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如 此君书会2021书法网络展

赵安如 此君书会2021书法网络展

学书感言

赵安如

蔡邕《九势》道:“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书法从自然开始。张长史《肚痛帖》为琐事书牍,自有自然生发之理;米元章《珊瑚帖》为随笔书画,自有自然组合之妙。全球抗疫之际,余居家隔离,闲中自觉,自然书写。即兴偶书书圣《丧乱帖》,出于淸明祭祀怀古;意临怀素《苦笋帖》,出于崇敬先贤之才;书辛稼轩《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出于“闲愁最苦”。
至于写王国维《人间词话》之三种境界,更是数十年临池与创作心得,非专为展览而书。唯恭录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是主题书写,也系临赵之谦《渔隐丛话》等古贤经典之后的自然流露……
一言以蔽之,书乃心画,真如自在,如其人也。

赵安如 此君书会2021书法网络展

跋《苕溪渔隐丛话》(局部) 48cm×78cm

赵安如 此君书会2021书法网络展

临赵之谦《张衡灵宪四屏》 136cm×36cm×4

赵安如 此君书会2021书法网络展

意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局部)86cm×48cm

赵安如 此君书会2021书法网络展

书论手札随笔(局部)20cm×12cm×2

赵安如 此君书会2021书法网络展

毛泽东《沁园春·雪》 136cm×36cm×4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237)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1年8月5日 下午4:18
下一篇 2021年8月5日 下午4:30

延伸阅读

评论列表(4条)

  • 无言 2021年8月15日 上午8:13

    此君书会和而不同,堪称蜀风书法代表性群体!

  • 自读楼主 2021年8月16日 下午11:02

    用“此君”作为一个同门书法会的名称,一看就心喜。竹子的刚正与虚和,可以令人联想到这一门书法人做人做艺的形色种种。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似当看作中国文人对个人品格的自警和修为。
    中国人的爱竹和美竹由来久远,一直可追溯到远古《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时代。
    竹的形象品格,修美而丰盈,直节而高标,“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白居易《养竹记》说,“竹似贤”, “号君子”。
    由古而下,载籍彰彰,中国人与竹的故事层出矣。正如季筠先生展前语所说,他就是取用了东晋人王子猷“何可一日无此君” 的故事来命名这个谢门书会的。
    考诸前人,用“此君”来命名堂室的,似尚不少。仅在宋代,就有梓州文同的 “此君庵”、荣州祖元禅师的 “此君轩”、莆田方蒙仲的 “此君室”。何哉?叩其根由,都在恋慕竹的高风峻德罢了。
    季筠先生少年慕竹,仿佛前修宿缘,故早在“乙巳(1965年)春丁鹤先师赐名竹,罗祥止先师赐斋名此君轩”。数年前我在《谢门学子七人书法邀约展.序言》上说:“季筠少时,因慕翠竹之劲节高风,谦谦虚怀,另名谢竹,更以“虚斋”自号,余与谢氏交游四十年,观其行节品操,宜乎冠此名号也。” 此前许多年,尚在“文革”间我便为先生治过“虚斋”名号印,故我说他 “少时慕竹”,未是无由也。先生今又用“此君”命其私门书会,追其根本,也当未是无由也。
    这个网络群体展,实是一次对师门传承模式的捡阅。作品丰赡,多出精心创作,风标异釆,手段各施,可谓五色交辉,喜心悦目。往者孔子聚徒三千,也仅得七十二贤,细数此次展主,都有二十九人,且尽皆当今书坛俊彦豪英,季筠先生课徒有年,辛勤不沒,有得有得,可贺可贺!     辛丑孟秋之月邓代昆拜观赘言

  • 自读楼主 2021年8月16日 下午11:14

    用“此君”作为一个同门书法会的名称,一看就心喜。竹子的刚正与虚和,可以令人联想到这一门书法人做人做艺的形色种种。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似当看作中国文人对个人品格的自警和修为。

    中国人的爱竹和美竹由来久远,一直可追溯到远古《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时代。

    竹的形象品格,修美而丰盈,直节而高标,“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白居易《养竹记》说,“竹似贤”, “号君子”。

    由古而下,载籍彰彰,中国人与竹的故事层出矣。正如季筠先生展前语所说,他就是取用了东晋人王子猷“何可一日无此君” 的故事来命名这个谢门书会的。

    考诸前人,用“此君”来命名堂室的,似尚不少。仅在宋代,就有梓州文同的 “此君庵”、荣州祖元禅师的 “此君轩”、莆田方蒙仲的 “此君室”。何哉?叩其根由,都在恋慕竹的高风峻德罢了。

    季筠先生少年慕竹,仿佛前修宿缘,故早在“乙巳(1965年)春丁鹤先师赐名竹,罗祥止先师赐斋名此君轩”。数年前我在《谢门学子七人书法邀约展.序言》上说:“季筠少时,因慕翠竹之劲节高风,谦谦虚怀,另名谢竹,更以“虚斋”自号,余与谢氏交游四十年,观其行节品操,宜乎冠此名号也。” 此前许多年,尚在“文革”间我便为先生治过“虚斋”名号印,故我说他 “少时慕竹”,未是无由也。先生今又用“此君”命其私门书会,追其根本,也当未是无由也。

    这个网络群体展,实是一次对师门传承模式的捡阅。作品丰赡,多出精心创作,风标异釆,手段各施,可谓五色交辉,喜心悦目。往者孔子聚徒三千,也仅得七十二贤,细数此次展主,都有二十九人,且尽皆当今书坛俊彦豪英,季筠先生课徒有年,辛勤不沒,有得有得,可贺可贺!    

    辛丑孟秋之月邓代昆拜观赘言

  • 自读楼主 2021年8月17日 下午11:18

    安如立谢氏门墙久,是否最前坐者,未察不敢信口。而以我所目睹心触,得谢之顾爱深切,似又可以无疑。故安如早年学谢最善,用心最笃。笔温墨润,气敛神聚,大得乃师脉法,偶著意处,几欲登谢堂室而窥其闳奥矣。
    前贤曰:“体无常轨,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安如天赋异资,深谙前人“变通” 之理,实非甘心拘拘于一途者。故我知安如之二十余年时间,其所作所为,皆在精进而谋变也。上面所展示之五件佳什,可视为其此间又一谋变之成功新生面。
    乘微网之便,年来安如与我谈艺较密,故知其书艺之变化过程亦最细。彼时时示我以新作,常令我讶叹累时,馈我以望外之喜。下面则截取一段我与安如网上艺事,用供我朋友们同玩同乐,实亦用证安如为艺之精勤不怠也。
     
    安如弟如握:
    昨日夜深,弟所发寄近期法书数纸示余,申言乞教,余何敢当。夫子所谓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弟真谦谦君子也。
        弟所示者:书吴昌硕《高原;淖渊》联、赵之谦诗《梅花盦》条屏、李商隐诗《暮秋独游曲江》条幅、杨慎词《临江仙》横幅、丁复《蜀江春晓》条幅、自书词《满江红.改革开放颂》、赵之谦诗《校礼堂》条幅。久不得见一纸妙制佳墨,今一见之,则洋洋洒洒,竟然便有七种之多。对之片刻,顿感春晖满室,芬芳习习,清韵袭人,九咽中作甘露状,爽不可言也。
        七纸中,我最喜其书赵之谦诗《梅花盦》条屏,四纸一堂,酣畅淋漓,烟岚滿纸,自可视为其得意佳制。又此七纸中,六纸为行、草书,仅书吴昌硕《高原;淖渊》一联为大篆书,却能妖矫风流,高古华滋,骎骎然似有超迈吴氏意。夫书之道:行草书不能离真以为体,真不能舍篆隶以成势。由是,吾知安如书法胎息根柢所自来矣。
    此数纸,自出手眼。于规矩绳墨之中,寓曲折变化之妙,率性任情,意气飞举,不知谁惠谁鱼,谁庄谁蝶,栩栩逍遥,令观者浩然有湖海之思。沈梦溪尝言:“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蹊径笔墨,点画精能,所谓形器者,书之实境也;用心造境,以手运心,所谓神会者,书之虚境也。虚而为实,虚实相副,万象汇生,妙于自然。苟若此,则非亦为是,拙亦为工也。吾读我安如法书之妙在此。   
    自读楼主中主人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