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根兴在中国美协美术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中国美协美术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

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美协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委员会委员骆根兴


艺术工作者讲职业道德,讲艺品人品的统一,把心思全部用在艺术事业中,这是对一位艺术工作者的最起码要求,也是中国自古以来优良的文化传统,在新时代,更应作为艺术工作者的行为准则。

然而,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变化,在艺术行业中的行为乱象严重败坏着社会风气,腐蚀着艺术从业者的心灵。前不久的吴亦凡事件,已经冲破了一个普通人应当遵守的人格底线,构成了刑事犯罪。娱乐圈的潜规则等丑恶现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虽然大家非常反感,但也无能为力。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坏风气的蔓延,已经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走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延续,甚至会影响中国未来几代人的精神生活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命运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的艺术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及时,我坚决拥护“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并认真恪守践行。

美术界也曾有过少数人被市场利益腐化,偏离艺术方向,近些年中国美协坚持树好形象、有好作为,坚持高举党的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讴歌时代精神,大力倡导职业操守,引导和带领全国美术工作者自觉肩负起时代精神的历史使命,鼓舞艺术家“登高原、攀高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在紧紧抓住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节点上,在持续的推动工作中,产生了一大批中国美术史上的鸿篇巨制,形成了重大题材创作高潮,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令我们参与者由衷的自豪,强劲地增强着文化自信心。

但我们也应看到,美术事业空前繁荣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不少丑恶现象、不正风气,这部分人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丧失了一个美术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底色,尤其作品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败坏了美术界健康的行业风气。上述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艺术价值观念出现了偏差,借艺术之名追求极端利益之果。在抄袭问题上,有些人是缺乏著作权法和知识产权法意识,而有些人是明知故犯,丧失了艺术工作者起码的道德底线。这种乱象在民间各种“国展班”中十分普遍。组织方为谋取利益,不按照艺术创作规律教学,突破底线,专门搞出一套套速成创作法,专门揣摩展览评选口味,制造各种歪门邪道的方法,产出了大量追风式的作品,以致在大量展览中出现严重的类型化、雷同化的作品,影响了展览的作品质量,这里面就夹杂着抄袭作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强烈关注,大力提倡正确的价值观、创作观,明辨是非、纠正不良、守住底线,运用法律等方式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要从创作思想源头上来重视和解决,尊重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创作观。人类历史上尽管经一代代人的积累,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创作形式和方法,但其本质没有大的改变,创作需要通过心、眼、手的综合,在作品酝酿、素材准备、习作整体与局部的探讨研究等工作,真诚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用心投入艺术创作,这是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当下,一些年轻作者在急功近利的创作思想污染下,不尊重创作,不用心,不踏实,不投入,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正确的艺术创作基本规律和创作方法,如果不在创作源头上进行根本的解决,这种不良方式就为个别人谋取别人的创作成果提供了空间,在极端利益驱使下,催生抄袭行为。让人忧虑的是,许多作者已经抛弃了传统的创作方式,完全抄袭照片,甚至素材都从网上获得,通过电脑P图,更有甚者在作品制作上也省却了手动过程,直接在画布上喷绘,更不用谈动手画速写、素描、写生锤炼以提升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水平的创作方法了。这种方法大大加快了创作周期,但却成了艺术生产,不断消弱艺术创作应具有的精神含量。

首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要不要继续尊重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艺术创作是作者有感而发,是精神作用下的创造物,那就要求作品要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必须用整个身心去投入。长期只依赖照片或电脑制作,会助长作者的懒惰,导致创造力的削弱、审美力的退化,往往对作品显而易见的毛病视而不见,更谈不上精神性的追求了,作品的平庸之气在所难免。蒋兆和、席里柯等国内外名家,通过动手、写生、实践、研究等方式造就出传世之作的例子不胜枚举,我认为这些就是艺术创作,特别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最基本规律和方式,失去了这些宝贵的东西,又怎么能真正实现“登高原、攀高峰”的复兴强国呢。

其次是划清创作借鉴的边界。在创作中任何艺术家都少不了借鉴别人的东西,借鉴以往和同时代的优秀作品,这是回避不了的。但借鉴是有边界的,过了线就是抄袭,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更不能全盘照搬到自己的作品中,至少要有间接性的再创造,要尊重别人的艺术劳动。我们应当继续完善评审制度,对抄袭者的不良行为依据相关规章和法律处罚,使其接受教训。

崇德尚艺、风清气正、修身守正、立心铸魂,是新时期艺术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人品、艺品和艺术方向。对自己的艺术创造负责,更应对社会、对历史负责,以苦心孤诣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为筑起民族的魂魄而努力创作。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0)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1年8月27日 下午5:10
下一篇 2021年8月28日 上午1:19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