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掇英——上海中国画院藏女画师作品展”与“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去年底相继在沪上展开,让人了解上世纪中国女画家们的故事和创作。其中,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画院掇英——院藏女画师作品展”从女画家的境遇和视角出发,以群像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一段被淡忘的历史记忆。正如本文作者所说,这些富于才情的女画家,“画里画外皆有故事”,从“女将军”吴青霞的当中挥毫,到才女陆小曼因为“风流韵事”而被忽视的艺术之路,展览通过作品和老照片等,串联起了“她们的芳华”。
一
申城梅月秋意浓,丹青处处写芳华。在“画者诗之余”的传统理论下,女画家的境遇与艺术观念更属小众的话题。她们被以群像的方式推出,讲述海派画坛的艺术谱系,也是在提倡一种以“她们”的视角,追忆一段逝水年华,不仅将淡忘的历史记忆得以复活和定格,也让我这样的爱好者意外得到一饱眼福的机会。
庚子深秋,上海中国画院展出十二位女画家掇英作品,远在北京的友人也留意到这场艺术雅事,将相关的信息转发给我,默默地提醒着我关注当下的这场画展——申城与京华虽相隔迢迢,书画芳华却成为心灵沟通的永恒介质。
“画院掇英——院藏女画师作品展”现场,12为已故女画师的照片(按年龄排序)
这次画院共展有张红薇、庞左玉、陈小翠、李秋君、陈佩秋、吴玉梅、陆小曼、吴青霞、侯碧漪、周鍊霞、江圣华、徐元清十二位不同年龄层次的女画家。闺阁俊彦,丹青奇女,她们都在上海画坛上占据着毋庸置疑的一席之地,才华横溢地书写着历史的篇章。
上海画坛的往昔风流在今天依然有迹可循,那些余温隽永、值得回味的场景与人事,历历如绘,让人们对她们的艺术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展览现场
二
这次展览是与蔡筱明老师一起观看的,以往曾听他谈起过上海画坛一些往事。蔡筱明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读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预科,由郑慕康、俞子才、乔木、谢之光等名家执教传艺,系统学习中国画课程,绘仕女、写花鸟,均有出神之作。美专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博物馆,在江南蘋老师亲自指导下,学习古代书画人工临摹复制,是槐堂女弟江南蘋的学生。蔡筱明自江老师退休直至仙逝一直与他保持密切的师生联系。在蔡筱明求学期间,同时随吴青霞老师学艺多年,因与善绘才女吴青霞、江南蘋有师生雅渊机缘,他对才女画家较为关注。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期间,蔡筱明偶尔有机缘曾得吴青霞、吴玉梅、徐元清等人几开画作,如获至宝,保留至今。趁此次画展他欲重睹诸才女佳作,与我相约共赏沪上女性名画家嘉作。徐元清是这次展览的十二位女画家中最年轻的,我对她并不熟悉,蔡老师告知是他美专高班中很有才气的校友,后来去了国外。展览的几幅作品均是水墨,充盈着清逸之美。令人惋惜的是去年去世,只留下秀润雅洁的画作,明丽可赏。
吴青霞画作,蔡筱明藏
蔡老师此次前来,向我介绍当年随吴青霞学画往事,说特别想看吴青霞的画作,并追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专就读期间,他几乎每周日上午都在吴青霞家里,得到她赐教的恩泽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每念及此都让他心中激荡动情,深深怀念这位启蒙老师。
吴青霞幼年时即习画,后青出于蓝,赢得霞光万丈。同乡刘海粟先生曾赞其曰:“常州出了个女将军”,赞其绘画技法,能为唐代大小李将军之后。据说,吴青霞禀赋高且勤奋,中国画十三科,她几乎科科均能随意挥洒,俱成佳构。这次展有吴青霞的《仕女》《芦花两岸秋》《鲤鱼图》《武夷隐屏峰》等作品,也是从不同方面展示她的全能。
吴青霞《鱼跃》纸本设色 1963年
吴青霞与老画师在一起
在一些大型的艺展中,多次看过龙城女史的仕女、鲤鱼、芦雁等精品之作。关于吴青霞,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当众挥毫,不让须眉的行径。而且人越多,她作画兴致越高。也曾听吴青霞养女张欢老师讲过她作画的爽朗之姿——当众挥毫,特别像演戏一样有激情,特别能激发自己的灵感。书法家、作家潘伯鹰在《小沧桑记》里回忆有一众女画家,其中“海上二霞”、陈小翠、庞左玉、李秋君、顾飞等人均在他的视野关注范围之内。他也记有一次宴会上吴青霞当众作画:“许多人绕立画案四周。案上摊着一张白纸。她揎起袖子,将手中的笔向赭石盘子里一转,就在纸上扫了几扫,不到几分钟扫出一座玲珑奇怪的飞白太湖石来。然后她洗了笔,几次蘸上绿的紫的,又在上幅画出一架盛开的藤花。”展览的几幅画作,皆是大幅力作,这自然也是她长期勤奋的结果。
《蜜蜂》上吴青霞的资料
馆内灯光忽明忽暗,迷离之中又将展出的民国版杂志《蜜蜂》上的资料细阅一遍,时而可见吴青霞年青小影以及山水图景,有令人丰富的兴趣点,将女画家幽深的过往、超逸的才能虚淡展现出来。
三
看完“曼庐墨戏”,再观“画院掇英”,一时间,陆小曼的画成为沪上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让人忘却前尘事,只看陆小曼的笔下曼妙丹青。
在展出陆小曼的这个主题里,有一组文献资料,《良友》上登有陆小曼旧时小像、陆小曼之文《泰尔在我家》、《爱眉小札》手札影、陆小曼《秋叶》新诗,徐陆二人合照,文献诗札颇有素书之美,可读可赏。因历经久远,一股沧桑之感直扑眼前。
《良友》上陆小曼的资料
可以说,画展尽可能地还原陆小曼的文学与艺术才情,提供鲜活的人生之另一面。
展览中有一页《良友》影印件,上面介绍《爱眉小扎》,题为“故诗人的日记情书集”。想起刚进出版社时,社里曾重版过《一本没有颜色的书》(上海远东出版社,徐志摩著 陆小曼编,二〇〇五年版),原为晨光出版公司于1947年出版的《志摩日记-徐志摩遗作》,编者为陆小曼,书中收有不少名人的手迹与照片,以及一批如胡适、蔡元培、闻一多、邵洵美、林风眠、章士钊、泰戈尔等为徐志摩、陆小曼夫妇所作的诗与画以及所拍的照片、合影等。《爱眉小扎》收入其中。陆小曼的才情宛见,亦可见她与文艺界人士的亲密交往。陆小曼之冰雪聪明,从她的画作中可以看出来,绝去庸工俗态,可惜的是一般世人过多关注的是她的风流韵事。好在时移世易,关于陆小曼的艺术深入探讨的终究日益多了起来。最近重看了柴草的《眉轩香影陆小曼》传记,史实素笔,作者对陆小曼的评价比较客观公允,并不斤斤着墨在其风流韵事之上,而是真实还原了一代才女在文学与艺术方面的才华。可谓故人身后有知音了。
《良友》上陆小曼的资料
《一本没有颜色的书》书影
“画院掇英”还展出有陆小曼的一些画作,《黄山小景》与《黄山清凉台》《黄鹤楼图》《干部劳动热情高》分别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均应是洗尽铅华之作。陆小曼与翁瑞午的合作展,也是初见。展名为“时人妙墨”。据史料,一九四〇年冬,两人在大新公司联合举行国画展,“慕其名而来参观者殊夥”,陆小曼“所作山水,清逸澹丽”。这是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后,走出的“一条最后的路”。陆小曼的画室另有一名“冷香馆”,想起她晚年离群索居,冷香寄丹青,“冷香”意蕴比“曼庐”更与她晚年的心境相契。
陆小曼与“时人墨妙”合作展
二〇〇四年四月三十日,上海中国画院曾以“朝花夕拾”为名,回顾展出先后在画院任职的女画师作品,有陆小曼、张红薇、李秋君、陈小翠、周炼霞、庞左玉、江圣华和侯碧漪等人。陆小曼有一幅《安知鱼之乐》,给女学者丁言昭留下难忘印象。她观看陆小曼的画作后,将这段观展经历写入《悲情陆小曼》之中,并对陆小曼的书画造诣进行了评价。吉光片羽,可窥陆小曼从绘画爱好者到成为一名画师所走之路。
陆小曼 《黄山小景》 纸本设色
梅花时到自然香。这些富于才情的女画家,画与人生足以感动世人,为女画家作传值得期待。陆小曼、周鍊霞等人俱已有传,李秋君、庞左玉、陈佩秋等人,画里画外皆有故事。据了解,陈小翠、吴青霞等人的传记也在酝酿之中。若能将此一个个的勾连起来,俱是女画家的无限风景。
周錬霞 《蔡文姬修史图》纸本设色 1978年
四
经常从施蛰存日记、郑逸梅笔记、潘伯鹰小品、陈巨来琐忆、郑重随笔、董桥小品、徐建融论文中读到女画家们的逸事,亦可从中窥到上海画坛的某些脉络,人文的,历史的,艺术的。
陆小曼写新诗、记日记,陈小翠吟诗词,周鍊霞创作小说……女画家的艺术并不只是在画上,而是彰显才情,展示学识。文史界人士,关注她们的闺襜奇禀、巾帼异才,丰赡的笔墨,多涵泳文史,默契风雅,承载有厚重的人文精神。
陈小翠《翠楼吟草》书影
比如陈小翠一生才华卓绝,命运坎坷,但仍有人不识者。展览中有她为《仕女图》所题之诗“巾帼有高士,胸怀四海春”,正是彰显她作为一名女诗人的身份,也展示女画家在画作上题跋诗文之才。陈小翠的诗才是公认的,识者谓陈小蝶诗胜于其父,陈小翠诗又胜于乃兄,不是虚言。她著有《翠楼吟草》二十卷,丰厚瑰美,成为文史学者的研究对象。而她与施蛰存的交往也为文坛画史上的一段佳话。两人在年轻时因合写《<半月>儿女词》,曾有一段文字因缘,却从未谋面,在《闲寂日记》(文汇出版社,二〇〇二年版)里,施蛰存特别记载一九六四年元月二十日他与陈小翠订交的经过:“访陈小翠,于其上海新村寓所,适吴青霞亦在,因得并识之。坐谈片刻即出。陈以吟草三册为赠。”后来,又详述一九六四元月至三月间,往上海新村寓所拜访陈小翠,并谈诗论词、互寄礼物、诗词唱和的经过,计有十几则。施蛰存用小行草写就日记,笔致清晰,有淡淡的文人气息,文史学者与女画家的心灵相契尤让人难忘。
施蛰存《闲寂日记》书影
沪上“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善用史笔绘写女画家逸事,如他曾写过何香凝、汤国梨、江南蘋等人,而画展中的陆小曼、周鍊霞、陈小翠尤是他着意书写的女画家。在“纪念郑逸梅诞辰125周年”上,也可见周鍊霞所绘“淡墨疏香梦里春”梅花。女画家在画幅上题跋诗词,并与画意相合,可谓别饶风致。此画为郑逸梅珍藏,后来被编入《郑逸梅友朋书札手迹》书中,可谓一段翰墨因缘。
吴玉梅作品
郑重还曾用“云间一枝梅”来比拟吴玉梅,说她的画有“清淳之美”,雅是她“绘画中最本质的存在”。看过这次展览中的《飘香涧》《春晓》等作品,确能感受到女画家性情中天生的雅逸的审美观念。
叶恭绰曾为张红薇百花图卷题词;侯碧漪作为大风堂门人,和张大千有师徒情深的佳话;庞左玉与收藏大家庞元济的深厚渊源……品画论人,典雅抒发,女画家的魅力,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文史传播深入人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内心的情愫。
吴玉梅画作,蔡筱明藏
五
此次展出的女画家作品以前有些浏览过,也有一些新鲜未见的,如李秋君绘《曹雪芹先生象》,陈小翠写仕女的《长鼓舞》《彩鸾写韵》《龙女牧羊》,周霞仕女图《蔡文姬修史图》、吴青霞与刘旦宅合作《红灯记》,如史如绘,均为翘楚之作。
李秋君《曹雪芹先生象》
陈小翠《长鼓舞》
丰饶别致,弥足珍贵,这些女画家的风流画采在历史的碎影中渐渐明晰起来,就观展体验来讲也是一次蓄积能量的美好享受。
观赏过她们的翰墨丹青,更多的是关注她们的人生故事。烟云过眼未能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张泛黄的中国女子书画会集体照,让女性研究学者陶咏白在沪上有一段艰难寻找,她与这次画展中的“主角”吴青霞老人对过话,做过访谈,填补了中国女性绘画史的另一半空白。在《失落的历史——中国女性绘画史》书中,她对“中国女子书画会”的中坚李秋君、吴青霞、陈小翠、陆小曼、周錬霞、庞左玉等人均有专节论述。正是因为陶咏白的极力采访、奋笔疾书,才保留下难得的史料,也再现了当年女画家聚在一起办“中国女子书画会”时的意气风发、风流倜傥。
陶咏白《失落的历史——中国女性绘画史》书影
日常翻读这份失落的历史,得以一窥女画家们的风雅与坚韧。《玉台画史》中评女画家,多用“蒨华娟秀”“清婉纤媚”之类的措辞,未免过于楚楚可怜,太过拘泥。实则她们每个人的经历都异常丰富而又有不同,颇有不让须眉之举。
画展有一组李秋君的文献资料。有一则《蜜蜂》第四期上的专文评论《李秋君女士之宏愿》,论者说“吾尤望国人之有力者,以女士之志愿为志愿,而共为我国文化史上开一新纪元也”——可见对李秋君宏愿的赞赏与鼎力支持。
1960年代女画师在老画院画画
李秋君在《中国女子书画会第一届展览会特刊弁言》上曾写道:“孟子曰:‘舜,人也。余亦人也,吾何畏彼哉?’秋君等窃不自揣,爰集同好,特开女子书画展览会,广征文坛名宿、艺林硕望最近作品,以相观摩。并发行女子书画展览会特刊,以广流传。志在于提高艺术,教学相长,以几作者,而绍前徽。”女画家投身于余事并将之发扬光大,可谓突破世俗藩篱之举。表明了她们将以画展的形式、入世的态度和独立的姿态,来从事书画艺术。
李秋君所写《弁言》之宏愿,便是一个集体宣言,此宣言在当代仍有其意义——如何将艺术理想置换为温暖的人文情怀。
民国杂志的影印件、摘录的艺术理论片段、简短的文字介绍、穿插的视频、相关的书籍……典雅简洁的资料让观展有了深度的阅读体验,也理解女画家如何从轻盈向磅礴生成,从单纯向丰饶建构。她们所抵达的生命与人格的至格境界,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有关女性的人文高度与生命价值的思考。
从展馆出来,外面雨丝纷纷,华灯初上,心中除了观览画作的快意之外,涌动的还有些许惆怅:展览中的陈佩秋是最为长寿者,现今也已逝去。往昔已是回不去的沧桑,唯有十二位女画家高华妙曼的丹青,一洗深秋暗颓,构成令人瞩目的艺术画卷,终成为可以载入中国艺术史册的动人图景。
庚子冬月写于沪上清徽小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