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终回望时,当键盘敲下2021,新冠疫情却没有如去年底所期盼的那般走向终结——但艺术的文脉却一直在传承,流转,博物馆里,陈列并不仅仅是文物,更见出人格与人心之美。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编辑部盘点的2021年这十处博物馆只是中国国内博物馆群里的部分代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纪念馆甫一亮相即成为最鲜艳的一抹“红色”;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以其大手笔与高质量的策展,一直保持着口碑,其中,既有亮色,更有见证传承的旧色;一批极具特色的新场馆相继开馆,如引发持续关注的苏州博物馆西馆,与贝聿铭设计的本馆形成一当代,一传统;一国际,一江南的新展示格局;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等专题性博物馆的开馆,也使得中国的博物馆生态更趋丰富多元。
上海博物馆
注重学术策划,与疫情对垒中积累越来越多疫情下办展经验
纵观整个博物馆界,无论是从策展学术水平,还是影响度关注度,上海博物馆都是2021年博物馆界的亮色所在。
上博每年举办的特展数量虽不算多,但却有口皆碑,无论是从学术的切入深度,还是展品的选择,都用心精研,不少展览都成为热议的文化事件。对照今年年初上博公布的展览计划,各项展事基本按议程推进,虽然有个别特展受疫情影响一再变更档期,最终还是顺利举办,期间还在年度展览计划外临时增加了数个展览,也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现场
元 李升 淀湖送别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其中最醒目的无疑是今年6月下旬开幕的书画特展——“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一部文人画史,可谓半部与上海相关”,展览从文人画史角度对上海历代书画成就进行梳理,考察其美术史地位及影响。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在于,重新发掘元末明初上海画坛的成就,通过梳理并增考那些为画史忽略甚至几近淹没的人物,首次提出了上海吴门前渊/先驱的概念。展览亦对元末至清末民初近七百年间上海书画鉴藏史进行系统梳理与呈现。
从展览筹划举办的大的背景来看,既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大展,也是对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在疫情阻碍了国际馆际间交流的形势下,是一次立足上博本馆馆藏的梳理与筹划的大展,同时也为上博东馆海上书画馆的设立做前期的学术准备和展品准备。在具体展览展示板块,上博不仅贡献了大量馆藏书画精品,并向兄弟单位借展不少书画展品,作品包括三国皇象《章草急就章册》、西晋陆机《草书平复帖》、宋代米芾书法《行书道祖帖》(首次展览)、元任仁发《秋水凫鹥图轴》、顾园《丹山纪行图卷》、明代董其昌《行书天马赋卷》等,共同呈现这一书画盛宴,在见证七百年间上海书画鉴藏的板块,苏东坡、赵孟頫的书法名迹因之成为配角。
首次展出的宋代米芾书法《行书道祖帖》
正因为该展所承载的多重意义,自展览开幕以来,引起反响巨大,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圈,也辐射至多个领域引起关于上海历史文脉、城市文化等多层面的讨论。展览数次延展,期间还召开了国际学术研讨会。
今年10月底开幕的“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则被形容为是上海博物馆展览史上“筹划最复杂、变数最多的展览之一”。它最后的成功举办也被视为“疫情之下全球博物馆力量与国际合作的精彩案例”,以文化冲破阻隔,用艺术联结世界。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展览现场
这是在全球疫情下开出的屈指可数的国际合作展,借展单位涉及全球十几家知名博物馆。展览的筹划经历一波三折,原定展览档期数次变更,从2019年正式筹备以来,展览比原计划推迟一年,策展面临最大困难是文物运输与点交,无押运文物运输的变通方式也“吓退”了传统的法国借展机构。
从去年的“唐招提寺鉴真文物展”到今年的“中欧陶瓷交流展”,上博也在与疫情的对垒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疫情下办展经验。
上海博物馆“鼎盛千秋”展厅现场
此外上博今年还举办了“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汉淮传奇——噩国青铜器精粹”,都是艺术性与学术性兼具,另有两个受赠文物展“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精粹”等,也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其中的“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精粹”,从雅致的文衡山《半塘烟月图》,到《青藤道人小像》的题跋,再到清代“国初第一词手”纳兰成德手札,唐云的曼生壶等,不少都是首次展出,极受收藏界关注。
中共一大纪念馆
最夺目的“一大红”,建党文物的“集结地”
中共一大纪念馆
回顾2021年的文博机构,中共一大纪念馆既是亮色,更见证着红色。
今年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今年6月,太平湖畔的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与修缮一新的中共一大会址隔街相望,成为黄陂南路上那抹夺目的“一大红”。
中共一大纪念馆
中共一大纪念馆外观延续了石库门风格,保持沪派建筑肌理,与中共一大会址、周边新天地商业区整体风貌融为一体。在这里,基本陈列可以说是一次建党文物大“集结”,形象讲述“初心始发”: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建党前后的珍贵文献、照片、实物等在此悉数亮相,展示文物约300多件(组)。此外还展出俄罗斯大家谢洛夫的作品《十月革命的影响》等。
谢洛夫作品《十月革命的影响》
展陈中还有一条“隐线”,讲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历史逻辑。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具备了共产党诞生的多个有利条件:不断壮大的工人阶级、国内出版事业的主要中心、中外势力多头统治形成的政治缝隙、便捷的交通和通讯系统等,再加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终于在这里登上了历史舞台。
中共一大纪念馆也不单单是上海的纪念馆,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员心中的“朝圣”之地,仅从6月开馆至9月的短短3个多月间,接待游客达85万人次。
此外,中共一大纪念馆参与主办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如“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致敬建党一百周年——2021上海市民诗歌节红色组诗情景诵读会”等,都受到较大关注。
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南薰殿帝后像”“阿部旧藏”到 “镇院国宝”——书画精品占大头
2021年元旦伊始,台北故宫博物院就以“权力的形状——南薰殿帝后像特展”作为开年大展,拉开了新年的大幕。
“南薰殿帝后像”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最重要的代表性收藏之一。乾隆十二年(1747),清高宗发现一批帝后功臣像存放于“茶库”,这些画像以历代帝后的标准像为主,还杂以名臣圣贤画像,均描绘精致。它们经过检修裱装,其中的帝后像改移紫禁城武英殿“南薫殿”贮藏。1945年,南薰殿的大部分画像都被运至中国台湾省,九成以上帝后像现典藏于台北故宫,而功臣像则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太宗立像(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高宗后坐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此次特展精选原藏于南薰殿的历代帝后像25件,其中有九件“国宝”,包括《夏禹王立像》,《宋代帝半身像册》中的宋仁宗,《元代帝半身像册》中的《元世祖》《元文宗》《元英宗后》《元帝后纳罕》,以及《明宣宗马上像》与明人画《入跸图》卷等;其余均为“重要古物”。其中《出警入跸图》是台北故宫所藏手卷画作中最长的两幅,是历代绘画作品中少见的超级巨作。宋代帝后像则保存完备,是探讨宋代肖像画的重要资料。
《出警入跸图》(局部)
台北故宫该特展将平素鲜少露面的历代帝后像并列而置,通过对比,突显不同时代的画家如何在画面上,透过容颜、姿态、服饰、座具、屏风、图案等种种安排,展现帝后的威仪,让肖像散发出“权力”的光晕,可谓别出机杼。
4月开幕的“画琳琅——货郎图”则聚焦古代形形色色的货郎图。该展切入点虽小,但是除了可以观赏到宋元明清的各式货郎图,还有国宝级展品南宋声名显赫的李嵩(1170-1255)《市担婴戏图》压轴。
南宋 李嵩《市担婴戏图》(局部)
《市担婴戏图》中以精密写生的笔法呈现出了宋代琳琅满目的民生百货。其实直至近代,在一些挑着担子走街窜巷的商贩身上,仍能看到古代货郎的身影。这个展览从某种程度也可以唤起人们的乡愁意识,重新找回艺术与生活的对话,让博物馆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养分。
宋 燕文贵《江山楼观图》卷(局部)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7月开幕的“大阪市立美术馆珍藏展”和10月开幕的“镇院国宝——范宽、郭熙、李唐”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今年的重磅策划。
“大阪市立美术馆珍藏展”是疫情下台北故宫为数不多的馆际间的合作展,展品既有来自大阪市立美术馆的中国古代书画,也有台北故宫书画藏品。借展部分原属阿部旧藏,许多为中国艺术史上的赫赫巨迹,如传为南北朝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宋代李成及王晓合作之《读碑窠石图》、燕文贵孤本长卷《江山楼观图》;展出的故宫藏品亦不乏国宝等级文物,如宋代郭忠恕《雪霁江行图》、宋人《寒林待渡图》、宋代米芾《致景文隰公尺牍》及《书论书》等。
范宽 《溪山行旅图》
“镇院国宝——范宽、郭熙、李唐”是三件北宋山水巨作担纲主角的特展,将范宽《溪山行旅图》(约1000)、郭熙《早春图》(1072)、李唐《万壑松风图》(1124)三件国宝名迹并列展出,由此可以观察北宋山水画在最盛期的成就与百余年间的演变情形。
纵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年度展事,显见的是对中国古代书画方面不遗余力的研究、推广、展示,其中既有不少画史赫赫名迹,也有聚焦专题性的作品。
此外还有其延续一贯思路、贯穿全年的“笔歌墨舞”“国宝聚焦”“笔墨见真章”也是立足本馆书画的精品展,时常可见画史名迹与遗珠,展览水准并不亚于一些博物馆的特展。
宋 马远 《松泉双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国家博物馆
一月开出一个特展,一如既往高效办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着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三大系列的立体化展览体系。
由于国博拥有为数众多临展厅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平均每一个月就有一个特展开幕,特展也体现出主题丰富宽泛,立足全国,视野宏大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国博历来重视对全国各地考古成果和文化遗产的展示,其考古成果系列展已经持续几年,今年也是延续之前一贯的思路,推出了“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等,而各地晋京的文物特展也为国博的展事增添了不少亮色。
国博青铜特展
2月底,为了迎接新春佳节,国博同时推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和“中国古代钱币展”。服饰文化展以孙机先生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系统展示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阐释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中国古代钱币展”被戏称为国家博物馆最有“钱”的展览,从二十余万枚馆藏钱币中精选出一千八百余件珍品,辅以其他类别文物二百余件,既寓教于乐,也为观众带去满满的好彩头。
“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展览现场
4月,“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开幕,展出河津窑址出土文物以及全国各地著名收藏机构的传世瓷品,全面呈现河津窑址的考古发掘、制瓷工艺、装饰手段和人文内涵,以及制瓷业的兴衰和商品流布情况。
“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展览现场
5月,国博启幕“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了河西走廊地区魏晋彩绘画像砖精品及相关文物,真实反映了古代河西走廊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百态和精神面貌,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由此迸发的艺术创造力。
“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 滑田友《轰炸》
6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博策划推出“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展出以刘开渠、滑田友等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雕塑家,以普通群众生活场景和切身感受为切入点创作的近百件雕塑作品,细致刻画解放前中国人民苦难深重到新时代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共享小康的幸福生活的历程。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丝缕玉衣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 上山文化陶器
进入下半年,国博迎来了密集的文物展与考古成果展。以展示考古成果为主题的展览如8月开幕的“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汇集广州地区南越王墓、南越王宫以及广州其他秦汉考古遗址出土的各类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广州考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11月开幕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
“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
重要的文物特展如“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展示大足石刻博物馆“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等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通过240多件套精品文物, 揭示内蒙古地区几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和升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以永州地区的摩崖石刻为主题,精心遴选出具有永州地区代表性摩崖石刻拓片约60件(套)。其中最著名的是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和韩愈撰文、苏轼书写的《荔子碑》,这两件作品在中国历史上有“三绝”之誉。
“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展品
颜真卿书丹的名作《大唐中兴颂》
一个接一个的展览接踵而至,国博无愧为年年都是举办高质量特展最多的艺术场馆之一。
苏州博物馆
本馆与西馆:一传统,一当代;一江南,一国际;一重观展,一重体验
苏州博物馆西馆外观
十一前夕,历时3年多建设的苏州博物馆西馆迎来开放。这座在外观上与贝聿铭设计的本馆截然不同,气质上却一脉相承的馆舍甫一亮相就吸引了广泛关注。作为一家地方综合类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不论从建筑、藏品、策展视野上都体现出大馆气魄。
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苏州高新区长江路399号,狮子山下、老苏州乐园旧址上,这里也承载了一代老苏州人的童年回忆。远远望去博物馆西馆馆舍是由几个独立的几何形拼凑在一起,因而被苏博人戏称为“十个盒子”的建筑。单体建筑内部是用透明玻璃贯穿联通的,晴朗的日子,阳光影影绰绰,仍能找到苏博本馆的神韵。
苏州博物馆西馆
苏博本馆也将与新开馆的西馆形成一传统,一当代;一江南,一国际;一重观展,一重体验的展出格局。西馆在展览定位上与本馆错位发展,在呈现姑苏文史、传承江南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开拓视野,引进国内外知名博物馆展览。
来自大英博物馆的雕塑文物
比如作为开馆展之一的“古罗马:城市与帝国” 是国内甚少涉及的西方雕塑艺术的展示,是实实在在200多件来自大英博物馆的雕塑文物,而非当下许多空有噱头实则展品乏善可陈的引进展览,这是苏博西馆与大英博物馆合作的5年期的世界文明史的展览。尤记得当年上海博物馆展出“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时的火爆场面,观众平均排队约4小时,如今,在上海可以轻易看到英国泰特美术馆、法国蓬皮杜的藏品,不过想看大英博物馆的藏品要到苏州去,是不是可以说这也算长三角一体化在文化上的体现?
苏州博物馆西馆展厅
此外,在博物馆业务的一些理念上苏州博物馆也走在前沿,西馆更加注重和突出博物馆教育功能,首次尝试在国内地方综合类博物馆内设置探索体验馆,为青少年观众打造国内首家博物馆学校,实际上,苏州博物馆也是国内最先涉略文创开发领域的文博机构之一,打造了独树一帜的苏博文创,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干、文徵明亲手栽种的紫藤树种子曾风靡一时,新的贝斯雕像雪糕和古罗马金币巧克力成为新晋网红。
贝斯雕像雪糕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以品质展览成为高校博物馆界的翘楚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高校博物馆界的翘楚和代表,在一些高校博物馆还徘徊在博物馆定位不明、藏品缺乏、“养在深闺”等累累困境之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其馆舍2016年落成开放以来,已经积累了数年的好口碑,以其一个接一个的品质展览独树一帜。
今年恰逢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清华艺博更是在上半年连推好几个校庆系列展览,如“万物毕照: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展品时间跨度超越三千年,展出了各时代的铜镜精品;“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是联合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古代精品绘画展,展品包括沈周《桐荫濯足图》、文征明《江南春色图》、董其昌等《山水卷》、陈洪绶《松荫论道》、郑爕《竹石图》 等。
万物毕照展览现场
步入下半年,它又以“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等精品展览令观众趋之若鹜,掀起又一观展热潮。
其实不论“梁思成文献展”还是“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之所以获得广泛认可,都与其致力于讲好藏品故事的初心和汇聚齐高品质的展品密不可分,它们早已经超越了一家一馆之力,而是汇聚起多家单位共同的力量。
唐 石雕释迦头像
比如“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动用了山西省十余家文博机构的近300件藏品。正如其负责人所言,“博物馆在努力做好收藏、讲好藏品故事的同时,可以更主动地策划高水平展览,我们策划陕西、山西大展的着眼点,是相对完整、立体地讲述中国古代文明和古代艺术的故事。”
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现场
“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的展品也是汇聚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等多个机构和个人的支持,所陈列展出的资料绝大多数为原始资料,如此大量的珍贵资料同一次面世,可能百年来尚属首次。
少年梁思成自拍像 1920年代初 梁思成亲属提供
当每一件历史档案都开口说话时,它们“都成为墓志铭上的一段铭文,令人唏嘘感概”。
河南博物院
《唐宫夜宴》、考古盲盒等文创周边令河南博物院屡屡成为焦点
唐宫夜宴
河南博物院自去年9月修缮一新,重新开放以来屡屡“火出圈”。其“出圈”的原因并非因为展览,而是因为电视节目《唐宫夜宴》、考古盲盒等衍生品和文创周边。
牛年春晚,河南卫视一支5分钟的节目《唐宫夜宴》上了5次热搜,超过20亿的播放量,14位唐朝少女在虚拟的博物馆场景中嬉戏打闹,向全国观众展现了一个“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博物馆奇妙夜。此后该节目组趁热打铁,将节目录制搬进了河南博物院,录制现场版《唐宫夜宴》。
河南博物院馆藏彩陶女俑
应该说,这14名小姐姐最后的定格造型,人们都觉得似曾相似甚至有文化上的亲切感,其灵感来源甚至能在河南博物院隋唐馆的一组彩绘女俑中找其原型。河南博物院的负责人也提到,“在《唐宫夜宴》里,莲鹤方壶、贾湖骨笛、隋代女俑造型元素都是来源于河南博物院陈展文物,它的出圈,也让全国观众对河南博物院有了更深的了解。”
然而细究《唐宫夜宴》火爆背后,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复原古代乐舞佣,而是通过现代的艺术形式赋予历史人物独特的性格。正如一些专业人士所言,这个舞蹈给人最大的震撼是它真的让观众觉得“文物活起来了”。大家对《唐宫夜宴》的追捧和认可也体现了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输出的渴望和热情。今年以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一款文创产品一上架就卖脱销,甚至远销加拿大的新闻又让河南博物院成为焦点。“考古盲盒”是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它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结合,将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需要消费者动手用“微缩洛阳铲”一点一点铲开泥土,挖出“微缩文物”,享受考古的快乐和成就感。
河南博物院出品“考古盲盒”
谈及推出“考古盲盒”初衷,河南博物院负责人表示,这种文创产品“通过体验考古学家的乐趣,理解文物,加深人们对历史和考古的认识”,“考古和文物不该待在象牙塔里,考古人应该主动与民众走近”。
云冈石窟与云冈博物馆
成功“申遗”20周年,“云冈学”领航再出发
云冈石窟山门
云冈石窟坐落于山西省大同市,有254个洞窟和5.1万余尊雕像,代表了公元5世纪和6世纪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成就。近年来,云冈石窟频频被置于镁光灯下,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今年2月云冈研究院正式成立;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冈,强调“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10月,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相继成立;“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挂牌。
上世纪60年代云冈石窟的加固维修 图源:《云冈石窟的保护》
在国家不断重视和加强对石窟寺保护利用、实施“石窟中国”保护工程的大环境下,云冈石窟又迎来了成功“申遗”20周年。这二十年里,是历史上云冈保护与发展的最好时期,云冈石窟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科学管理、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云冈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与世界”系列特展
今年,在云冈博物馆举办了“中国与世界”系列特展,在云冈美术馆举办“丝路精魂——古代龟兹石窟壁画摄影艺术展”;在云冈院史馆展出的“圣地重新——云冈百年复兴展”,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21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云冈石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湖北省博物馆
中部大馆,六大展彰显荆楚文化的浪漫与奇谲
秋日余晖下的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尤记得上次引发全民关注是因为武汉疫情最严重时,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的“抗疫日记”和文博人对文物的守护。时隔一年多,湖北省博物馆已走出“抗疫”阴霾,新馆于岁末盛大开放。
新馆俯瞰如鼎字展开,部分墙体为玻璃幕墙和夔龙纹浮雕造型,荆楚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感交融。新馆投入使用后,湖北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超过11万㎡,展览面积约为3.6万㎡,按照南馆、北馆以及东、西两个独立展馆的格局进行总体布局。
三期新馆设置有“楚国八百年”“曾侯乙”“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越王勾践剑特展”“梁庄王珍藏”“八音和鸣——音乐文物展”等6项常设专题陈列。
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有了新的“出场方式”——星空顶。
曾侯乙展厅除了曾侯乙编钟,还陈列了编钟钟梁、彩漆撞木、曾侯乙编磬等,多角度阐释曾侯乙文物,体现古代礼乐文明,凸显文物艺术特色。
“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分为“始封江汉”“汉东大国”“佐佑楚王”与“华章重现”四个部分,通过考古成果,揭示曾国从在江汉地区独领风骚到滋养楚国、最后融入楚文化的发展历程。
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
“楚国八百年”全面展示楚国的历史和文化,其中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2号墓的彩绘木漆虎座鸟架鼓彰显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越王勾践剑特展”展示国宝级文物越王勾践剑,以越国历史作为切入点,介绍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科技成就。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居全国博物馆前列,从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700年曾国到虎座鸟架鼓无不彰显荆楚文化的浪漫与奇谲,无不显示这个中部大馆的厚重底蕴。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用一个展览讲述 600年历史,服务27个皇帝,历经辉煌与沧桑的御窑厂的故事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外景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是今年新开馆的一家专题性博物馆,主要展示元代浮梁瓷局到明清两代官窑的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景德镇御窑厂有着辉煌的过往,它理应需要一座专题馆来讲述它的故事,但御窑博物馆的筹建却来之不易。
博物馆建成之后,其建筑外观收获好评,巧妙借鉴了传统龙窑拱形窑洞的造型却不突兀,让建筑融入自然,也让人们更贴近昔日景德镇工匠的劳作与生活。
元 青花云龙纹砚盒
博物馆建设历时4年,终于在今年对外开放,经过多年筹划的常设展也对外展出。常设展试图用一个展览来讲述拥有600年历史,服务27个皇帝,历经辉煌与沧桑的御窑厂背后那些沉积已久的故事。展品主要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这30多年来在御窑厂历代官窑遗址所取得的重要陶瓷考古成果以及发掘的各个时期的重要遗物。
博物馆的外形灵感来自于景德镇传统龙窑,由8个多曲面拱体结构造型构成,其建筑材料中有20%的砖是景德镇的老窑砖。“这个建筑根植于景德镇的历史,它是有温度的。”御窑博物馆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朱锫此前介绍,御窑博物馆就建在御窑遗址附近,走近它,仿佛能感受到御窑的气息。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在筹划之初,由于缺乏经费,还是经由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北京大学的宿白、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谢辰生三位九十岁高龄的老先生联名向中央领导写信,建设新馆的项目拨款才下来,博物馆得以建设。这封信的内容不仅是为了建御窑博物馆,还针对整个御窑厂的保护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