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代昆,四川成都人。历仼成都市博物馆研究部主仼、学术委员会主仼,现为成都博物院书画艺术院院长,成都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员,成都市“非遗”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对外交流文化礼品创作特别指定书画家。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导师工作室第二届书法精英班、学术理论班结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囯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草书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美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顾问,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书法专委,成都市政协画院艺委。
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展览22次(获奖 4 次)。西冷印社主办展览 2 次(获奖 2 次)。
书画篆刻等作品及有关文章长期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艺术作品及文章被收入多种专集。有个人艺术专著、艺术作品集及合作、参与编著书籍多种。
独造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
黄纯尧山水画探秘
黄纯尧者,四川成都人氏,1924年生。中国当代之杰出画家、艺论家、诗人是也。而人独以山水画家目之者,盖在其尤以山水画称妙画林,擅场名家故也。
中国之山水画,滥觞于晋,或又以顾恺之氏为其嚆矢。既顾氏开山于前,则六朝诸画人继踵于后,以宗炳《山水画序》、梁元帝《山水松石格》而观之,知其规模法度于彼时已欲臻宏备也。由兹而降,而隋唐、而两宋、而元明清诸朝,则巨子大师辈出,推波助澜,煽焰扬风,代有创造发展焉。以迄近世当代,更是人才迭出,不可细数。静之而营,动之而阵,霞舒云卷,蔚为大观。就其妖娇突出者言,可信指数十之众,再严而叩之,亦可十数之众。若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张大千、关山月、石鲁、陈子庄……者是。以上诸人,于中国山水画之贡献,议者已多,已不待余赘言。今余独欲言者,我蜀黄纯尧先生于山水画之种种也。
或有言曰:“大凡山水画,于浓重中见浑厚易,于清润中见浑厚难。”揣其意指,在浓重多沉凝,清润多浮薄故也。嗟呼!清则易纤,润则易弱,求诸浑厚,不亦难乎。然则,浓重过之,浑则浑也,浑而不清,厚则厚也,厚而无骨,灵气渺无,精神荡尽也。故知,本领不济,两难之也。善枪善棒,善策善赋,皆习性使然也,非关宏旨。而宏旨所关,要在本领。设能于清丽中谋骨势,于蒙润中谋气局,使骨存气立,则体势自出焉。华润中愈见苍茫,清丽中弥增浑厚。设移少陵“元气淋漓障犹湿”句状之,谁又能谓为不谐耶?余观纯尧先生所用意法,骨气爽朗而势密,墨彩淡洁而绸缪,灵奇满纸,清气袭人,当在此畴垅中。
纯尧先生以为:“凡作一画,首在立意。盖意不立,则格局不高,格局不高,则神彩不扬,神彩不扬,则气韵不生,气韵不生,则境界不出。画无境界,纵然妙肖真山真水又有何益?古人论文章有:‘想落天外,局变自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句,大凡为艺立意亦当如此。要鬼使神差,匠心独运,想落天外,石破天惊。刘勰:‘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之说,岂非为绘事而道之乎?”先生立意构局,力遵“思接千载,胸藏万有,立身画外,心存画中”之说,营邱壑于胸中,荡逸气于腕下,使心有所思,则笔有所指,既静且动,既定且变,由势而来,由势而往,俯仰低昂,荣枯朴华,率情恣意,变化无方。故其所作也,看去俨乎得之在偶然,而实则寓之于必然也。或言,必然者“命”,偶然者“运”,今先生能握命使运,自不患山峙水横,烟霏雾结,生灵万物不奔来笔底矣。先生或言:“山水画之终结者,在气韵。
气韵者何?天地之窈奥,消息之司命,生死之攸关是也。画无气韵,山为死山,水为死水,树如槁木,人如尸立,工而愈板,精而愈刻,虽血竭髯枯,又有何益?然气韵何由而生耶?我言,气为韵之本,韵为气之华。韵之所得,赖之乎气,天地万物,无气不生,得气则得生,得生则得动,生动双臻,风韵自出之矣。然气来何方耶?曰:胸间、腕底。‘胸间’何谓?纳纵横万有,时空往复。‘腕底’何谓?能笔健墨活,力从我心。胸有物则意象立,意象立则情性生,情性生则天机现也。然则意何以达,性何以附,机何以趋?赖之腕底也。或又虽则腕底过硬,然胸中无物,纵然刻锼精微,百般磨琢,亦不过刻舟求剑、南辕北辙,用之愈深,去之愈远。前贤:‘有性无功,神采不实,有功无性,神采不生’之喻,正在此理耳。” 余观先生作画,纵横挥洒,了无滞阻,笔下,山势岹峣,水脉逶迤,动静变化,机趣无方。与之相对,但感生气迎人,深远难尽,笔健而墨活,气盛而韵雅,实非通于山水画秘法者不能为也。
或有质于先生者:“今观汝画,‘黄山’不黄山,‘三峡’不三峡,‘洞庭’不洞庭,似而不是,似是而非,未知何由?” 先生莞尔,终不与答。夫山川万物,得之自然,此实境也,亦绘事之载体也。大凡艺术,皆为心物,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亦绘事之神髓也。能于实中见虚,虚中寓实,虚实相副者,方可谓之艺术。盖大道无形,一以贯之,故彼山之神,可化为我山之神,彼物之性,可化为我物之性。酒酿于黍,蜜酿于蕊,然酒非黍也,蜜非蕊也,故知山水画亦非真山水之依样葫芦也。苏子瞻云:“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摘而用之,亦可谓为:“画山必此山,定知非画人。”强以求是,不亦白石老人所讥之“媚俗”者乎?纯尧先生非不知造化之重要也,其二十三次下三峡,九十九次易画稿,说明什么?三峡之水石烟云,崖岸巅峦,点滴毫末实早已谙之而寝于先生之胸间矣。故读先生之画,终当以神会。凡夫以形器求之,不亦太陋谬乎?
先生以为:“凡胸意之抒,必托诸笔墨,笔墨之法度必先求诸古人,古法备具,画自不俗。然古法不可以泥,经验不可以执,得鱼忘筌,得兔忘蹄,生生不穷,惟在鲜活。盖万物无常势,古法无常师,能因势变法,推陈出新者,斯为上乘。”
先生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不为势窘,不为法囿,尝以散笔、破笔,乘形取势,创“一笔到底”画山法。复又创“朽木皱”、“破网皱”等法。更又创“画云诀”、“画急流七字诀”法。先生所举,实可谓“法为时易,法为时用”,前接轨于古人,后启绪于来者,其于中国山水画之发展功莫大也,勋莫著也。
古贤论艺,首在论人。文衡山云:“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乃知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须心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人品之高下,真成艺事成败之命门,不亦重耶?先生身负磊砢之材,胸藏绝妙之技,海内闻风,趋之若鹜。而先生不以此自骄,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真谦谦君子也;或又不趋炎,不附势,不随波,不逐流,特行独立,高标出尘,真粲粲君子也;先生心若汪洋,波澜浩荡,视功名为蚁战,待誉毁为蜩鸣,一生所恋,但山川松云而已,真荡荡君子也。备此数德,人品自高,“人品既以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以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余放言之,先生画艺大成之秘中秘在此。
2005年,黄纯尧先生因病回南京,次年,在南京举办了“黄纯尧艺术回顾中国画作品展”,邓代昆集唐人句书联为贺,联如下:
草书释文:得意在烟波,近水遥山都是画;
开襟坐霄汉,问梅遮柳不胜芳。欣逢纯尧吾师“艺术回顾中国画作品展”南京开幕,集唐人宋之问、郑谷、何元上、罗隐诗句成联,为吾师平生艺术生涯写照。丙戌仲夏月于成都馆书画艺术院。写毕,举首白云,心驰而神往矣。岱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