穿衣,而不是直接用来造纸。毕竟对普通老百姓而言,穿衣保暖才是刚性需求,彼时读书写字的人还很少。穿破的旧麻布,没啥用处的废麻头,才会进行二次利用制成纸张。使用废旧麻料造纸不仅成本低廉,而且经过纺织、穿晒、洗涤等加工和处理过程的麻纤维,也更易于分散制成纸浆造纸。使用这种简单易处理的材料做纸,在工艺难度上相当于“捏软柿子”,也是造纸术发展初级阶段的重要特点。正因为如此,在敦煌遗书、西域文书中留存至今的魏晋时期的写本文献,有相当的比例都是麻纸,其中既有苎麻纸,也有不少大麻纸。
苎麻制造过程
相较于其他原料制作的纸张,麻纸的强度和韧性非常好,十分结实,古时北方糊窗户常用土产的麻纸正是这个缘故。同时麻纸还具备优良的耐久性能,寿命很长,许多早期的麻纸写本保存至今依然状态良好,我们常说“纸寿千年”,个别造纸术初期的麻纸实物保存至今已逾2000多年,足可见寿命之长。
我国古代制作麻纸所用的麻类原料,从植物种类上看以苎麻居多,其次是大麻,亚麻较为少见。苎麻在我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历史上生产苎麻纸的纸坊曾遍布大江南北,陕西、四川、河南、河北、山西襄汾、定襄、吕梁,甘肃、江西等许多地方都曾有麻纸生产,而大麻和亚麻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麻纸不仅在我国古代广泛应用,在国外也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造纸术在唐代自怛罗斯之战后经撒马尔罕传入阿拉伯,之后又传到欧洲。在19世纪之前,阿拉伯和欧洲人的造纸原料主要则是亚麻和大麻,尤以亚麻居多。
原料
苎麻,亦称苧麻,为荨麻科苎麻属植物,原产于我国,是非常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早在3000 多年以前的《诗经》中就有“东门之池,可以沤纻”的描写,其中“纻”便指的是苎麻。苎麻在历史上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在国外有“中国草”之称,以苎麻纺织的麻布,被称之为“夏布”,不仅结实,而且透气性非常好。蔡伦用破布、旧鱼网造纸,从区域上看很大可能就是苎麻。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苎麻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造纸原料。
大麻也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麻类植物,春秋时便有相关纤用的记载。大麻为大麻科植物,跟桑、构、苎麻同属荨麻目,也算是近亲,属一年生亚灌木。大麻在中国分布广泛,从西南到西北,从安徽到河北都有种植和野生分布,一般用于纺织布料,制作绳索等。西北地区的纸质文物中常见有大麻纸本,大麻纤维跟苎麻纤维整体上比较相似,仅略短细,纸张的质感和特性也比较接近,常不易区分。需要说明的是,手工纸领域所说的大麻为我国本土的纤用大麻,又称汉麻、火麻、大白麻、小麻子。跟欧美吸食的大麻不是一回事,吸食的大麻是原产于印度的一个有毒亚种,中国的纤用大麻则是无毒的。
元代白麻纸
亚麻为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据记载则是由张骞从西域引种到中国,因此又称胡麻,常用作油料作物。亚麻根据其使用目的,常分油用型,纤用型、兼用型三种。最早由远在石器时代的古埃及人种植使用,1854年,人们在瑞士湖底发现了距今一万年以前的亚麻残片,是世界上发现最古老的亚麻织物。亚麻纤维纺织的布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抗水性,柔软而坚韧。跟苎麻和大麻一样,亚麻也是经由破布料引入造纸当中,且具有传统麻类优秀的纤维长度,成纸强度高,耐久性好。中国的古纸实物中使用亚麻较为少见,纤用型亚麻于20世纪初由日本引种,如今用于生产证券纸和高级卷烟纸。
除了苎麻、大麻和亚麻之外,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些小众的麻类纤维被用于造纸,比如路边常见的野生白麻(学名苘麻),也有一些地方曾用过蓖麻。20世纪随着黄麻和红麻的引入,近些年也有纸坊用黄麻和红麻编织的废旧麻袋、麻绳造纸。需要说明的是,古籍中常见到的“黄麻纸”“白麻纸”,跟这里所说用白麻、黄麻制作的麻纸并不是一回事。古代“黄麻纸”指被染成黄色的麻纸,像《平复帖》的纸张就很像经过染黄,“白麻纸”则是未染色的较为白净的麻纸,强调的是纸张色泽,而并非特制原料种类,实际上其原料还是苎麻、大麻这些常见的麻类。
局限
造纸术发展至宋代以后,由于皮纸和竹纸工艺不断进步,产量稳步提高,麻纸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渐缩小,到清末时全国仅有陕西、山西、河北等部分地区有零星的麻纸作坊。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化纤布料的广泛应用,废麻料的来源受限,加之宣纸等易洇墨的纸张日益受到广大书画家青睐,麻纸的生产逐渐没落,到20世纪90年代左右国内已难寻麻纸踪迹。偶有一两种所谓“麻纸”,基本都是象征性的添加一点黄麻或是其他未打散的纤维束冒充麻丝,纯麻纸非常少见。
不过好消息是,近些年随着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各地非遗保护的扶持,麻纸生产又略有回温。一些曾经关闭的麻纸作坊又重拾旧业,开槽抄纸。在山西平阳、江西宜春等地有纸坊以苎麻、大麻、黄麻等原料生产麻纸,濒临消失的麻纸品种并没有完全消失,质量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传承2000余年又几将消失的麻纸还是展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在新的时代顽强地延续了下来,尽管规模依然很小,产量有限,但仍然还是存在的。
《上阳台帖》 麻纸
总体来看,麻纸虽然历史悠久、强度好、寿命长,但最终还是沦为小众,甚至一度濒临消失,其根源还在于原料的限制。使用废旧的麻布、麻绳、麻袋以及加工厂的麻下脚料、麻头来造纸,原料来源总归没有那么广泛,被高产的树皮和速生的竹子替代也就顺理成章了。皮埃尔·施密特在《纸张史》里曾提到过欧洲历史上的麻纸荒,造纸术经中东传入欧洲以后,欧洲人学到的只是用旧麻布造纸这样一个残缺的版本,并没有掌握产量更大的树皮和竹子造纸技术。随着古腾堡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单靠旧麻布这种有限的原料根本满足不了用纸的需求,欧洲人几乎把所有能收集的旧麻布、碎麻片和破麻头儿都送进纸坊了,以至于布料紧缺,发展到最后英国政府竟颁布法令禁止用裹尸布包裹尸体埋葬,以节约布料。
欧洲大陆各国之间也是开高价互抢破布,甚至出现破布走私,当时许多国家禁止个人收集“旧衣服、旧旗帜、破布和布料、皮毛和羊皮纸的碎料,及其他用于造纸的类似材料”,并严禁运出国外,违者处以重罚。拾荒者们几乎像着了魔一样,把所有能造纸的东西,都想方设法弄到纸坊换钱。法语中表示激烈争吵,常常会说“像拾荒者一样打作一团”,说的就是这些争抢破布的人。最疯狂时欧洲人竟然跑到埃及去挖木乃伊,只为获取包裹木乃伊所用的亚麻布,然后把它卖给造纸厂。
杨凝式 《神仙起居法》 麻纸
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曾有“洛阳纸贵”的故事,但那主要还是夸左思的《三都赋》写得好,大家争相抄阅,并非是原料紧缺到这般地步。毕竟造纸术源于中国,每传播到一个地方,人们总是能够因地制宜,从当地盛产的植物中找到适合造纸的原料。丰富的原料让我国古代的书籍一直都比较平价,有学者统计,中国历史上一卷书的价格基本都维持在10斤大米左右,买一本书对读书人而言并不算很大的开支。廉价的纸张对于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真应该向勤劳勇敢智慧的古代先辈们致敬,他们从一开始就避开了麻纸原料的局限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