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为庆祝建党百年,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炎黄艺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于7月2日下午在炎黄艺术馆开幕。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宋庆龄基金会、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华世纪坛、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李可染画院、荣宝斋等单位领导,中央美术学院资深老教授和毕业的老学生、画家,老一辈革命家和烈士后人,延安文艺家的后人,延安鲁艺师生的后人,以及社会各界嘉宾参加了开幕仪式。

开幕仪式上,主持人、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教授介绍说,在建党100周年这样重要的日子里,举办冯真、李琦两位教授的画展,是主办方为建党百年献上的一份生日礼物:“二位先生不仅是著名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他们两位都是从小参加革命队伍,是我们党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艺术家。从革命年代的战火硝烟,到建设时期的和平发展,他们始终遵循党的文艺方针,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创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冯真教授致辞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教授主持开幕仪式

自2013年起,冯真教授陆续向炎黄艺术馆捐赠了她所收藏的中国民间美术品,为炎黄艺术馆的民间美术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而宝贵的资料。炎黄艺术馆理事长、黄胄女儿梁缨女士在致辞中对冯真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艺术家的无私奉献。多年来,炎黄艺术馆致力于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并积极对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美术的发展进行研究。这次展览作为炎黄艺术馆建馆30周年的重要展览之一,将冯真、李琦两位教授的艺术和艺术精神传递给社会,将让艺术之光惠及更多的人。”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中英文化交流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刚介绍来宾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在致辞中说,站在建党百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此次展览的举办在当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展览从历史的视角,展现了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革命情怀和对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伟大贡献,本次展览对冯真、李琦两位艺术家创作生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与回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他同时指出,冯真、李琦两位教授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所展现出的奉献精神与优秀品格,值得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继续传承与发扬,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人民对艺术文化新的需求与期待,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进而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乃至精神文明的发展。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炎黄艺术馆理事长梁缨致欢迎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党委副书记杜键高度赞赏冯真、李琦两位教授的作品品格。他认为,冯真、李琦教授早年新年画创作的成功并非出自偶然,在他们创作的背后,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影响、参加土地改革和农民亲密接触建立起来的“为人民服务”的虔诚信念和真挚的情感,以及解放区文学、抗战歌曲等革命文艺的滋养。新年画创作这个起点,为二位先生的人生和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李琦先生在专业上转向中国画的人物画,冯真先生转向油画,早年创作给他们此后的创作,烙下的是淳朴、乐观和温厚的印记。“他们的作品,都给人一种没有架子的亲切感,这是一种值得称道的艺术品格。只有和老百姓共过命运、情感上愿意并能和他们深入交流的人,作品才可能具有这样的品格。”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中央美院党委书记高洪致辞

李琦、冯真教授曾经先后在延安鲁艺、华北联大美术系学习,是在斗争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革命文艺战士。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会长马海莹女士在致辞中说,这次展览展现了老一辈革命文艺家的精神境界、艺术成就和理想追求,二位先生的艺术实践是延安精神、鲁艺精神的传承,他们的作品被人民大众接受、喜爱和传播,也再次证明毛主席阐明的文艺为人民的方针,至今仍是指导创作与繁荣文学艺术的一大法宝。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中央美院教授、原党委副书记杜键致辞

在画展开幕仪式上,李琦、冯真女儿李丹阳宣布“李琦冯真艺术基金”正式启动。成立该基金旨在弘扬中国传统艺术,促进和推动中国肖像画艺术和中国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会长马海莹致辞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李丹阳博士宣布“李琦冯真艺术基金”正式启动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高洪书记为冯真教授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作为党员,冯真、李琦教授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用艺术创作与实际行动,谱写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光辉时代印记。开幕式最后,高洪书记为冯真教授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展览现场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展厅现场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展厅现场

冯真教授对同事、朋友、学生和社会各界观众的到来表示感谢。她介绍和李琦教授的创作历程时说:“我和李琦都是从解放区走来的美术工作者,曾在华北联合大学得到来自延安鲁艺的美术老师们的指教。我们多年来努力汲取中外优秀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艺术素养,丰富绘画技法。遵从毛主席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导,我们几十年来力图创作符合时代需要、鼓舞人民前进的作品。”她介绍说,在创作中,李琦教授选择了难度较大的彩墨简笔人物画,并逐渐明确了“为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写真”的宗旨。她再次呼吁国家建立肖像画馆,展示为中华民族作出突出贡献者的肖像。

此次展览展出冯真、李琦的300余件画作。有些作品是最近在冯真教授及其家人、朋友的协助下收集、甄选,并由炎黄艺术馆整理、修复的。展出作品涵盖年画、宣传画、连环画、油画、水墨画、水彩画、水粉画、速写、素描等诸多类别和画种,还有若干创作原稿。不少画是首次面世。

冯真、李琦的艺术创作,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具鲜明的时代印记。这次画展,不仅可大体反映出冯真、李琦的艺术人生,也可从侧面折射出中国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美术家介绍:

冯真,广东南海人,1930年7月生于上海,原名冯小韵。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早年在上海读中小学。中学期间受进步学生和父亲冯乃超革命思想的启蒙,参加革命活动。1946年赴晋察冀解放区,先后在华北联合大学(1948年扩充为华北大学)政治学院和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1949年初作为解放军北平军管会文管会美术工作队成员进入北平工作,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初,参加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美术干部训练班,并进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同年4月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的成立,并转入学院的美术干部训练班继续学习,随后在徐悲鸿指导的研究班进修。1951-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教创作课,课余创作了一些年画、宣传画、连环画,不少作品获奖。1956年到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1962年毕业归国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并进行创作。1980年到新创建的年画连环画系(后改为民间美术系)任教,期间多次到全国各地农村调查、采风,搜集各种民间美术品,撰写报告、文章,并尝试创作一些富于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艺术上有突出贡献者”津贴。冯真教授离休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年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为推动我国民间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李琦(1928-2009),中国著名肖像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名李灵心,祖籍山西平遥,生于北平。1937年8月随父母从北平到延安,加入八路军儿童剧团(不久并入抗战剧团),随团在陕甘宁边区和西安一带国统区宣传抗日。在剧团受胡一川、温涛、施展等画家启蒙。1940-1942年,李琦所在剧团先后编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附属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和陕甘宁边区艺术干部学校,受教于鲁艺教员。1943年,抗战剧团与若干其他文艺单位合组西北文艺工作团,李琦参加团美术组,得到组长石鲁的亲自指导。1946年1月李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去晋察冀边区。次年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其间参加土改、扩军工作。1948年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军管会美术工作队。1949年春,李琦任华北大学第三部美术科助理员。同年秋,协助艾青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负责人商筹成立中央美术学院。1950年4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成立,李琦担任研究部秘书及院党总支委员,并在绘画系任教,后担任国画系负责人。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李琦用手中的画笔创作了多幅神形兼备的人民领袖、英雄劳模、中外伟人名人的肖像。他的肖像画艺术融汇了中国画浑然天成的笔墨气韵和西洋画的立体、色彩技法,独树一帜,特别在简笔写意和人物默写画的探索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李琦的画作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外一些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收藏。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冯真 《娃娃戏》年画 1948年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冯真《雏菊》油画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冯真《发扬大庆自力更生精神》宣传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5年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李琦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 纸本水墨和色彩 中国画(轴)1984年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李琦 《主席走遍全国》纸本水墨和色彩 中国画(轴)原创于1960年夏,1980年重绘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

李琦《“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纸本水墨和色彩(轴) 原创于1963年,1980年代重绘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0)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2年9月5日 下午10:50
下一篇 2022年9月5日 下午11:39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