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上海电视节电视剧“白玉兰奖”近日揭晓,“现实题材”成为关键词,不仅入围作品几乎全部为现实题材力作,分获各大奖项的几部作品更是赢得观众口碑、市场肯定和业界赞扬的代表,再次凸显出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的巨大魅力和艺术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秉持现实主义精神,进一步观照现实、反映现实,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重要原则,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
现实主义精神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有着优良的传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优秀的现实题材文艺作品总是能凭借其对于历史发展的深刻洞察、时代精神的深情描绘,迸发出直抵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尤其是近年来,《觉醒年代》《山海情》《大江大河》《我不是药神》《人世间》《主角》等一大批现实题材文艺佳作,社会和市场的双重效益俱佳,尤其是在温暖人、鼓舞人、感染人、启迪人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在继承和弘扬现实主义精神优良传统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加强现实题材文艺创作,须植根于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广阔舞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征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辛历程,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积极运用创新的艺术语言,生动展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累累硕果,动情演绎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奋斗和昂扬风貌,深刻把握个体、民族、国家命运,善于抓住其中最鲜活最本质的精神内涵,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在现实题材文艺创作中铸就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加强现实题材文艺创作,须牢固树立“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前不久,电影《柳青》在全国上映,人民作家柳青放弃城市生活、扎根农村14年,完成经典著作的心路历程,为我们上了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神的生动一课。事实证明,只有脚踩大地、心系人民,俯下身、沉下心,才能获取灵感、积累素材、汲取营养、提升境界,从而实现艺术升华、成就事业人生,最终再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加强现实题材文艺创作,还需注重艺术表现力的锤炼。当前,文艺创作生产格局、人民群众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以及文艺产品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度转型,简单化、表象化、同质化的作品不会也不应当获得认可和成功。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符合艺术规律和尊重大众审美的基础上,突破刻板被动的惯性思维,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既摒除“绷着、端着”那种高高在上式的说教,又避免“无脑、呻吟”那种脱离实际式的空想。创作者通过完善创作理念,创新形式技巧,提高艺术水准和创作质量,让现实题材文艺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激发受众的共识共情共鸣,抓住更多年轻人的心。
各级文联组织应当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导向,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采风实践活动,加大现实题材主题创作、项目扶持工作力度,力求推出一批标杆性、现象级作品。同时,在文艺评奖、文艺评论、文艺维权等方面,更多聚焦现实题材文艺作品,为宣传推介相关创作成果搭建多元平台、提供畅通渠道,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一线人员和新文艺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现实题材文艺作品。
(转自:中国艺术报 作者:文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