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
承办单位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协办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浙江大学书法美育馆/陈振濂书法美育馆
展览时间
2024年9月25日—11月25日
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
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浙江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备的综合性大学,多年来,浙江大学的办学实力位列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在方兴未艾的“书法美育”领域,浙江大学也希望能成为独一无二的领跑者。新成立于西溪校区的浙江大学书法美育馆(陈振濂书法美育馆),就是浙江大学努力发展“书法美育”的明证。
在浙江大学工作迄今已达25年的陈振濂教授,是浙江大学美术专业、书法专业和全校美育活动的重要践行者和推动者。从2000年开始,陈振濂教授先后创办了浙江大学艺术学系、艺术学院,成立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并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教学,建设艺术类公共通识教育课程,此外还主持文化艺术委员会常务工作等。在校外,陈振濂教授一直担任书法篆刻界和文艺界的要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同时,他也是百年名社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作为当代书法篆刻界公认的代表性人物,陈振濂教授以在书画篆刻艺术的创作、理论与教育三方面的开创性成果享誉当代。
2023年,陈振濂教授向浙江大学捐赠101件书法作品,这是一次体现浙大精神的慷慨义举。在这批捐赠作品中,有铺满整面墙的鸿篇巨制大壁书,也有精致的尺页小品;有被赞誉为社会发展实录的“书法记史·民生书法”系列作品,也有关于艺术创作学习记录和感悟的札记随笔……其中的许多作品曾于201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意义追寻”大展、2012年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社会责任”大展,以及“守望西泠”“大墨纵横”“大匠之门”“阅读书法”诸专题展览中亮相。故这次捐赠展体现了陈振濂作为书家在不同时期的书风和思想。
这批由陈振濂教授捐赠的高质量、大体量的书法精品,不仅可以通过展览提升我校师生的审美素养,也能完善我校当代书法名家藏品的序列。同时,这批书法精品的展出还可以为当下群众基础较好的“书法美育”添砖加瓦。一言以蔽之,“陈振濂书法展——捐赠浙江大学作品特展”是足以令全体浙大师生和广大校友们振奋的盛事。
希望这次“陈振濂书法展——捐赠浙江大学作品特展”的开展和“浙江大学书法美育馆”的设立,能为浙大这所百年名校增添新时代新发展的光彩。
陈振濂教授于1981年成为西泠印社社员,1990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理事,2002年被选为西泠印社副社长,翌年被指定兼任副社长秘书长,具体执掌社务,倏忽二十多年,风云变幻。“西泠读史” 以珍贵资料与西泠印社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为脉络,聚集《读史札记》十余品,借此反映了陈振濂教授在西泠印社工作期间对社史所做的学术研究。此外,陈振濂教授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能对西泠印社这一百年名社做一次有学术深度的推扬与宣传。读者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会对西泠印社中的人物、事迹、物品、实景产生更直观的印象,进而理解它们的价值。
行书 王福庵《西泠印社志稿》跋 30cm × 80cm
在学习隶书的过程中,陈振濂曾一度在篆隶之间彷徨徘徊。在大量临习汉碑之外,他对于王福庵式的籀篆合体、陆维钊式的“蜾扁体”之类的隶书或曰“古隶”,一直有独特的情感偏向。多年的书写实践,使得“篆体隶笔”“笔换形移”“隶法草韵”理念逐渐固化为他对隶书的全面理解与诠释。“古隶新韵”板块展现的是其在探索篆隶结构的过程中,着重表现体势与笔势的动荡,进而凸显“韵致”的成果体现,以此入手书写汉隶,则汉隶字形中的长短、宽窄、方圆、折曲,皆足以有“韵”含于其中。作者希望通过不断地尝试,在邓石如、王福庵、吴昌硕等人古朴和工稳的风格之外,于“动”与“韵”上有所突破。
隶书 西汉 戴圣《礼记·礼运·大同篇》句并记
178cm × 96cm
书家常态的艺术创作,多为案头小札或在一般尺幅(四尺、六尺)的媒材上书写,而“榜书巨制”板块的超大尺幅作品,涉及到对空间尺度的把握、笔墨挥洒的幅度、执笔运笔的力度乃至对字形的控制、章法构图位置的确定,其创作的难度系数大大增加。因此,这类作品完全可以被定义为非常态创作。有意识地书写大字——尤其是巨幅大屏式的大字书写,也是书家对既有固化书写习惯与能力的一种挑战。“榜书巨制”所凸现出的视觉冲击力、鲜活的图像性、空间架构的建筑美感、笔力千钧的效果、甚至墨花四溅的造型,都体现出了艺术家艺术创作时的自由发挥。
草书 宋 苏东坡《前赤壁赋》 570cm × 210cm × 35
古人的书法作品都是具有文辞阅读性的。但在当下的书法创作环境中,书法作品逐渐沦为简单的形式表达与技巧呈现,它的文献性与书写性几已丧失殆尽。事实上,我们应当重新提倡书法的文化内涵并挖掘书法的文史功能,让文字内容能够被“阅读”,起到“以书证史”的作用;而且还要让形式风格也能够被“阅读”,要不断地追问某一形式、技法、风格的来路与合理性,并借此帮助我们更理性地选择书法在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便是“书法记史”的功能。
陈振濂从初入门时学习《圣教序》,到考美院时沉迷于米芾,再到入美院读书期间倾心于黄山谷,他先学放纵的《李白〈忆旧游诗〉》,然后临习张弛适中的《刘禹锡〈竹枝词〉》,再到俊逸内敛的《花气诗》。通过数十年的古法锤炼,他形成了个人行草书的“陈家样”。其后他又取王铎、何绍基、赵之谦、蒲华、吴昌硕诸家用笔,时聚笔下,终于让传统书法技法完成了对其个人的独特塑形。技巧形式是传统的中侧藏露、圆转方折,文辞是传统的唐诗、宋词、汉文章,这些都是“古法”。但既集于一人之手,当然就有了时代、社会、性情、趣味的个人风格标记。是谓“古法”而求“新译”,当是不为过矣。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