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北京冬奥会各大场馆中的比赛正如火如荼进行。继首都体育馆中,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上夺得首金之后,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内,苏翊鸣三跳创造历史,摘得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中国选手朱易、金博洋和日本名将羽生结弦的到来,让花样滑冰的举办地——首都体育馆备受关注,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冠,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这位“新晋顶流”的展示舞台,水转冰成功的“冰立方”中,冰壶比赛有序进行,而五棵松体育中心,冰球比赛也在激烈碰撞着……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分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3个赛区,启用12个竞赛场馆,澎湃新闻跟着赛事和运动员们走进这12个场馆,感受“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冬奥精神的同时,也看到这些场馆别具一格的设计。

北京赛区共有六个场馆投入比赛,分别为:国家游泳中心(改造项目)、国家体育馆(改造项目)、五棵松体育中心(改造项目)、首都体育馆(改造项目)、国家速滑馆(新建项目)、首钢滑雪大跳台(新建场馆),另外,不承办比赛的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也被委以重任,承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鸟巢

北京赛区主要承办冬奥会的冰上项目,基本为室内场馆,其中大部分场馆为改造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场馆。通过对既有场地和设施的改造升级,所有冰场都将实现举办冬季和夏季运动项目的“两栖”能力,充分考虑赛时需求和赛后利用。因为北京没有具备条件的大道速滑馆,所以在2008年奥运会临时场馆曲棍球馆的场地上,新建了国家速滑馆,还有一个新建场馆是建设在首钢园区中的首钢滑雪大跳台,虽然位置偏远,但被赋予带动园区旅游的重任。
1、新建项目:“雪飞天”首钢滑雪大跳台
承接着最惊险、也最有可看性的“单板滑雪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两项比赛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飘带元素与配色装点,灵动飘逸,它也先声夺人地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内第一个完工的新建场馆、也是北京唯一的雪上比赛场地。同时,不同于滑雪大跳台在比赛结束后即拆除的“国际惯例”,首钢滑雪大跳台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成为专业体育比赛和训练场地。设计单位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比赛日第四天,镜头跟随着谷爱凌可以看到,首钢滑雪大跳台远看轻盈飘逸,但站在制高点则非常雄伟陡峭。整个滑雪大跳台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域三部分组成,赛道长164米,赛道最宽处34米,最高点已达到60米、有二十层楼高。
值得一说的是,滑雪大跳台所在的首钢园区是北京城里的“赛博朋克”——大跳台背靠由工业冷却塔改造而成的附属建筑,以石景山、永定河为自然背景,周围密集分布着众多工业遗址。巨大的工业建筑遗存以其跨越历史的宏伟冲击着人的感官。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谷爱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首钢滑雪大跳台远景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石景山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首钢园区里工业遗存

2、新建项目:“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冬奥会期间“一墩难求”的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元素之一——脸部彩色的丝带则呼应一座新建的场馆:国家速滑馆。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冰墩墩

22条晶莹的“丝带”环绕着的由3360块通透的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的玻璃幕墙;发挥着更好隔热与承重作用的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顶;世界上第一次可以全部用冰覆盖的场地;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集各种科技于一身的国家速滑馆,承担北京冬奥速度滑冰比赛,并诞生14块金牌。国家速滑馆的设计单位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普乐思。
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制冰系统,这会比传统的乙二醇系统对冰面质量的把控更有优势。经模拟分析,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有把握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利于运动员创造好的成绩。在以0.001秒计时的高水平竞技中,冰面的硬度不均匀、各个部位温度不同,都会是影响选手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二氧化碳制冰系统将杜绝这样的问题的出现,也因而被认为是“最快的冰”。
2月7日,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决赛在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举行,荷兰选手伍斯特以1分53秒28的成绩打破奥运纪录,夺得冠军。这是“冰丝带”连续3天诞生新的速度滑冰奥运会纪录,这些实打实的成绩也力证“最快的冰”所言不虚。
国家速滑馆是最新的场馆之一,主场馆内部洁净通明,座椅的设计没有统一采用单调的颜色,以各种颜色的座椅错落铺设,在整饬中营造一种活泼灵动。国家速滑馆也具有智能化的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赛管理和场馆管理系统,就像给场馆配备了一颗“大脑”。比如,可以通过智慧管理使得馆内气温分层——冰面一个温度,确保冰面标准稳定;运动员比赛空间一个温度,保证运动员体温体感,有利于创造最佳运动成绩;观众席一个温度,可以达约16℃,为观众营造一个舒适的观赛环境。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官方概念图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内部座位排布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速度滑冰运动员正在国家速滑馆内训练备战

3、改造项目:“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之前最为人所知的名字是“水立方”,现在它的新名字是“冰立方”,场次最多、赛程最长的比赛项目——冰壶项目的举办地即为冰立方,2月2日晚,冰壶混合双人赛将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打响,中国冰壶队范苏圆和凌智参与比赛。
改造完成的“冰立方”是冬奥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世界唯一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也是世界上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改造单位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冰立方”的落成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难度较高的“水冰转换”,需要在混凝土预制板面上铺一层PE膜,然后再铺两层挤塑保温板,保温板之上再铺一层PE膜和抗滑移层,最上一层铺制冰管架。制冰基础层上密密麻麻有序铺装的制冰排管相当于毛细血管一样与动脉静脉相连,室外制冷机组就是“心脏”,打开制冰机组使其运行,将载冷剂通过管道循环输送至制冰场,保证赛场制冰顺利进行。
冰遇热会化掉,保温除湿很重要。“水立方”作为游泳和跳水等水上运动项目的比赛场馆,赛时环境是高温高湿,但是到了“冰立方”,冰壶比赛的赛场环境要求是低温低湿,那当然就要添加新设备——本次场馆改造添加了除湿系统,蓝色的管线附着在墙体上,不断地吹出干冷风,用于除湿。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冰立方”内的冰壶赛道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中国选手在冰壶比赛中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冰壶细节

4、改造项目:首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是国内第一个室内人工冰场。从1968年建成投入运行,到1971年见证“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到2008年成为北京夏奥会排球主赛场,再到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首都体育馆至今已承载了53年的历史。
虽然在一众最新建成或改造完成的场馆中,首都体育馆略显老旧,但本次冬奥会中,它承办着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个重要项目的全部比赛,比赛到第四天,中国在这里收获了两块金牌一块银牌。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武大靖(右二)在短道速滑比赛中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羽生结弦在首都体育馆

和国家速滑馆相同,首都体育馆冰面也采用了二氧化碳制冰的方式,这种制冷相比较传统方式效能提升30%,而且制冷非常均匀,不会出现各个部位温度不一样的情况。
因为要举办短道速滑比赛和花样滑冰,对于摄像设备要求较高,首都体育馆配备了2台亿级像素阵列像感器光场相机,进行场内高清摄像、人脸识别。
全场景、超视距、超高清无盲区覆盖拍摄可输出高达1.5亿有效像素的超高清实时影像,可实现200米内人脸检测及相应目标轨迹追踪等功能,用于赛场人员防疫管控预警,重点人员轨迹回溯追踪等功能。此外,首都体育馆将通过6台公共空间气溶胶样本采集检测设备、1套检测系统,实现气溶胶新冠病毒采样检测。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首都体育馆

5、改造项目:五棵松体育中心
五棵松体育中心曾为2008年北京夏奥会篮球比赛提供服务。2022年,将再次服务于北京冬奥会,作为女子冰球及部分男子冰球小组赛的比赛场地。2月6日,冬奥运冰球女子B组,中国队在这里2:1击败日本队。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举办的冰球比赛

五棵松体育中心最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实现6小时“冰篮转换”——还在举办篮球比赛的场馆当天就能完成转换,隔天就可以成为冰上比赛场馆。冰球比赛的冰与其他项目的冰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冰面的硬度。花滑比赛的冰要比冰球比赛的硬,而速滑项目的冰是这三项里边最硬的。冰的硬度主要靠温度调节,温度越低,冰就会越硬越脆,相反则更柔和。改造中,五棵松体育中心也创造性地利用“冰坝”技术,冰坝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承载冰球比赛场地的界墙,以实现界墙的快速拆装,同时也兼顾着在制冰时把水拦在场地里。这样,将原有尺寸为30米×60米的冰场改为适应北京冬奥会要求的26米×60米冰场。
改造完成后,五棵松体育中心将可以在冰坝大小上按需切换,场馆将拥有30米×60米和26米×60米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篮球、冰球两种比赛模式在6小时内就能完成场地转换,同时还成为能承办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三项赛事的通用型场馆,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五棵松体育中心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五棵松体育中心内景

另外,2020年12月,为运动员提供训练服务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冰菱花”也已落成,“冰菱花”紧邻五棵松体育中心,地下两层为冰场,地上两层为体育文化配套用房和一个900座的剧场。
6、改造项目:“冰之帆”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冰之帆”主要承担男子冰球比赛,另外有5场女子比赛将转场至“冰之帆”进行。整个冬奥期间,“冰之帆”和五棵松都将分别进行29场比赛。“冰之帆”的第一场比赛于2022年2月3日开始,最后的金牌赛则将在2022年2月20日闭幕式当天结束,整个赛程持续时间较长。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冰之帆”国家体育馆

冰球比赛是冬奥会中比较特殊的一项赛事——冬奥会中唯一的集体球类项目。它对服务的要求很高,要在比赛场馆提供洗衣、制衣服务,也要为每支参赛队伍提供队陪服务的项目。
此次对国家体育馆的改造中,除对其主馆进行改造,增加制冰功能和除湿系统外,还在其北侧新建冰球馆作为训练馆,并增设更衣室等设施。改建后场馆总面积约9.8万平方米,配置两块符合奥运赛事标准的冰球冰面,冬奥会时一块用于正式比赛,一块用于赛前训练热身。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国家体育馆制冰

延庆赛区主要举办高山滑雪、雪车雪橇2个大项、21个小项的比赛,将产生21块冬奥会金牌、约占冬奥会金牌总数的1/5。其核心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军都山以南的海坨山区域、小海坨南麓山谷地带,南临延庆盆地。延庆赛区核心区将集中建设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两个非竞赛场馆——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自西南向东北俯瞰延庆赛区 (摄影:孙海霆)

7、新建项目:“雪飞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共建设7条赛道,分别承担高山滑雪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11个小项的比赛,共计产生11块金牌。
设计中,高山滑雪场馆的赛道设计与现状地形最大程度拟合:开挖土方工程量局部平衡、赛道土方量整体统筹调配、建设全过程设计跟踪调整、赛道与地形达到70%坡度拟合度。高山集散、媒体转播、各结束区等主要功能区,采取了依山就势,顺应地形等高线的板片式布局,由预制装配式结构架设成为不同高度的错落平台,形成的人工台地系统穿插叠落于山谷之中,弱化建筑形象。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冬奥赛后,除赛道、训练道外,回村雪道和技术道路将转换为总长度达15.3公里的大众雪道;各功能区将转换为中国国家队训练基地及高山滑雪山地运动中心、攀岩活动中心、滑索活动中心、景观游廊、山地游客中心等。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实景,出发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提供)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实景,集散广场及竞速结束区。摄影:孙海霆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实景,竞技结束区。 摄影:孙海霆 

为了保证比赛选手最高时速能达到130-140公里的滑行速度,国际雪联对雪道硬度有严格要求,因此造雪成为“雪飞燕”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比赛要求,雪道表面必须保持结晶状态,近似于冰面,这种雪被称为冰状雪。冰状雪可减小雪板和雪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雪道不易被破坏,在运动员高速转弯的情况下还能保证雪道表面平整光滑,确保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处于相对完美状态,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2月8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项目,奥地利选手马蒂亚斯·迈尔夺金。

本届冬奥会,高山滑雪注册成功的运动员有307人,是雪上项目中人数最多的,在15个分项中也仅次于冰球,运动员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7日,中国高山滑雪选手徐铭甫冲过北京冬奥会男子滑降比赛终点,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参加冬奥会滑降比赛并完赛的中国选手。同一天,25岁的中国高山滑雪女运动员孔凡影在5个单项上全部达标——这样中国高山滑雪队在北京冬奥实现了11个小项(包括混合团体)的全项目参赛,这是历史性的突破。
8、新建项目:“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坐落在延庆赛区核心区南部,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其宛若游龙自北向南蜿蜒在赛区入口西侧的山脊之上。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举行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的比赛,同时冬奥会后将举行国际单项协会组织的世界级比赛,也为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保障。
雪车雪橇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包含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三项运动。1924年法国夏穆尼举行的首届冬奥会,雪车雪橇就被列入比赛项目。最初雪车雪橇比赛是在天然冰砌筑的赛道上进行。1960年代开始建设人工赛道,建立了赛道设计标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以长度1975米、有16个弯道的赛道为核心,以支撑赛道并容纳制冷主管的U型槽为基础,通过V型钢柱、木梁及屋面构成的遮阳篷覆盖于赛道上。赛道周边依据功能分散有序地布置场馆附属用房。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与常规的竞赛场馆不同,雪车雪橇运动是一个追求极限速度的体育项目,雪车雪橇的竞赛是在长度在2公里左右的覆冰赛道上进行,因此被称为“雪上的F1方程式”。雪车雪橇的比赛除了在出发时运动员起跑外,其余全程仅靠身体控制,利用重力加速度加速。出于对运动员安全考虑,限定雪车雪橇赛道的设计最大速度为135公里/小时。
2月6日晚,北京冬奥会雪橇男子单人项目第三轮滑行比赛结束,代表中国队出战的内蒙古运动员范铎耀三轮滑行用时2分56秒626,获得第24名。内蒙古运动员范铎耀作为唯一的中国运动员出战,成为首位登上冬奥赛场的中国雪橇运动员,创造中国雪橇项目历史。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范铎耀在雪橇比赛中

张家口赛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及其周边区域,分为云顶滑雪公园、古杨树场馆群以及太子城冰雪小镇三个组团。云顶滑雪公园利用现有云顶滑雪场改造建设,承担自由式滑雪与单板滑雪比赛。古杨树场馆群为完全新建场馆群,承担跳台滑雪、越野滑雪、北欧两项与冬季两项滑雪比赛。太子城冰雪小镇规划建设为综合功能区。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张家口赛区鸟瞰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张家口赛区场馆分布

9、新建项目:“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跳台剖面因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契合,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工程量最大、建设难度最高。山上顶峰俱乐部主要为赛后的观光、会议使用。山下看台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侧看台设观众席、媒体记者席、评论员席,看台下为技术楼,奥运大家庭用房位于其中,北侧看台设观众席。
在设计上,作为山地标识性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通过提供与长城遗址视觉连接的跳台朝向等策略,以助力文化传播。具体到设计细节,通过可进行准确精度控制的赛道剖面、助滑道的新表面材料、集成运动员起跳行为捕捉及飞行轨迹分析技术的起跳区等设计帮助运动员提升成绩,通过提升观赛区域局部空间热舒适性提升观众观赛环境品质。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跳台滑雪是以滑雪板为工具,在专设的跳台上以自身的体重通过助滑坡获得的速度比跳跃距离和动作姿势的一种雪上竞技项目,冬奥会中,运动员宋祺武出征跳台滑雪项目。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2月5日,宋祺武在跳台滑雪项目中。

10、改造项目:云顶滑雪公园
云顶滑雪公园是北京冬奥会单板及自由式滑雪项目场馆,位于崇礼区密苑云顶乐园内,是7个雪上竞赛场馆中唯一利用现有滑雪场升级改造的场馆。场馆内设置障碍追逐、平行大回转、坡面障碍技巧、U型场地技巧、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6条赛道,将承担冬奥会20个小项以及冬残奥会8个小项的比赛。赛后该场馆将恢复大众滑雪和旅游度假的长期运营功能,同时保留下来的奥运赛道将使其具备继续举办世界级滑雪赛事的能力。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云顶滑雪公园东向鸟瞰。摄影:潘子豪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云顶滑雪公园赛道

2月7日,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举行,中国小将苏翊鸣做出全场首个1800度动作,摘得银牌,为中国队创造了该项目历史上最好成绩。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为了在冬奥会上展现中国风格,曾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建造坡面障碍技巧场地的德国塑形团队选择了独一无二的长城元素,并用三周时间打造了一条“雪长城”赛道。

云顶场馆的6条赛道中,除了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是在新的坡地上建设,其余4条均依托原有商业雪道建设。总长3.8公里的赛道中约2.4公里与原有雪道相吻合,而两条训练道则完全利用现有雪道设置。雪道规划在确保赛时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滑行流线以及雪车等交通工具的技术通道外,也将雪场非赛时运营因素考虑在内,预留了公众滑雪穿越竞赛区域的通道。另外,云顶滑雪公园有90%的奥运场馆功能是通过搭建临时设施来实现的。这些临时设施全部使用预制构件和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使用材料,冬奥会后将拆除至1.2万立方米。
11、新建项目: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是张家口赛区主要比赛场馆之一,赛时将承办冬奥会冬季两项和冬残奥会冬季两项、越野滑雪的全部比赛,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合计产生金牌最多的场馆。
从空间上看,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由场馆赛场部分、场院区及技术楼组成。赛场部分可分为周边赛道和核心区两部分,核心区包含靶场、起点与终点区、处罚圈等场地;场院区按照使用人群划分为场馆运行区、运动员区、安保区、新闻媒体区、转播服务区;技术楼临近赛场核心区,与观众看台结合,容纳了奥运大家庭、赛事管理、技术官员办公等功能。冬季两项中心的赛道部分由冬奥会赛道和冬残奥会赛道两部分组成,其中冬奥会赛道有1.5公里、2.0公里、2.5公里、3.0公里、3.3公里、4.0公里不同长度,而冬残奥会赛道则分为0.9公里、2.0公里、2.5公里、3.0公里、5.0公里不同长度。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卫星图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夏季鸟瞰

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的特征是“低调而消隐”。技术楼的建筑造型干净利落、朴素大方,既隐喻冬季两项中运动员射击的神态,又仿佛古代神箭手百步穿杨的身形,与这项运动“滑雪狩猎”的缘起暗合。古杨树赛区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身处制高点,是整个赛场的视觉中心,冬两中心在场地规划设计时有意让冲刺赛道与雪如意相对,技术楼和靶场区在赛道两侧布置,运动员最终冲刺时的画面中,冬两中心和“雪如意”一左一右,形成视觉冲击力。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赛场全景鸟瞰与赛道中的小型湖泊

冬季两项是越野滑雪和射击结合的项目,运动员需要根据赛事要求滑行一段距离并举行一次射击,在最少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同时尽可能射中目标以避免被罚时间。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中国选手闫星元在冬季两项比赛中

12、新建项目: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张家口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主要建筑功能为越野滑雪场,包含越野滑雪赛道、竞赛管理中心、观众看台等功能。在奥运会期间,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将承办越野滑雪全部12项比赛,以及北欧两项全部3项比赛。在奥运会后,越野滑雪中心将不再承载专业体育比赛及训练的功能,转变为山地户外体育公园,面向大众开放。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卫星图

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鸟瞰图

越野滑雪比赛赛道一般由多条深入自然山体的不同长度的路径系统组成,是一种利用自然地形、建立在自然地貌基础上的半人工赛道。以往的越野滑雪场馆,多因地形、固有路径、滑行趣味性等因素使得赛道延展面很广。这固然有其优点,但也导致在体育场观众席能直接观看的比赛部分非常有限,影响了现场互动。更为不利的是,这样大范围地规划赛道必将导致赛道施工对原有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的破坏,为张家口赛区带来负面的环境影响。因此,越野滑雪中心将赛道布局在一个范围约1600米×450米的坡面上,面向体育场展开,赛道套叠设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占地范围和对林木的侵害。同时,赛道设计也一改传统技术赛道和自由技术赛道分线路设置的惯例,将能够合并设置的赛道整合在一起,减少赛道绝对路径长度和延展范围,减少对原始林地的侵占。见闻|跟随赛事看冬奥场馆,设计中的“更快更团结”

越野滑雪比赛中

(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0)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2年2月9日 下午8:26
下一篇 2022年2月10日 上午8:42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