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美育副校长进校园、全国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进校园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协理事、陕西美协副主席宋亚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而被誉为中华文化和智慧结晶的汉字堪称中华民族最具传统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同时也是世界上少有
建议一:关于加强“双减”之后美育副校长进校园的建议
案由
随着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踏上强起来的新征程,与之相应的产业体系、国民素质、社会环境、国际形象等都需要升级,而美是重要的赋能手段,培养能欣赏美、创造美、追求美、传承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新人成为必要之义。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有利于国民坚守民族文化的根脉,让人们在中华美学的深刻体验中,形成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激发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断创造反映新时代中国风貌、促进人类进步的精神文明成果。艺术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对个人而言,它直接关乎人生幸福、事业成功;对民族、国家而言,它关乎可持续发展与繁荣昌盛。可见向美而行成为当下和未来国家和百姓的共同诉求。
自从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其中提到,要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力争到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进中考;2021年7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也即“双减”。两个《意见》对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要性的强调,以及推动校园美育的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案据
在目前校园美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三大现实问题。
一是对“双减下”校园美育的改革创新意识有待加强。校园美育不仅仅是吹拉弹唱的技能教育,长期以来,对于校园美育的认识可能有一些偏差,让学生更多关注艺术作品传达的意义,而忽略了调动学生感官,直接感受声音、色彩、形状、形式等美感。美育最好的策略是让学生体验。让孩子接受美育教育,并不完全是为了让孩子学习一项特长,更加不是为了应付一项考试。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懂得美、欣赏美,进而自己开始尝试创造美。拥有美的人生,才是真正丰富、幸福的人生。
二是协同育人机制不健。仅靠校内资源,或者依靠教师自身的力量开展工作,尚未建立起全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存在育人平台功能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美育课程的实践效能。强化协同育人,提升教育实效。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校园美育也不仅仅只是教育界的任务,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是关于校园美育的有效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尚不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能够为学校发展提供最重要的参考数据,对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立高质量的美育课程团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尚未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现有制度偏重业务评价,美育人才培养权重不够,对美育质量的保障力度不足。
建议
一、加强校园美育改革创新意识。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学校对美育要超越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以欣赏美、感受美和培养人文素养为核心;重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艺术思维能力,探索以发展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为目的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变美育与其他学科彼此割裂的状况,将审美教育融入文学、史学、科学、技术教育之中,同时要以审美的态度、审美的情怀进行文学、史学、科学、技术等的教育,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导入新兴的跨学科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改变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提供多元学习选择,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局面。如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感受经典,陶冶情操,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通过创作竞赛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校园美育对学生独立人格、以艺育德精神的培养;同时,还要善于将课内外的美育教育教学互融互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美好,使美育教育教学对学生产生更全面、更无痕的影响,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美育的受益者。
二、动员社会力量主动投身校园美育,结合地方美育资源开发美育课程。
校园美育不仅发生在音乐课、美术课上。学校外部的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艺术团体等社会美育资源,都是需要积极动员来参与校园美育的社会力量。促进学校、家庭与社会互动互联,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探寻“以美育人、美美与共”的社会美育新路径,让各领域美育智慧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形成美育共同体,合力打造惠及人人“无围墙”的社会美育大课堂。此外积极发掘地方美育资源,结合地方资源开发美育课程也是校园美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各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地方文化生动的特色,更是凝结了优秀的中国传统审美,将校园美育与非遗传承的结合既丰富了校园美育的内涵和外延,又有利于中华优秀传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美育副校长进校园
“以美育人”不仅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更是所有艺术家的使命。为了落实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校园美育的改革创新,设立专门人员、专门经费和专门荣誉制度势在必行。聘任优秀艺术家担任美育副校长,由美育副校长综合校内外美育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统筹负责校园美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美育副校长需要派出机关和任职学校给予充分的保障和支持。一方面,派出机关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派出的美育副校长在任职学校有必要的工作时间和条件,鼓励、支持其履职尽责。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和日常工作协调机制,及时与美育副校长沟通,积极支持、配合其开展工作。定期对本区域内美育副校长的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美育副校长,应当予以表彰、奖励或者会同派出机关联合予以表彰、奖励。
建议二、关于《加强全国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进校园》的建议
案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势在必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已刻不容缓。
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让非遗进校园成了近些年较为普遍的做法。非遗课程进校园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走进校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学校和学生意义重大。
多年以来,伴随“非遗进校园”的日益深入,其重心也从最初的仅注重传播、鉴赏层面而逐渐趋向包括技艺传承、技能传承在内的实践层面,从而让“非遗进校园”迈向一个理论与实际深入融合的新阶段。不仅让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接地气,更为关键的是,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在青少年中间的认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
当前我国非遗传承现状,总体上并不乐观。在新时代潮流的映照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非遗似乎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不少非遗项目普通民众知之甚少,遑论传承发扬。某些令人叹为观止、精美绝伦的非遗项目被人们所忽略,有的甚至面临失传的危机。
案据:
一、非遗进校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课程开展不连贯
学校以教育系统日常课程为主,常会出现由于校内课程安排满,无法定时开展非遗课程,常无法按原计划一周一次的课时安排,有时甚至会存在开设一学期的课程在新学期就暂停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形成“走过场”现象,有些学校对 “非遗进校园”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为了保障学校日常课程而应付开展,学生并无法系统学习,且无法达到非遗传承的最终效果。
(2)信息沟通不对称
信息沟通不充分表现在与校园及非遗传承人的信息沟通及开课效果上,有时出现与校方的需求不对称,目标不一致,我们从非遗传承及学生特点的角度考志课程,校方有时会根据某项活动及师资短缺等需求来考虑,每所校园重视程度不同,就存在沟通及开展的顺利差异问题。同时在课程进度上非遗传承人及校方有时也会存在信息沟通不充分的情況,有些校方、教师重视就会多交流多跟进,有些不重视的情況,就存在单纯把课程时间让出来,没有及时融入,这样的效果就会存在很到的差距。
(3)缺乏深入实践
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不够,不够重视,认为“非遗”进校园就是在学校开展非遗表演活动,通过活动请传承人进校园进行表演,多年举办一次表演活动,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就参加多一、两次,没有真正在学生中传承实践,让学生学会“非遗”,让学生自己参与到“非遗”表演中,参与到非遗传播传承中。
(4)非遗文化进校园缺乏师资力量
很多学校很难自主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需要从校外聘请老师进行授课,究其原因是由于学校内部没有师资。校内教师只擅长专业课知识,没有教授学生非遗技艺的能力,而校外外聘的非遗传承人并不擅长课堂教学非遗项目传承人少,大多年老,难以长时间投身学校教学,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乏针对性。
二、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的通俗化阐释。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通俗化阐释和庸俗化解释的现象同时存在,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一边是传统文化研究常常局限在学术领域,缺乏对相关典籍的通俗化翻译阐释,传统文化难以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另一边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化、商业化、庸俗化解释的现象也仍然存在。部分非遗项目被过度商品化包装,使其真实文化内涵正逐渐消失,严重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血脉的生命力。
三、传承与弘扬体制机制不健全
政府部门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机制,各职能部门没有完全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传承保护工作机制,现行的政策制度上对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规定比较原则,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方式上,通常以说教灌输方式为主,无法做到寓教于乐,无法与公众需求有效对接,难以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性,影响了传播的效率,严重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效果。
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世世代代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创造能力,体现了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审美和智慧,是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标志之一,必须一代代传承。而非遗进校园正是传承中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对非遗传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非遗课程进校园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对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为此,我们呼吁,请有关部门下决心进行干预整顿,建议如下:
一、增强学校对青少年非遗教育的重视度
非遗课程是新生课程,且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非遗课程未被编入国家的常规教学体系中,一些教育部门对非遗课程进校园的作用、意义认识不足,从而导致非遗教育无章可循,无的放矢。此外,很多家长和学生意识不到非遗文化教育的好处,导致非遗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学校在开展“非遗课程进校园”之前,校领导首先要提高认识,其次学校应该进行大力宣传,让大家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学生教育的必要性,从而加强对此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践行非遗文化教育,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加强非遗教师团队培养及加大开发非遗教材力度
目前的非遗文化进校园都刚刚起步,大家都是在探索中进行,既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更没有统一的非遗教材。学校要强化认识,认真组织,对引入校园的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进行整体评估,甄选适合孩子们的非遗项目,并让非遗传承人和优秀教师参与其中,选择结合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课程内容,突出学校文化建设特色,研发出符合教育需要的非遗教材,更好地指导孩子们学习。从“非遗课程进校园”项目内容资料入手,进行编辑整理,积极开发非遗教材,从而保证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实施。“非遗进校园”是个借力升级的过程。在校园文化中,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环境,让非遗进入更大更广阔的知识系统,被观照、被融合、再生成、再发展,从而开拓它们无限多样的可能性,这种“民间派”与“学院派”之间的互动与交融,可以更好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的深度融合;更进一步地说,我们要重视对非遗的保护以及对这些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但无论是保护还是创造性转化,跟校园文化的衔接都很有必要。再者,非遗的持久魅力在于影响未来。“非遗进校园”把非遗保护传承纳入当前我们主流的教育体系和架构之内,赋予非遗鲜活而持久的机制性生命力,不仅有利于非遗的发展壮大,更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三、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
政府各机构尤其是教育系统应当广泛宣传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文化教育工程,是政府及教育文化部门的共同使命。因此,为了确保学校有效的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就需要政府部门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积极组织和筛选优秀非遗项目,并将其有效的与进校园相结合,从根本上辅助学校的非遗文化教育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活”的遗产,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有序推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非遗课程进校园不仅让孩子们学习到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更是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魅力。将本土非遗文化融入学校教育,让广大学生认识非遗文化,增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争取做到人人都是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力度。另外,我们还需要努力探索非遗文化教育的方法途径,从而更好的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非遗文化发扬光大,让传统的文化之光更加熠熠生辉,让中国的文化更加自信。非遗不应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几行陌生名录,而应是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用度和体验当中,使其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精神底座的丰厚土壤,这也许才是“非遗进校园”的深意所在。
的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并可构成书法艺术的文字,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汉字具体应用过程中,我国的字库行业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特别是近些年来,其得益于政策、市场、技术水平等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繁荣景象,实现了字库自身的企业升级。然而有的个人和机构,在字库建设及出版、影视、广告、展览、标识、牌匾、标语、包装等社会公共领域用字上,或片面追求标新立异,或任意降低质量标准,忽视了汉字本身的书写规范、技法要求、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推出了一些拙劣、粗俗的书法字体产品,不但有损汉字之美,更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误导,甚至损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雅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代书法家呕心沥血创造出的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形式,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理念。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因此,加强汉字使用尤其是书法字体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已有的书法艺术字库行业有着“永久保存和无限传播”的特点,其影响力绝非一般。为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国书法美好形象,同时有力推动字库行业多元发展并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特建议:
1.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倡导全社会提高规范使用汉字、慎重使用汉字的意识,通过形成各方面合力,共同遏制社会上的汉字使用乱象。
2.字库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对已有及新推出字体特别是书法字体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监督执行。
3.字库行业可借鉴其他文化艺术机构经验,组织或聘任有关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以便在必要时对所推出的书法字体产品进行审定。
4.字库行业与书法家协会等艺术团体或机构开展合作,一方面加强宣传和引导,同时可邀请不同风格的高水平书法家为字库提供新的书法字体产品,以满足社会用字的个性需求。
5.在社会公共领域使用字库字体者,应从大局出发,站在一定的高度,兼顾实用效果和审美品味,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体现自身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