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史与现实——2020上海油画雕塑高峰论坛”在位于北外滩的建投书局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海上油画雕塑创作中心主办,从建投书局边的公平路码头谈起,谈及20世纪初的留学生从公平路码头踏上了轮船,去欧洲、去日本学习美术,这构成中国近代美术史上重要的一笔,同时也开始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转型。此次论坛以回顾文脉开启,也在指向当下,谈及油画雕塑在上海的发展,以及上海如何确立“文化码头”“文化源头”,以及当下上海美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历史与现实——2020上海油画雕塑高峰论坛”现场
在1919年,徐悲鸿赴法国留学,学习油画;此后,刘海粟、林风眠、潘玉良、颜文樑、吴大羽、常玉、陈抱一、关紫兰等艺术家先后去日本、欧洲学习西画。这批艺术家从外滩公平路的上海码头出发,踏上轮船,学成归国又回到上海,带来新的画种——油画。他们还将油画这门艺术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在此之前的1912年,在不远之处的乍浦桥边一幢普通的石库门房内,年轻的刘海粟与乌始光等一起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也就是后来的上海美专,开启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河。
上海美专
上海美专创立地点于“乍浦桥路八号洋房”
公平路码头与乍浦路均属于现在的虹口北外滩区域,目前北外滩正处于新一轮的建设中,如何将现代城市图景与上海城市文脉结合是北外滩建设的一个课题,也是北外滩建设不同于陆家嘴建设的差异和优势。
“历史与现实——2020上海油画雕塑高峰论坛”现场
此次论坛以回顾文脉开启,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理论家李超发表《上海的客厅——国际都市艺术资源研究》专题讲座,他谈到每一座世界名城,保存其视觉图像,仅靠老照片远远不够,大量的油画、连环画等美术资源为上海这个城市的记忆提供了重要作品。近95%以上的中国一线近现代名家,都有生活在上海的经历,“他们生活在上海,就要描绘上海。这个城市给他们带来的社会交往、人情世故,留下了一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同时,李超提到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都有在上海居住的历史,到了第二代刘开渠等也在上海生活过,这说明上海有一个很好的文化生态,艺术家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将艺术和社会对话,其中包括精英艺术和大众艺术,艺术和商业对话等。当时上海美专聚集了一批艺术精英,很多艺术家的成名期也在上海。
刘海粟《外滩风景》布面油画
对接当下,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原主任、外滩陈毅雕像作者章永浩、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上师大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徐芒耀、华师大艺术学院原院长周长江、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海平、上大美术学院原院长助理姜建忠带来了一场“院长论坛”,共同讲述上海油画雕塑的当下,“上海应该有一所独立的美术学院,吸引更多艺术人才,或将有助于提升上海美术的水平。”这是论坛的一种共识。
章永浩:现代雕塑就是反映人、社会和时代
上海美术家对上海的过去、现在都应该有历史责任。中国古代雕塑是东方艺术的代表,雕塑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象征,时代发展之下现代雕塑在19世纪进入上海并在外滩等处出现。与古代雕塑不同,现代雕塑就是反映人、社会和时代。
前几年出版了一本讲述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书,我当时明确提出上海是现代雕塑的发源地,其根据就是上海的雕塑首先表现生活、表现人文。鲁迅先生也讲过,从现在开始雕塑应该表现人,而不是神。
章永浩塑《陈毅市长像》时的工作照
20世纪80年代开始,雕塑在中国发展起来,全国各大城市都开始建城市雕塑,但上海的公共艺术距离国际大都市还有一些距离,上海艺术家们有历史责任通过创作把“人”更多地反映和表现。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不断的实践,也要吸取兄弟艺术家的长处。
相比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如今的雕塑相距很大,要不断学习把所从事的艺术工作一步步真正的做好,把上海各方面的水平都表现出来。
徐芒耀:“苏派”油画承接的是法国传统
我出生在上海,是浙江桐乡人,父亲一代在上世纪20年代来到上海的。我在十多岁到杭州读书前一直在上海,后来读了研究生、做了老师,也经常回上海,当时上海画家非常厉害。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学院的教学“苏派”一统天下,留学生回国也在各个美术学院践行和传播苏联教学体系。但上海油画不同,我在杭州时,就听到议论说,感觉上海好像不学,但却出了一批很厉害的画。我就在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批留法画家将他们所学在此延续和发扬,所以上海艺术是从这条路走出来的,其他美术学院从“苏派”来。改革开放后,我有机会到了法国,注意到中国与法国的绘画是两回事,我发现好像苏联绘画和法国绘画没有矛盾,他们都是一种写实绘画。那我就开始研究、看资料。发现“苏派”绘画,也就是俄国绘画,俄国有一位艺术家契斯恰科夫,年轻时,在圣彼得堡一所美术学校执教。因获得两个画展的金奖,得到一笔沙皇政府的留学奖学金。他于1863年离开俄罗斯,首先到了德国和捷克,走了一些城市,又去了意大利、法国,并且他以教师身份在巴黎进修。1872年,携法,意美术学院素描,油画等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等完整的教学资料回到圣彼得堡。不久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今列宾美术学院)聘其为该学院终身教授和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徐芒耀作品
当时法国是艺术的中心,俄国绘画学习法国,意大利美术也是跟着法国走的。但到了徐悲鸿法国留学的后期,法国的美术学院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在上世纪20年代,新的艺术起来以后,学院系统开始衰弱。另外,我们这一代的老师画中国画出身的多,所以他们画油画,还是有所局限。
全国美展中上海入选的作品不多,或者说上海的绘画有点融入不了全国的大环境中,但我觉得上海人绘画思想很活跃的,现代绘画中很多思想很活跃,但是我们绘画发展却与这座城市不匹配,如果上海有一所独立的美术学院,吸引更多人才,或将有助于提升上海美术的水平。
曾成钢:“新海派”融合了古代现代、西方东方
今天上海美术如何发力,在全国范围内上海的“写实”相对薄弱,在重大选题、重要展览中上海美术的排名不那么优秀。但我总觉得,上海美术力量是强大的,上海美术馆和知名艺术家的数量是全国最多、也应该是最优秀的,如何把这些力量聚集在一起,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海派”发展到今天有非常厚的底蕴,我们今天的海派如何做?我到上海提出了一个“新海派”的概念,这也许对未来的工作和创作的方向有一个理论基础。原来“海派”只是一个上海定义,但“新海派”地域不同、时间不同、内核不同,方法路径体系也不同。
所谓“地域不同”,原来“海派”仅是上海,而且有点贬义的意思。今天“海派”作为的地域的概念已经在扩散,它包括江南、长三角等;“时间不同”是因为我们处在新时代,原来我们要了解世界,现在是要世界了解我们,如今的国际视野、包容心态下,用国际化的语言讲述上海的故事,说好中国故事;“内核不同”,原来的内核只是如何把传统变为现代,现在是如何变成当下和当代的,当代的核心概念是文化复兴。最后,是“创作态度思路”要符合今天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新海派”米字格的状态,融合了古代现代、西方东方,刚好是四格;米字格中的斜线是西方现代学习中国传统,中国现代又学习了西方古典,互相交融,古代与现代推演,我们把四个转向交叉的点集中,定位当下,但就个体而言,只要每一个点做到位,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创作。
曾成钢《莲》不锈钢
对于“创作”这个词的理解,我觉得有三种途径。第一是如何超越传统,超越传统和古典很难,但世界每天在发生变化,随着人体机能的增长、技术的提高、能量的增大,超越也是一种创造。第二是走与传统不同的路,比如有些抽象艺术家,其实绘画基础很好,但他却从头去创造。第三,在中国的传统之上,要传承、转化、创造、集大成很难。需要视野很大,需要在打通传统现代、东南西北上下,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很难。在创造之前,首先要在“点”上做到极致。
数码时代的到来,也让艺术有了新的可能,数码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他会形成很多的可能,用虚拟实现现实,数码时代是我们的未来,也许也是“海派”创造里面的一个增长点,我们还是要把视野放得更大、更远,更开放。
我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已近半年,大家对上海美术学院有很高的期望,这是几代人的努力奠定的,一辈一辈美院的老主任老院长对美院倾注了心血,也关注着今天的发展。未来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把美院包括从体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空间做一些梳理推进。美院需要人才、需要资金、需要空间,还得整点事情,让世界感到兴奋,让世界来关注你。
上海的美术发展要不愧于大众对上海的期盼,我们只有紧扣上海、脚踏实地根扎在上海,通过几年完成这样的目标,我想“海派”,“新海派”,会重振雄风。因为我们有好的传统,优秀的团队,只要心往一处去,未来一定辉煌。
周长江:找既向前走又能够与文脉相关的出发点
今天的上海和传统的上海有所不同,但是今天和未来的上海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再发展,并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但是艺术的发展是不是和城市相匹配?
上海的发展应该对标国际,美术的发展也应该如此。上海应有一所专门的美术学院,可以集全国的人才,成为学术的高地引领整个上海的发展趋势。上海在美术上的优势也显而易见,因为经济的发展,上海聚集了很多画廊、民营美术馆。它们很好地呈现了上海的现代文化和大都市的形象。在开放状态下,上海的画家应该如何做?有没有像前辈一样做到一定高度?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周长江《互补迹象》布面油画
中国的现代艺术面临两座大山,一座是西方、一座是中国传统,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既向前走又能够和自己的文脉相关的出发点,同时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难度不小,但这是时代对于我们的要求,如果我们完全恢复传统、重复传统,那么在整个美术史中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吸收传统中好的一面,无论是理念、技法,还是情趣,但是不能完全重复。但是如果学西方,一时间会觉得新鲜,但是时间久了难有高度的作品,究其原因,简单重复西方,肯定是站不住脚。
我们今天站在十字路口,传统如何发展、文脉如何延续,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同时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又需要世界眼光和世界潮流,在这其中,上海艺术家比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可能压力更大一点。
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学习传统,这是这代人的问题。我们如果在此有所进展,能够体现出艺术在生活和现代文化中的作用,我们这代人存在的价值就有了,我们这代人其实是个过渡,我们要为上海的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实践学习、讨论研究的条件,尽可能为后起之浪出一点力。
张海平:上海何以是中国油画雕塑的发祥地
回顾历史,上海是油画雕塑的发祥地。在很多历史文献中也证实了这个观点。但近几年上海美术不太景气,全国美术界对于上海的“海派”可能会有另外一种说法,甚至带有一点贬义意味。这更需要我们回顾历史:
民国时期,上海是集聚了一大批有才华的雕塑家,为什么能够集聚那么多的艺术家,形成那么多的作品?我想优势主要有几个方面。
张海平《中国戏曲系列NO.2》
第一,上海的地域优势,上海是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形成城市规模的模式也是最早的。其中集聚了大量经商的人,流动人口和社会的阶级也很多,各种各样的人汇集在上海造就了经济贸易的活跃和经济上的繁荣,也就造就了上海能够吸引很多人才。
第二,上海的文化背景优势,上海作为开放城市,中西文化交流在此得到了交流和碰撞,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带动了上海文化的发展,绘画上,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在民国时代就影响了当时上海的画家。文化的繁荣造就了创作的繁荣,所以上海成为全国雕塑家活动的重镇。
第三,上海集聚一大批留学人员,他们从海外归来基本选择在上海定居、在上海从事艺术创作、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包括了张大千先生、李金发先生、刘开渠先生等,其中一些雕塑家在上海建立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雕塑作品,所以上海开创了全国雕塑起源。
《和平女神像》又称《欧战胜利纪念碑》
第四,能够充分证实上海是发源地。上海是最早集聚了一大批的城市纪念性雕塑。比如外滩欧战纪念碑、赫德像等,包括中国李鸿章、宋教仁等名人像,当时各个租界建立了很多的塑像,所以这批像也是中国早期一批现代雕塑。所以从上海最早的发祥地,
但以如今的状况来看,上海的美术与国际化大都市有很大的差距。前段时间我与上海美院油画系的主任聊起,上海美术如何能够再次在全国有影响力,他说美术学院很重要,北京有中央美院、清华美院,杭州有中国美院,一个城市的美术发展美术学院肩负重任,它能够集聚一大批的艺术创作人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
今天的活动探讨上海美术的历史与现实,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意思。下一步如何走,需要前辈、我们、学生大家一起努力。
姜建忠: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李强书记提出上海不单是文化的码头,而且是文化的源头。我觉得是一个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城市、一个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灵魂。
1996年,我记得吴冠中老师在上海开了一个座谈会,那天我也去了,记得吴冠中老师说,法国现在经济、国力上,并不完全是一线的,但全世界还有那么多朝圣者到法国去,为什么?朝圣法国的文化。任何一个帝国,在军事上、经济上再强大,一般三五百年以后都会消失,留下的只有文化。如果那个帝国,那届政府或者那个国家民族想要什么给后世,就是看你能不能留下艺术作品来,艺术作品是永恒的。我觉得他的话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也在想我们这个时代能留下什么文化。
我想到犹太人曾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国家,2000多年流亡在世界各地。但是他们民族的灵魂,凝聚力在,最终他们还是回到了耶路撒冷重新建立了他们的家园,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的文化在2000年里面没有散、没有被其他民族同化,这就是一个文化的力量。
姜建忠《 街景》
同样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曾横扫欧洲并把伊斯兰文化传播到欧洲和世界,这种文化传播力比军事的强大要永恒的多。确实文化的作用和凝聚力向心力,是军事上不能所及的。
今天提出“文化码头、文化源头”的概念,是一个信号,上海文化和美术要打造昔日的辉煌。虽然在西岸有一些西方的现代绘画进来,出来了一些现代新气息。但是作为整个上海来讲,应该是一个多元的文化格局。比如法国,它有卢浮宫、奥赛、蓬皮杜等,它是并列的,只有当代艺术的城市在文化体系中是不完整的。我觉得我们要打造油画雕塑的博物馆、美术馆,这个在国外都有,而上海远远不够。上海艺术需要政府来扶持,需要政策方案与措施。
我们的文化不但要在国内自己玩,更重要的是走出去与世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