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国书协第八届专委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工作培训班线上举行,同时宣布中国书协新文艺群体委员会正式成立运行。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书协副主席王丹、叶培贵、刘月卯、张建会、张胜伟、顾亚龙,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潇羽,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彦及第八届专委会委员近300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由新文艺群体委员会秘书长、上海书协副秘书长章宏伟主持。
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牛尔惠、邹方臣、邵岩、赵立新、童孝镛围绕“行于大道”的主题,分别就新文艺群体的时代责任担当和书法艺术的继承创新等方面作交流发言。(发言摘编附后)
中国书协副主席、新文艺群体委员会主任张胜伟就专委会建设和委员履职谈到:要加强政治学习,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遵纪守法,崇德尚艺,自重自律、自省自励;要弘扬行风艺德,树立书法界良好社会形象,用坚实的作品树立形象,用高雅的言行挺起风骨,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要延伸联系手臂,关心扶持新文艺群体,寻找对策,发现路径,搭建桥梁,团结引领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者行于大道;要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梁向阳教授作题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与先进文化建设》的学术报告。报告以历史视野、辩证思维,揭示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与先进文化的内在关系和必然逻辑。阐述了从历史到当下,党的文艺工作的初心使命,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本质特征。
作为协会年度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书协机关全体党员列席本次活动并聆听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人民的声音就是时代的声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最大的目标。我们从人民中来,必须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造福人民。
作为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品位自觉,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不断增强责任自觉,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堂堂正正做人,追求德艺双馨。在爆发疫情之时,我积极参与抗疫,为医护人员书写“福”字,组织文艺群体“艺”起战“疫”,参与抗疫诗词网络展等,各级组织和领导的肯定让我更加认识到肩上的责任,认识到要更加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不满足是向上的年轮,是进步的阶梯,是奋斗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看到了努力前进的力量和方向。要在工作中刻苦磨练书法技能,在生活中将书法艺术下沉到社区、校园等场所,让艺术不脱离实际群众。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自觉担当。
“行于大道”出于老子《道德经》。当前,讲“行于大道”就是要让书法艺术能够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彰显出与“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的新发展阶段相匹配、相适应的“正大气象”。这要求文艺工作者将文艺前进方向同时代的大势结合起来,以长远视角和稳健步伐,逐步构建起能体现中国风格、中国精神的艺术体系。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需要中国书坛能够呈古之流,会今之变,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生活、凝聚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高扬起中国精神的旗帜,闪耀出时代文艺的灵光,使中国文化能以独立的精神与自由的姿态自立自强于世界文化之林。
纵观我国古代书法史,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了不同的时代风格与时代追求,但在它们所呈现出的韵、法、意、态的时代特征之下都有着贯穿其中的正大气象,这体现了我们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精神。我们需紧跟时代步伐,让正气、大气、雄浑豪迈之气、磅礴壮丽之气成为书法艺术所展现出来核心精神和根本气质,与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互为表里,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书法艺术就其实质看,是一种充分发挥意象的表现艺术,它是极富于表现个性的艺术,表现了艺术中最高形式的自由美。世界上任何视觉艺术下的秩序和节奏感,都能从书法中找到,这种抽象的形象通过我们先人几千年不断的“凭虚构像”,把文字升华到书法艺术的高度,它抽象的线条表达着生命最深处的难以言状的律动,体现着一个时代的脉搏。
关于书法创新的问题,我觉得书法家和西方艺术家不同之处在于你必须热爱汉字,了解汉字的产生、发展、演变,临摹古代碑帖,掌握传统书法中各家、各派、各时代书风的特征,熟练操控毛笔书写过程中的运笔技巧,掌握汉字间架结构与连接的变数,意在笔先,同时还得意存笔后,貌似心手双忘,实则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又随机应变、出奇制胜。调动已有的视觉经验进行想象,作品的内涵与美学价值随之由传统过渡到现代。
需要强调的是,现代书法之路并非偏食西方现代后现代思想就能解决其根本问题。西方现代后现代仅仅是推进中国书法继续前行的发酵剂,脱离中国传统书法这块面团,再好的发酵剂也于事无补。
每一种书体都有其发展的脉络,学书者理应找寻中正一路,形成正大气象的书风。正大书风应包含书法尽美的风貌和书家尽善的修为。
寻正道,乃捷径——大道至简,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首先思想要正,用正的理论指导实践。正道,乃唯一之道,诚如江上独木,行难。又如康庄大道,比肩者众,道成者寡。急功近利,择偏径而往,远且险,难达彼岸。
写规范,慢则快——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正,法度要正。楼宇之奠基,深厚广博,决定了建楼之高度。书法中的基础便是点画书写的规范。习书者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对法度严谨的正书进行临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才能达到最后的自然书写状态。
意创新,勿失本——万变不离其宗。正,还要根正,根正,意远,创新不失根本。要以尊敬的心、朝圣的虔诚去师古人,学先贤。创新是水到渠成的,基础尚未夯实,根基尚未稳固,无从谈起“创新”。守正创新要坚守书法艺术的传统根本,若完全扔掉根本脱离传统谈创新,那就已脱离了“书法”范畴。
传统作为一种强大而绵长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力量的存在,深深地影响着书法的发展方向、生存状态和艺术表现。
客观地认识传统,要扫除神化传统的思维定式,以平常心和理性去解读和研判传统。我们今天既要有仰望古人、追随经典的谦卑之心,也要有开拓创造的开放胸怀。传统是风规,但不是桎梏;传统是丰碑,但不是枷锁。一味重复古人、迷信传统,无疑会束缚住我们的思考,阻碍我们前行的脚步,这是另一种倒退。
当代书法是传统书法精神在新时期的延续。我们要从“远古”的文化情境中跳回到现实世界,本着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理性地去面对传统与当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要摒弃狭隘与偏见,更加真诚、更加宽容、更加人文地去关照艺术实践、践行艺术理想,让艺术回归本位。
书法要走向未来,创新是不二的选择。创新是建立在尊重汉字基本结构、审美习惯以及普遍规律的前提之下进行的,是严谨的学术实践。创新要有文化自信,要坚守汉字书写的基本属性,不能脱离汉字本体,胡乱解散汉字结构的书写不是创新,而是破坏。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