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单霁翔作客浙江卫视《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与韩雪、黄觉、马伯骞,组成“布鞋男团”,正式出道。他们将共同前往良渚古城、鼓浪屿、西湖、福建土楼等10余处世界遗产地,通过行走体验,与当地的人文学者、申遗专家等进行交流,揭秘中国世界遗产背后的故事,解读世界遗产的内涵和价值。单霁翔这次从“故宫看门人”华丽转身为“世遗推广人”,以他自己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期间领导和组织世界遗产工作等亲身经历,也会见证一种创新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爱上世界遗产。
《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1月31日在浙江卫视首播
世界遗产通常是指全人类公认的那些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主要包括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化遗产、地球馈赠给我们的自然遗产和那些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三大类。截止到2020年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已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评选出了1120多项世界遗产。其中,中国已经成功申报了55项世界遗产,总数和意大利齐平,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联合国之所以把这些世所罕见、无法替代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收入遗产名录,核心要旨很明确,那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世界遗产,使它们不再遭受人为和自然的破坏。
如果说世界遗产是关注于世界范围内的人类遗产,是世界级的话,那么中国在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之前,从1961年起还陆续公布了国家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包括周口店遗址、黄帝陵、故宫、长城、西安碑林、莫高窟、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当年很多考古文博人差不多都有个愿望:在生之年走遍所有的“国保”单位。然而大家到后来才发现,这个愿望也只能是个美好的初衷而已,因为我们行走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后来国家一批批“国保”单位颁布的频次。事实上到2019年,我国“国保”单位已经公布到了第八批共5058处,这还不包括难以数计的遍布各省、市、县的各级“文保”单位。
看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想要穷其一生走遍全国各级的“文保”单位,都是一项既不可望也不可及的任务,而要走遍全球一千多处世界遗产地估计更不现实,更难做到。那么有没有可能把中国的55个遗产地都身临其境走一遭呢?我们想有些人能做到,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目标。
如果我们不能零距离地直接前往世界遗产地探访,还有什么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来近距离地了解它们呢?说起来,通过现代传媒中的书籍报刊和广播影视等去感知、去认知,大概也不失为一种间接的方式了吧?!
《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一站 走进良渚古城遗址
说到现代传媒,比较早出现的是印刷传媒,靠视觉感官接受信息。而广播特别是后来出现的影视属于电子传媒,在视觉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听觉获取信息的新方式。这种影视作品与文字等印刷品相比,是用图像符号特别是流动的图像符号代替了文字。换句话说,文字阅读是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学识能力的,虽说现在大众受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但阅读毕竟还不是普众行为。但影视传媒就不同了,它以生动、逼真、直观、浅白、快捷、流畅等特点,几乎能满足所有大众需要,观众不再受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和文化知识的限制,只需具备一般的视觉感知能力即可,于是观影便成为了男女老幼都可以参与的文化活动甚至生活方式。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相比电影来说,电视这种传播媒介又因其可以在家中随时、任意、自主换台等“家庭观影模式”的特点,又比去看电影的“影院观影模式”更加便捷,所以在电视普及之后,又成为一般大众的主要收视方式,当然也成为传播世界遗产的主要收视渠道。
过去电视台制作和传播世界遗产主要是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像国外的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频道、上海电视台的纪实频道等都拍摄过大量有影响力的遗产类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往往会请遗产地管理者及研究者来担任嘉宾,围绕遗产话题展开讨论,甚至参与节目策划。这类纪录片画质精良、配乐考究,结合情景再现、特效包装、时尚动画等多种艺术方式,注重学术严谨性与纪录真实性相结合,对传播遗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毋庸讳言,相较于广大观众更喜闻乐见的影视剧和综艺片,遗产类纪录片还是偏中众化和小众化的。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让更多的大众了解和关注世界遗产?近些年,国内很多电视媒体和社会团体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积极尝试。
比如,中央电视台将纪录片和综艺片这两种片型相结合,各取其长,创意融合,拣选国内各大博物馆收藏的有代表性的“镇馆之宝”,请文物专家学者、工艺传人、知名演员等加盟,将科学性、艺术性、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等融为一体,拍摄出了脍炙人口的《国家宝藏》节目,讲述每一件文物的前世和今生故事,解读一件件大国重器背后的文明密码,带动了人们对很多与世界文化遗产地相关的国之瑰宝的关注和追捧。
单霁翔加盟《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
浙江卫视《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海报
再比如,浙江卫视美好中国栏目今年春节前已经开播的《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则是一档推广中国世界遗产的文化遗产类综艺节目。该节目和以往在摄影棚内拍摄为主的文物考古类综艺片不同,它是以具有中国原创色彩的大型户外真人秀形式,融题材的重大性、专家的权威性、人物的代表性、情节的综艺性于一体,专门邀请了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来担纲首席嘉宾,助力遗产传播。
众所周知,这位曾领衔和指导了《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和《上新了,故宫》等网红影视节目的知名遗产专家,单霁翔这次从“故宫看门人”华丽转身为“世遗推广人”,以他自己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期间领导和组织世界遗产工作等亲身经历,通过他在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地故宫博物院担任院长期间因巡查紫禁城9000多间房子走坏20多双布鞋的知名度,以“布鞋老单”的名义和多为影视演员们组成“布鞋男团”,去良渚古城、鼓浪屿、西湖、福建土楼等一个个遗产地,与居住者、见证者、保护者、研究者、体验者进行互动体验,对话交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世界遗产的内涵和价值,用平民化的语境传播世界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借助各种网络视频的满足观众日益形成的全新的观影需求,增强节目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和粘合度,使世界遗产通过创新色彩浓郁、创意手法多样的文化综艺表现形式,走进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
《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摄制组在良渚博物院拍摄
《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摄制组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拍摄
作为参与助力过多个遗产地申遗工作并参加《万里走单骑》节目策划的双重亲历者,我们深知世界遗产是这档节目最重要的内容底色和传播亮色,让更多的人通过这档了解世界遗产,爱上世界遗产,保护世界遗产,传承世界遗产才是这档节目最想实现的传播目标。如何实现这一追求?怎样打造文化遗产综艺?我们注意到节目出品方、策划者、编导团队、嘉宾艺人、制作宣发、影视平台等都怀着对世界遗产的敬畏,去探求每一个遗产地对于全人类的独特价值,去发掘每一处遗产地得以完整保留下来的背后努力,去思考申遗成功以后的“后申遗时代”遗产地和谐发展的创新模式,去感知我们每一个个体要将遗产传承下去的使命担当。如此一处处走来,这样一站站拍过,苏州园林、武当山、西递宏村、青城山-都江堰等一个个遗产地,已不再是我们旅行概念中的“观光景点”和“A级景区”。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通过融媒体融合的新方法,让人们跟着遗产去旅行,跟着文化去打卡,并藉此引领新一波世界遗产的社会关注度,带动遗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提高,向世人展现和推广遗产里的中国的美誉度,凡此等等,已经是并且仍将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初心、动力和愿景。
《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摄制组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拍摄
《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摄制组开机剧照
中华文明魅力无穷,世界遗产庄伟无限。《万里走单骑》总顾问单霁翔在《万里走单骑·鼓浪屿》这一集的守望世界遗产行动的桥段中,大概这样表达了他的遗产理念:“过去我们经常争吵,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今天看来保护不是最重要的,利用也不是最重要的,传承最重要,把今天的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地传给下一代才是最重要的。”他这段话告诉我们,如何使更多的人通过了解世界遗产进而喜欢世界遗产,继而爱上世界遗产,乃至成为传承世界遗产的传人。在传统纸媒的基础上,在现代影视的发展中,在当代网络的助推下,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人类共同的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