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代昆,四川省成都市人。历任成都市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为成都博物院书画艺术院院长,成都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成都市“非遗”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对外交流文化礼品创作特别指定书画家。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导师工作室第二届书法精英班、学术理论班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员,四川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草书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书法专委,成都市书协主席团顾问,成都市政协画院艺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22次(获奖4次)、西泠印社主办的展览2次(获奖2次)。获国际、全国大奖一等奖(含特等奖、金奖)183次,二等奖(含银奖)28次。书画篆刻等作品及有关文章长期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艺术作品及文章被收入多种专集。有个人艺术专著、艺术作品集及合作、参与编著多种书籍。
《孟郊诗-伤哉行》 76x48cm
到了今天,由于现代书写工具对毛笔甚至对硬笔的取代,书法的实用性日益弱化,书法已渐趋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单纯的艺术创作,必然会因追逐形式上的成功而忽视书法艺术特有的内涵美。现今很多的书者更看重书法技巧中的“巧”而忽视了“技”,不重视功底的修炼,更谈不上对文化和对他种艺术的修炼。所有的创作都是为了入展、发表、出版。没有自己的艺术主张,赶时髦、赶名家、赶风向、赶评委口味,把所有的工夫都下在形式花样上。当然,用这些投机取巧方法而取了胜的人确实有不少,书界为此也有不少的笑话。但这种取胜只能是水中的浮萍,墙头的茅草,没有根柢,落不了实处,是一有风吹,就过不了硬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书法看成只是一种造形艺术,而忽视了它们中间更重要的东西,即文化精神中最核心的人文精神。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许多的古代书法大家,他们的书法能成为千古不衰的经典艺术,实不能只简单地看成是他们笔墨的精到,要找到其真正原因,就必须懂得他们的艺术中所包含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灵魂。
要成为真正的书法大家,必须要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邓代昆对此体会颇深。前贤论书以为:“有功无性,神彩不生;有性无功,神彩不实。”此语用在草书上更显得贴切强烈。功力的获得,在于刻苦和岁月,情性的获得,在于读书和修德。
我一直爱说,艺术上的任何一次突破,或者一种荣誉的获得,都只是我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一块小小的里程碑,不是归宿。它们所能告诉我的是:新的跋涉又将开始。我将一如既往,继续怀抱着我对艺术的信念、执着、坚韧,去迎接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