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春节前后张贴年画是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反映了人们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澎湃新闻艺术版的《藏界》栏目,本期关注的是上海年画藏家李文墨及其年画收藏故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旧桃换新符”,这首《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人们最为熟知的一首反映新年元日热闹、欢乐景象的诗词之一。
诗中“桃符”即汉民族悠久的春节民俗之一。相传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要在长方形的桃木上描绘荼神、郁垒两神画像,悬挂于大门两侧,以趋吉避凶,此为“桃符”。经过历朝演化,逐渐形成在门上或墙壁上张贴各式年画的习俗。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张仙射狗》,清代,木版套版手绘,天津杨柳青年画
旧时民间敬奉张仙的风俗,就有张仙送子之说。此图为天津杨柳青地区所刻印的张仙门画,张仙正引弓射向云中奔跑的天狗,下端有五子嬉戏,手中各执牡丹、如意、竹笙等吉祥物,从中寄以美好生活理想。

李文墨是沪上颇有名气的年画藏家,投身年画收藏、研究已经17载,收藏不同地域不同门类年画约四五千件,其中有不少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珍贵孤本。他还有一重“知名”身份是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博士。年画收藏和城市规划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李文墨身上却处处体现着两者之间的糅合。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李文墨

“我开始收藏民间艺术,也是我所学的专业使然。”李文墨说,在就读本科和硕士期间,出于专业需要,他时常需要到古村镇、历史街区考察。“在考察过程中,我被古建筑上带有强烈民间文化气息的图案所吸引,但是建筑上的图案是挪不走的,而年画图案也承载着类似的民俗内涵,渐渐就对年画产生了浓厚兴趣。”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仕女年画《五子夺魁》清代 套版彩印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仕女年画 《冠带传流》清代 套版彩印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年画承载着哪些社会文化内涵?李文墨说,年画是反映老百姓精神世界与民俗生活的生动写照,是中国民间文化大百科全书,记录了民间宗教信仰、民俗活动、戏曲文学等;年画在历朝历代都是具有教化意义的图像,宣扬惩恶扬善等主流价值观,崇尚家庭美满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出现一种时事年画,记录和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事件。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铁马行走》清代版 天津杨柳青 木版年画

图绘四位女子观看一少年在马路上骑自行车的情景。四位女子看起来年纪都不大,面貌清秀,体态婀娜,均手执一伞,或撑或收。其中二人提带盖小篮,一人提绣花钱包。骑车少年穿蓝衣、红裤,看样子骑车已经非常熟练,正在追赶在他前面奔跑的小狗。
清末,自行车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始出现骑自行车的情景。在年画中,自行车是时尚的代名词。人们通过对这些新兴交通方式的描写,表达对新事物、新风尚的强烈兴趣。画面背景是低矮花墙,墙后竹树相互掩映,形制独特,别具一格。画面整体呈现出来的清新风格,尽显当时西风东渐,民众追赶时尚潮流之风。

李文墨仍记得自己收藏的第一张年画是杨柳青木版年画——《掰瓜露子》。那是2004年,他在研读硕士期间跟随同济大学导师张松教授到天津进行历史城镇调查,途经杨柳青古镇。“第一次走进年画坊,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杨柳青年画丰富的构图、艳丽的色彩和洋溢着的民间趣味,我买下了人生中第一张年画。”李文墨说,之后只要时机合适,遇到自己喜欢的,都会毫不犹豫地购藏。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财神赵公明》 清代版(复刻品)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

“但是老年画在民间的收藏渠道已然不多。按照民间习俗,年画用过之后就撕掉了,每年腊月三十日之晨,取下旧门神,贴上新门神。因此国内保留下来旧时传统的门神年画非常少。”“我在国内收到的门神年画通常是通过旧书店,它们出售的旧书中会夹有未使用过的年画。”李文墨现有的藏品几乎涉及年画的各道工艺程序,从粉本、古版、线稿一直到成品。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清末绵竹年画粉本

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清末绵竹年画粉本

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清末绵竹年画粉本

而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领域的一些原则也深深影响了李文墨的审美倾向与收藏品味。比如文化遗产认定的首要标准是“原真性”,即保持事物本原的样子。受此影响,李文墨并不太在意年画的品相,他认为“只要藏品是真实的,内容是传统的、表现民间的,哪怕年代很久远,甚至品相有破碎都不妨碍去收集。”“一些年画的纸张拿在手中甚至破损到快掉渣,但上面的图案恰恰是年画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也会把它们收集起来。”
李文墨指着面前一幅刻绘精美的杨柳青年画作品介绍说,年画也分“粗活”和“细活”。所谓“粗活”是指印制比较粗的年画,一般从农人秋后农闲开始印制,赶腊月开始售卖,因为需求量大,生产速度快,批量生产,价格也低廉;如果是“细活”,则要在当年正月初五、初六就要开始做来年的活。
“很多人都认为细活比粗活好,我认为粗活更能体现民间趣味。”李文墨说,“在古代,年画就是老百姓日常张贴使用的,是最普及的民间美术品。”
比如四川绵竹年画中有一门独创的技法称作“填水脚”,就是由那些技艺娴熟的画师在为作坊老板赶做完活后,趁着收拾画案的功夫,利用残余的纸和颜料,寥寥数笔就可完成一幅年画。与按照要求绘画不同,“填水脚”是艺人随心所画,粗犷、随意的笔法反而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细致作画的韵味,那种表现力是现在艺术家刻意模仿都难以达到的。“所以虽然民间的年画艺人很多都是无名的,但是他们也都非常伟大。”李文墨说。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摇钱宝树》,月光年画,清乾隆时期,套版彩绘,纸本 姑苏版年画

李文墨最喜欢的一件年画是清中期姑苏版年画《摇钱宝树》。“这是一幅非常珍贵的年画作品,生产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苏州地区,此类为‘姑苏版’年画。该时期的年画目前多藏于日本、欧洲,国内收藏甚少。”
图中表现的一夫一妻一子一婢,富贵荣华,实为理想状态下的小康人家。人物开脸带有乾隆嘉庆味道,树干具有西风铜版画之感。“摇钱宝树、富贵荣华”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姑苏版”年画也是李文墨当前在年画领域研究的重点。与多数收藏家不同,李文墨将自己身为博士的学术能力带到了年画收藏与研究中。
“国内许多研究年画的老前辈对其它地区的年画研究已经颇为透彻。我从学术角度为了填补空白,寻找一个切入点,开始研究江南地区的年画。”比如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和诞生最晚、消亡最早,仅百余年历史的上海旧校场木版年画。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五子登科图》清嘉庆 墨版套色手绘 姑苏版年画

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武财神》清代中期 版印手绘姑苏版年画  苏州虎丘、山塘地区

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关公夜读春秋》

去年底,他从学者角度撰写的《“姑苏版”与黑田源次<中国古版画图录>研究》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第六届“乡土奖”论文二等奖。文中通过对近百年来日本研究中国年画成果的梳理,对年画研究方面一直模糊不清的几个概念做了厘清,如姑苏版、民间版画、民间年画等概念,尤其是对“姑苏版 ”这一日本人首先提出的概念做了多个角度的解析。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芦花河樊梨花斩子图》清代末期,木版套版,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
讲述薛丁山、樊梨花夫妇率兵征西,收得义子薛应龙,才貌出众,樊梨花都非常喜欢。后薛应龙因与番将交战,误入白家庄,被庄主强迫招亲,樊梨花对其违抗父母之命,私自成婚,并且有碍军纪,所以要斩之以申军律。

在年画研究领域,他总能提出一些独到观点,比如他借用文化遗产的动态属性,提出“在当下年画这种非遗当成一个具有文化的’非遗产’会更妥当”。他认为“年画”是一个大而全的概念。就概念范畴而言,年画的动态属性体现在由桃符—门神—纸马—花纸—墙画、炕围画、窗画、灯画等等,发展至今呈现多样化的状态。就年画的制作方式而言,年画的动态属性,既有传统工艺制作的木版年画、扑灰年画或手绘年画,也有近现代以来新改良、新工艺的年画品类,这是文化遗产的“层积”状态。因此,年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收入着“具有民俗用途”“具有传统文化内容”“颇具时代特征的宣传内容”的图像内容。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福满财神图》清中期 木版套印 屏风绢本 苏州地区

他还从地理空间角度出发,提出年画的产地在历史上是沿长江和大运河交叉的这样一个黄金水道沿线分布,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流通的途径和脉络,以及由此形成的共同的文化习俗。
从城市规划领域跨界到年画收藏研究,李文墨有着强大的学术能力,但又难掩落寞,他曾自嘲说,或许会成为“学术孤狼”,为各种各样的求教者免费提供文献与建议,却不属于任何一个学术圈。 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李文墨为虎年春节设计并正在刻版的《双福图》雕版

壬寅虎年新春在即,李文墨向澎湃新闻记者展示了他自己正在雕刻的“双虎图”画稿,画面中央是两只正在嬉戏的大猫,不怒自威的神情、圆滚滚的脑袋和身体,糅合了老虎的威严与憨态。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李文墨为虎年春节设计并正在刻版的《双福图》画稿。

“这两只虎我是按照猫的形态,把形象、面目、表情和花纹改成了老虎的,照猫画虎,‘双虎图’谐音‘双福’。”李文墨解释说。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李文墨为虎年春节设计并正在刻版的《双福图》。

从收藏、研究再涉略年画制作,李文墨在收藏事业上步步推进。从2018年开始,他先后拜师开封年画国家级传承人任鹤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省级传承人叶宝芬学习年画制作。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已经刻好的木版

“只有我自己动手去制作的时候,才能观察过去的画师,与他们真实地对话——这是比收藏更进一步的了解。当我一笔一刀地去表达,才能完全体会摆在我面前的这些年画。”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李文墨复刻作品《琵琶有情》(复刻品)清末时期 木版套印 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 (原作收藏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琵琶有情》:弹词,俗称小书,起源于苏州地区,盛于江浙沪一带。旧时,号门富户遇有喜庆宴饮,往往特邀弹词艺人去饭店酒楼、私邸大宅为全家及亲友演唱,称为“堂会”。而此图描绘的是一位女艺人在家中唱堂会的情景,或三位妻妾带着孩子在家中闲情娱乐。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李文墨复刻作品《招财进宝娃娃图》(复刻品)清末时期 木版套印 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 (原画藏于上海市图书馆)
 二童子扛抬元宝,以祝福人们发财致富。

藏界|李文墨:刀起笔落间领略年画趣味

李文墨复刻作品《福虎图》(复刻品)清末时期 木版套印 北方地区木版年画(原画藏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为1907年俄国汉学家阿列克在华收集)

收藏十问:
Q: 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 研究生期间在天津进行历史城镇调查,有幸到了杨柳青古镇,从此开启年画的收藏之路。
Q: 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 2004年在杨柳青古镇玉成号画店购买的一张杨柳青木版年画《掰瓜露子》。
Q: 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 我喜欢清中期姑苏版年画《摇钱宝树》。
Q: 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 我看中的是年画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而与价格、品相无关。对于当代人来说,需要有人关注年画、收藏年画。只有保存好历史遗存实物,才能做到“本固枝荣,以物传人”。
Q: 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 民间地摊儿、旧书摊儿,还有网络上古玩论坛和网店,还有国外的各种拍卖会。
Q: 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 我自己的藏品是按照自定的研究体系进行收藏的,截至目前的藏品数量有五千幅以上。
Q: 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 从收藏年画的规模、质量,以及研究深度方面看,我能够归入收藏家之列。
Q: 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  年画让人感受到民族的历史文化之厚重,且研究年画是我业余生活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Q: 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 在网络上买过一次彩色打印的年画。在收藏年画方面遇到的挫折,是收藏爱好与专业研究工作有冲突,而一段时间不得不放弃对年画的关注。
Q: 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 我不会放弃对年画的关注和研究,但会考虑通过拍卖、转让、捐赠等方式,让其流通一部分。
(本版图片均由藏家提供)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0)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2年2月8日 下午3:36
下一篇 2022年2月9日 上午11:42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