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会祥 | 书家的举止风度 本站编辑 • 2024年9月2日 上午2:55 • 书坛人物 • 阅读 3903 孟会祥,别署竹堂,1965年生,河南省襄城县人。现为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曾参加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书学讨论会等。著有“竹堂文丛”15种(海燕出版社):《笔法琐谈》《竹堂笔记》《书法直言》《襄城》《曾经》《读白蕉》《二王名帖札记》《〈书谱〉译注》《竹堂闲话》《竹堂诗词》《〈书概〉衍义》《读三大行书》《书法入门十八帖》《竹堂笔记续辑》《竹堂余事》等。 书家的举止风度 孟会祥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折射出修养,流露出格调,称为风度。按说,写字只看写出的效果,怎样写,伴随什么样的动作、语言,都无关紧要。正如吃鸡蛋,不必关心下蛋的鸡。然而,如果倒回来看,好端端一个人,为什么要练字,为什么要把字写好?可能很大程度上,写字是为了修身,修身则表现于举止风度。鸡生蛋蛋生鸡,就成了循环。早年,我曾请教一位老师,刻印时能否把全程录下来,供大家学习(那时还没有小视频)。老师苦笑道:也不是不可以,但录出来的,只能是常规常法,有些手段,并不宜于展示。比如,吹去印面石屑,有时候弄得灰头土脸;敲击残破的时候,也颇有点不登大雅;有时候为了让印面“老气”,直接在破鞋底子上磨擦,凡此种种,都有碍观瞻,录电视片,就不宜有这样的镜头,并不是“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李刚田老师的散文《任七》曾描述,任七参与室外活动,对客挥毫,因为天气寒冷,一滴清水鼻涕滴到了纸上,他不慌不忙,用墨把鼻涕晕染开来,融进了画面,口里还念念有词“墨分五彩,墨分五彩”。大抵,任七先生也不愿有这样的举止风度,尽管他笔下的兰花确实潇洒倜傥。小时候,听大人讲吴道子的故事。说有人持佳纸找吴道子作画,到了禹州鸿畅的山底吴村,见吴道子正在坑里挖淤泥。客人说明来意,吴道子欣然同意,说:“把纸摊开。”客摊纸于地,吴道子上得岸来,二话不说,伸出左脚在纸上蹬出一道粗泥印子,随即换右脚蹬出。客人见状,又惊又怒,急忙抱住吴道子的腿说:“不画就不画,咋这样儿糟践俺的纸!”说话间右脚蹬出了一半,吴道子只好收脚,笑而不语。客人悻悻然持纸而去。到了晚上,忽然满室光亮,原来吴道子画的是蜡烛,左脚所画,彻夜通明,而右脚所画,到半夜则戛然熄灭。客人很是后悔,没让吴道子这一脚蹬到底。小时候听到这故事,我深信不已,而且对艺术家产生了无尽的向往。后来想想,以吴的身份,是不可能有这样粗豪举止的。我们乡下人,没吃过大盘荆芥,想象力在受限之后,报复性畸形发达。我们想象曹操对关羽说:“在许都我待你哪点儿不好,顿顿饭包饺子又炸油条,你曹大嫂亲自下厨烧锅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热汗不消。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又给你蒸一锅马齿菜包。”想象包拯见宋王:“臣包老爷见驾。”王说:“黑啦,叫你陈州放粮,你去是不去?”包答:“闲着也是闲着,只要管臣盘缠,怎着不去?”这也说明,举止风度,是有层级的,这种层级,当然与其人生活相关。《书谱》里有一段话:“代传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文鄙理疏,意乖言拙,详其旨趣,殊非右军。且右军位重才高,调清词雅,声尘未泯,翰椟仍存。观夫致一书,陈一事,造次之际,稽古斯在。岂有贻谋令嗣,道叶义方,章则顿亏,一至于此。”孙过庭认为,《笔势论》是伪作,托名王羲之而已,但他没有作详细考证,只是认为文章道理不通,辞彩欠缺,王羲之的语言水准不会那样低,也不会做这样的猥琐事。从举止风度上,便可下结论。《裴将军诗》,所谓破体,我看扭捏卖弄,详其旨趣,殊非鲁公。我也没有证据,反正就这么认为了。写字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在没有视频的时代,只能靠“想见其挥运之时”。蔡邕《笔论》所说,大概是最早也最正统的描述。“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而“任情恣性”与“如对至尊”,想来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自由的、轻松的、自然的,后者是矜持的、紧张的、庄重的。书写可以是任情恣性式的乐事,也可以是如对至尊式的敬事;可以是尺牍书疏的疏妙妍放,也可以是碑版题署的拘谨拙陋。二者之间,也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犹如“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不常规的、不正统的情况有没有,应该也有。如《新唐书·艺文传》中说:“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宋祁、欧阳修辈,当然没有亲眼见过张旭写字,以头濡墨具体怎么操作,也没有说清楚。李颀《赠张旭》中有“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的句子。不戴帽子,坐在榻上,发出声音,现在看来,似乎也不太出格。诗家语不能太当真,但“三五声”“素壁”这样的关键词,被后人利用起来了,如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襟气。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麹犹半醉。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就一般书写经验来说,题壁书写,应该是慢于纸上书写的。草书,特别是狂草,书写速度快点,书写时怪诞狂放点,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世传张旭、怀素草书,又无不法度精严,即便真是在“绝叫”中完成的,也说明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放弃理智。徐渭有精神疾病,草书风格也狂放,但即便其狂放的作品,仍然法度具在,是有节制的,感性与理性是达到某种平衡的。徐渭不可能一边砸自己的睾丸一边写字,梵高不可能一边割自己的耳朵一边画画。传媒发达以来,通过屏幕,我们看到许多名家大师的挥毫状态。比如,齐白石作画的视频,显得气定神闲,大写意中笔不妄下,“一挥”之前,的确胸有成竹。溥心畲善于转笔,符合帖学的晋唐古法,也可能是电影的原因,书写迅捷异常。林散之挥毫,执笔直而行笔涩,坐姿写大字,气魄不减,功力深厚。启功以精严为主,结构稳而气息纯,为了完美,也偶有补笔。沙孟海一味霸悍,振迅天真,有刷字的意思,可能是大行不顾细谨,所以补笔多了些。萧娴则虎虎有生气,笔酣墨饱,入木三分。魏启后写字十分轻松,指挥如意,深得汉简意味。多年来,亲眼所见的当代名家挥毫,也是各有千秋。俗话说:“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总体来说,不论何种法门,整体举止是进入角色的,并不出“任情恣性”与“如对至尊”的加减乘除。严格地说,书法不是表演艺术,写字的过程也并不需要观赏,一旦有意表演,多多少少,总会有点变味。然而,近年来,书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概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现代书法”“流行书风”开始,人们格外想创新,而创新就要有突破,“现代书法”最初的突破肤浅了点,就是借助于画。写“山”像山,写“水”像水,是图解文字的方法;书写的时候,借助于画的墨法章法,把点画写出干湿浓淡,结构写出图式感。图解文字、看图识字不免低幼化了,不太受人待见;而把水墨元素、构成元素用于书法,则获得一定的认可。“待考文字”“乱书”“射书”等,都是一个路数,初则解构经典,终则解构文字,究其实,已经不是书法,而是美术了。那么这样的作品,倒真是“创作”,其“书写”过程,也势必不是“如对至尊”和“任情恣性”所能办到的,所以往往带有一些叛逆者、嬉皮士的样子。“流行书风”也以解构经典为思想基础,以民间书法对抗经典书法,以“丑”对抗“美”,眼光集中在“形”上,所以“变形”成为重要的手段。为了“丑”,为了变形,故意破坏点画的完备性,破坏笔顺,破坏结构的稳妥,破坏章法的秩序感,在破坏中寻找天真烂漫。不完备、不精致的字,多来于民间,穷乡儿女造像、刑徒砖、残纸之类,一时间被趋之若鹜。我并不反对流行书风,因为世界是多元的,林黛玉是一种美女,孙二娘也是一种美女;潘安是一种美男,李逵也是一种美男;在齐闻《韶》是一种声音,山歌村笛也是一种声音。然而,见有人挥毫,笔锋披散,死按在纸上;用特长之锋,耍杂技般划地纸面;写横或由右向左,写竖或由下向上;故意改变笔画顺序;故意改变结构形式,等等手法,不免有一种装傻充楞或扭捏做作的样子。傅山的“宁丑毋媚、宁拙毋巧、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谈何容易,如果故意去丑、故意去拙、故意去支离、故意去直率,反而会成为层次更低的媚、巧、轻滑、安排。赵之谦说“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对于一般人而论,进不能成为绩学大儒,退不能成为三岁稚子,如果拼命装出绩学大儒或三岁稚子的样子,将是怎样的举止风度呢?以破坏者角色出现的书写,势必突破“任情恣性”与“如对至尊”。出场时,手执烟斗,身披大氅,前有保镖开道,后有美女伺候;或长头发,络腮胡,奇装异服,声震瓦屋。书写时,以起哄的形象,搏得满堂喝彩;把字写在美女照片上,搏人眼球;当里格当,口中念念有词;拿个大拖把式的毛笔纵横涂抹,等等,带有表演的性质,超出了美术的范围。表演性进一步加强,就成为行为艺术。既是行为艺术,写的是不是汉字已经不重要,更不要说是否合乎笔法字法章法。有人画了一堆符号,并不是字,叫待考文字;有人把汉字的笔画部首打乱,重新组合一些似字非字的符号;有人把草书写得凌乱重叠,无法辨认;有人闭着眼睛写,或不看纸笔去写,的确都是前无古人的“创新”,就举止风度来说,无非要故作高深,或故作狂放而已。这里面有多少感动自己的因素,有多少美感,他们自己可以扪心自问。甚者,把字写在美女的裸体上,用美女的头发醮墨抱持而书写,以女阴夹笔书写,这样的“艺术”,是否违背公序良俗,是否构成治安事件,恐怕已经是问题了。当然,此类终究都是“试验性”“前卫性”的东西。当代书法,在美术化的裹挟、技术化的支撑下,不免就会产生故作高深、故作狂放的现象。古人研究笔法,浅层次是为了书写准确、好看,深层次则是为了人书合一,由象而势、由势而意,达到与自然、社会、人生的同频共振——一言以蔽之,妙契自然。今人只求效果,所以突破了很多成规,如抹、擦、拖、甩、描、画等等,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名家,只看其字,尚觉可观,一见其书写过程,或笔不入纸,或结体拼凑,或委琐收拾,或如不胜怒,或嬉笑无常,好印象便大打折扣。每见教人书法者,把点画分解为若干动作,把结体画成许多多边形图案,把行气画成许多直线曲线,章法之收放、连断,一一标出,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也许这确实是有效的手段,但总感觉解读者的机巧远超作者的用心,而浅表化的分析淹没了深层次的体验。由此成学,书写也便成了这些技术的排列组合,以至于大展的作品,满纸堆砌出技术、机巧,不再是形其哀乐、达其性情,而是处处在抖机灵、抖包袱了。这种堆砌,或者说这种表现,无疑有很大表演的成分,像唱戏。有人说,过去的演员是演角色,现在的演员是演名家。进入不了角色,也便塑造不了角色,如隔一层,不能真正感人。如果撇开了某种语境,而纯以技术理解表演,可能名家也无所适从。据说,1915年旧金山举办了一场卓别林模仿秀,卓别林化名参加,只得了第三名。我想,如果让黄庭坚、王铎参加现在的大展,情况会如何呢?如果他们的自然书写无法调动那么充分的技术因素,无法迎合某种潜在的游戏规则,被淘汰也不是不可能。前些时,曾刷到一些小视频,作者以评委的口吻点评历代经典作品,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让人发笑。然而,笑之后,想想他的胡咧咧,其实正在郑重其事地上演着,便笑不出,而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堆砌技术的书写过程,必将是不自然的、做作的,甚至是可笑的,而偏偏这种行为的结果成为时尚,只能说存在即合理了。大展时代,几乎每个审美时段里,都会出现一些成功的导师,似乎破解了评审的秘密,弟子云集,战无不胜,于是踌蹰四顾,以为古今书法不过尔尔。等到风头一过,明日黄花,则又会有新的流行,新的导师,周而复始矣。与人格修养相表里的举止风度鲜矣,而字的精神境界,与书写时的举止风度,是二而为一,难以分割的。或许,我们面临着某种精神的危机。当然,世界以多元而精彩,因变化而永恒,任何艺术探索都是有意义的。“一代之书,未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今日书家的举止风度,也正是今日时代气息的映射。只是,那种“任情恣性”“如对至尊”的举止风度,还是不被淡忘好吧。2024年8月21日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赞 (0) 本站编辑 0 生成海报 鲍贤伦:退休了,就享受吧 上一篇 2024年8月28日 上午12:17 杨晓萍 潘炫辰|缪篆创作与古籍题署的交相互动——以陈鸿寿、赵之琛为中心的考察 下一篇 2024年9月3日 上午10:57 延伸阅读 书坛人物 梅墨生写在人生最后的话:人生有似莫名雨 2020年3月3日 20 书坛人物 《中国篆刻》第34期 印坛中坚——许 棚 2020年9月21日 80 书坛人物 舒炯:纪念刘奇晋先生 2020年3月4日 540 书坛人物 谢无量 2020年4月13日 10 书坛人物 徐生翁 2020年4月16日 60 书坛人物 憨山大师 2020年4月17日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