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邓代昆《自读楼随笔·冯灌父自刊三印》一文,原载于全国性专业期刋《篆刻》。文中邓氏言道:“今余得先生(冯灌父)所治三石,为我生所仅见,故珍之如拱壁。度先生之治印也,意在遣兴,实不欲用以鸣世,偶尔操刀,亦仅为己用,故刊之极少。或又岁月流驶,漂荡零落,延之今日,自然凤毛矣。” 冯氏篆刻,既为人间罕物,遵前贤“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之说,今为推布,意即在供赏家共享共析也。
冯灌父像
《自读楼随笔·冯灌父自刊三印》欣赏
○邓代昆
冯灌父,我蜀中书画大家流。余偶得灌父先生常用三印,读其款铭,知为先生自治也。先生之能治印,余既于众师长友朋间未曾闻及,就文章、典籍中亦未见存录。以为独有,视之弥珍。
冯灌父(1884一1969)名骧,号平园,四川广汉市万福镇人。早年入北洋陆军讲武堂,先后在热河、四川军政界任职。历任热河都统署军士教导训练所教育长、四川陆军第二军参议、云阳县知事、四川边防军第六混成旅行营参谋长、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少将参军、南溪和奉节两县储运处处长、长寿县税捐处长等职。1949年后,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成都市政协一至五届委员。为成都书画界首个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灌父先生为画,山水、人物、花鸟皆有独得,蜀中博物馆、艺术馆、及各名胜古刹之彰彰遗迹可证焉。而诸种之中,山水画又尤见胜出,上世纪50年代,尝被时任四川文联主席的音乐家常苏民公开推为“西南第一人。”其所作《峨眉九老洞天图》,典籍以“笔墨沧润,气势浑茫”概誉之,是可知其功力之深至矣 。张大千先生尝以“蜀中一支笔”目灌父,曰:“烟云烘染,人物线条,自愧不如灌父。”大赞其人物用线可以“独步川中画坛”,又赞其“金碧”之法为“今世画坛先行”。而灌父先生之花鸟画,实亦为时人之佼佼,上世纪人民大会堂之落成,邀其为绘装饰,先生以《天彭丹景图》巨幅应之,明艳壮彩,富丽堂皇。灌父先生之于书法,胎息于二王,深修于苏、米,书风雅健遒丽。其尤善擘窠,愈大而愈佳,若所题重庆“朝天门”三字,字大丈馀,却苍劲遒逸,飞宕见姿。
冯灌父自刋三印之“灌父”
冯灌父自刋三印之“平园”
冯灌父自刋三印之“冯灌父”
灌父先生此自刋三印,小鉨印也,分刊白文二,朱文一。寿山石材,朴素而无钮,然亦温润悦眼,精巧可喜。 白文印“灌父”,印面1厘米正方。用刀挺利快捷,于结字布章,疏密夸张而未失自然,颇见巧思,似有白石翁影响。朱文印“平园”,印面仅9毫米,而能用刀遒宛,于纤画中见大力量。又此印也,“平”字画少而空,“园”字画多而满,故使“平”字顶天立地,将下画竖笔与边相粘坐实,使之空而不虚,将“园”字上移挪空底部,使之实中见灵,亦真善乎经营者。又白文“冯灌父”印,字画生涩苍朴,单刀之趣也。章法用满,横交竖接,气密而势逼,所谓“密不透风”也,隐约卜痕,宛若睹见神秘。其中“平园”印无落款,“冯灌父”印落款为“老园丁灌父自刊”,“灌父”印落款为“懒道者自刊”,是灌父先生或又号“懒道者”乎?款字用刀峭峻,绝为精雅,大见书法功力。此三印毕竞是书画家游戏遣怀之作,不必定称上乘,其中意义在彼不在此也。
冯灌父治三印原石
冯灌父书画
世之以书得名而能篆刻者多,以画得名而能篆刻者少,何哉?盖画,敷彩铺陈,以万物为对象,书,点线寄情,借文字为载体,二者所以相别;而风动云卷,书中有象,竹怒兰喜,画中有情,又二者所以相通。世人但言书画同源,而篆刻出于书,篆刻家每驱刀破石,浮想联翩,托物寄怀,雕锼心象,早有大千世界百态其间矣。故篆刻与绘画亦当在同一源头中也。而书写心象,故书家未必善画,画须笔墨,故画家必须能书;书家重在毫翰,故未必兼通铁笔,篆刻家移书于石,故必先通书理。是绘画与书法近,书法与篆刻近,绘画、篆刻间乃去之一层矣。而灌父先生书画双臻,卓然居大家列中,于诸艺之领悟聪敏,自不待言。所交往人物中能印者则有张大千、姚石倩、刘孟伉、施孝长、余中英、陈子莊、吴一峰辈,耳濡目染、朝暮陶淬,先生之能印,自在情理之中也。今余得先生所治三石,为我生所仅见,故珍之如拱壁。度先生之治印也,意在遣兴,实不欲用以鸣世,偶尔操刀,亦仅为己用,故刊之极少。或又岁月流驶,漂荡零落,延之今日,自然凤毛矣。反复思之,我与先生可有夙缘乎?
作者简介
邓代昆
成都市博物馆书画艺术院院长,成都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三十余年来,曾服务过的篆刻团体有:四川省青年书画篆刻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会长;开明印社副社长、顾问;丙戌金石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西蜀印社副社长、荣誉副社长;成都市书法家协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仼。
现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仼。被收入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之《共和国书法大系 · 篆刻卷》。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