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在当代上海书坛,赵冷月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其作品呈现出的独特风格给人造成了巨大的视觉冲击,以至于爱之者推为高标,憎之者贬为丑书。无论赞美也好,批评也罢,都成了过眼烟云。当八卷本的《赵冷月墨迹大成》(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出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我们不得不反思,长期以来是否低估了赵冷月在书法临摹和创作上所付出的努力。

 

 赵冷月原名亮,号缺圆斋,晚号晦翁,原籍浙江嘉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寓居上海。其祖父赵公介甫为晚清秀才,在嘉兴一带以善文辞、攻书法颇有名气。故赵冷月在幼年时便打下了良好的书学根底,后从学于乡贤名士,渐以书画闻名乡里,而立之年于上海交流书画,遂显露才情。赵冷月用其毕生的艺术追求,独辟蹊径地为我们探索出一条当代艺术之路,即如何能在大众的审美中突围,继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风格的形成中保持并提升了格调。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一、宁拙毋巧,似俗实清

 

近代以来,海派书坛名流辈出,人才济济。新中国成立后,“二王书风”的代表沈尹默、白蕉等成为海派帖学的重镇,赵冷月欲在上海书坛另辟蹊径,开创出一片新的审美风格,难度可谓巨大。赵冷月由帖学入手,在从二王、欧褚颜柳、宋人之间探得消息的基础上,又广泛涉猎六朝碑版,旁涉篆隶。赵冷月六十岁之前,亦多以帖学作品见于世人,而后转学北碑,上溯两汉,吸收了同乡前辈沈增植提出的“碑帖融合,南北一家”之书学主张,遍习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籀文等,曾自我打趣曰:“遍临百家,不知所宗。”亦足见赵冷月对于书法学习的多样性及包容性。卢辅圣曾在《赵冷月》后记里称赞道:“(赵冷月)晚年一变常格,于北碑粗犷豪宕一路独具只眼,取其质朴古拙,参与民间书法率意天真之趣,形成了融碑于帖的独特风格。取法北碑,雄浑质朴之气易得,灵动自然之姿难形,而先生所做,绝去斧凿,随意峻落,触笔成趣,天质森然,再加上将枯湿浓淡的精微墨法融于其中,丰富了碑帖互补,笔墨共济的表现力。其宁拙毋巧、似俗实清,深会‘无意于佳乃佳’之旨的新颖面貌,既是这个时代环境的产物,又是书法家特立独行和修成正果的见证。”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赵冷月作为当代海派书家的代表人物,结合其所处时代的背景和艺术思潮,或能一窥其创作心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艺术呈现出复苏的态势,在表现技法和艺术观念上的求新求变和兼容并包,成为艺术界的一大特征。一九八四年,赵冷月作为上海书协代表团成员出访日本,以井上有一为代表的日本现代书法和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给赵冷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且二十世纪由于考古学的发展,大量中国早期的汉字遗存出土并被出版,赵明康在《追忆父亲赵冷月》一文中谈到:“父亲对这些书法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发现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得以上溯秦汉魏晋书法流变过程的各种铭文、简帛、石刻、残纸、墨迹等等,领会各种书体结构和书写趣味的变化,进而与他本已全面掌握的帖学和碑学手段进行反复淬炼融合。他突破帖学和碑学所固有的强大束缚,从这些处于书法源头的字形和墨迹中,感知其中所蕴含的前人未充分重视的丰富信息,并加以消化应用。”‚这些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赵冷月融合淬炼自身书法的兴趣。故而我们在审视赵冷月书法的时候,很难看出具体出自哪一家,即使是“二爨”风格的楷书,也兼有帖学空灵、雅逸之因子。多元化的风格,广阔性的取法,碑帖兼容,为当代书法碑帖融合之实践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赵冷月在艺术创作上所达到的新境界实质上是在碑帖融合领域对“拙”的合理把握和对作品“逸”的生发。“逸”本来是指一种生活形态和精神境界,而这种“逸”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渗透到艺术中,就出现了“逸品”和“逸格”,而“逸品”除了“得之自然”外,最大特点就是张怀瓘说的“不拘常法”,它是一种非人工的超脱尘俗的韵外之致。黄休复所说的“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苏辙所说的“纵横放肆,出于法度之外”,恽格所谓的“离方遁圆”等,皆是此意。胡抗美曾说道:“他(赵冷月)以自我否定的艺术意志,超越流俗之美,继武前辈,极大地发挥了碑学书风中朴拙一面,以‘丑’为美,并具有广泛的实验性。”ƒ“拙”是中国书法审美范畴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若以当代艺术受众的审美来看,“拙”和“丑”往往难以做出明确的区分,这是审美领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赵冷月曾自言:“我向往‘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大雅之境,所以坚持走自己的路,即使丑一些,但这是我的精神花朵,是没有虚假的。而真情实意是书法的根本,只有真实、自然、独特的艺术作品,才能入大道,并占一席地位,我心里很明白,也很踏实,丑到极点便是美到极点。”巧是相对容易达到的,但拙则不然。尤其将北碑中的拙提升到艺术审美的层次,将拙朴一面提取出来并能取得古雅高逸的格调,此固非常人所能及。赵冷月把书法中美和巧蕴含在“拙”之中,以生拙的格调统领笔下风采,其晚年作品呈现出古穆峻厚、纵逸开张的新气象,反映出其艺术追求的主要方向。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从艺术作品的形式方面来看,“朴拙”被赵冷月统摄到其书法理念中,并形成了独具己意的风格面貌。略显荒率的用笔、貌似支离的结构,加上墨色上的变化,这些构成了赵冷月笔下拙朴的形态和韵味。但这种形态和韵味,对于一般受众来说,是不太美的,受到很多人的排斥就不难理解了。观众易于接受优美的字形,变法者或探索性的作品,往往难以被接受。无论是谢无量还是赵冷月,两位书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笔下作品的面目是拙朴的,甚至有粗服乱发的感觉,但其作品的格调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二、回归传统与表现当代性

 

历史上,每一位留名书史的书家都有自己对于艺术创造性的探索与挖掘。于右任将碑学行草化以充实自身的创作;黄宾虹在金文的创作上线条洗练凝重、遒劲有力,面貌浑厚华兹;赵冷月则在营造书法作品的当代性上苦苦探求。书法的审美取向实质上就是人的审美取向,赵冷月的书法追求的拙与逸,一方面是他践行傅山“宁拙毋巧”的结果,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是在汉魏碑刻里回归传统,而不是想“创新”或“变法”。

 

赵冷月书法最为可贵之处在于,一是删繁就简的创作手法;二是领异标新的创作理念;三是不为名累的创作态度;四是作品蕴含的郁勃之气。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一)删繁就简的创作手法

 

东汉蔡邕论书说:“欲书先散怀抱”,观赵冷月书法,则能感觉到其在创作时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与心境,能彻底地抛开杂念,以一种忘情的状态自由挥洒。这种自我抒发、喜怒哀乐一寓于书的状态使得他可以达到纸墨相发、心手双畅的境地。《赵冷月墨迹大成》出版后,澎湃新闻刊发了赵冷月之子赵明康追忆其父亲书艺人生的文章,其中谈道:“书法界一直认为父亲是‘衰年变法’,他本人对这种说法并不完全认同,因为中国书法只有一种,古今文字书法有共同的源头,书法原本就没有新与旧之差异,只有个人风格和意趣的不同。他不是刻意地‘为了变而变’,即便有所谓‘变法’,也是熔冶各体各家的传统法度后,再陶铸自我性灵,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变化’。汉字由‘书写’发展成‘书法’,是在不断地为书法做‘加法’,使汉字变得越来越精美细腻、技法也越来越复杂,这好比给‘书写’本身不断地穿上了一件件华美的书法外衣。千百年来累积的外衣已变得十分沉重,如果去掉一些负担,回归质朴、简洁,直指人心、直抒胸臆,则又是一番新境界。当然,这‘外衣’必须先得穿上,然后才有可能脱去。如果对于传统书法未曾登堂入室,或者求脱过早,则不得门径。必须先由‘晋唐’进入传统书法堂奥,并经过长年的积淀和参悟,方可谋求出离与跳脱。”可见赵冷月对经典的吸收与消化,从古人出而不囿于古人,通过删繁就简的方法将北碑与帖学中”逸”的成分提取出来,从而借古以开今。叶朗曾对“逸品”与“崇简”的关系也有过论述:“‘逸品’的另一个特点是‘笔简形具’,也就是崇简。这也是相对于世俗、名教而言的。世俗、名教的中心是‘礼’。‘礼’的一个特点就是烦琐。儒家重‘礼’,所以儒家喜欢繁。‘逸’的生活态度是任自然,是对‘礼’的一种反抗,是对世俗、名教的超越,所以必然要求简。”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二)领异标新的创作理念

 

在结字和用笔上,赵冷月的书法面貌迥异旁人。这种全新的艺术面貌表现在笔法上是删繁就简,表现在了线条上是“逸笔草草”。他的结字并不十分紧凑,不是谨守中宫,而有一种松散的意味。赵冷月的作品,点画之间的顾盼并不是那么强烈,无论是他的行书或者草书,基本上映带较少。他曾学孙过庭《书谱》,但是把《书谱》的线条写得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他的碑学作品,用笔虽然在某些地方略显荒率,但他正是想通过作品的这种支离、荒率来达到“拙”的效果,可贵的是,他的拙并非没有格调的“丑”,而是具有纵横之气的朴茂。赵冷月自己对于书法的“法度”有着深刻的认识:“长期以来,许多人都把规范化与书法的法度等同起来,认为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我不苟同。事实上,法度有一种随机性,存在着变幻,孕涵着生命力。而书法一旦被规范化,就没有了随机性和生命力,这样的书法便是美术化了。书法的法度不是一把绘图尺。真正的法度,无论是用笔法度或章法法度,都忽隐忽现于历代书家的大手笔之中,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一些原则化的东西。”赵冷月的这种创作理念是通透的,受此影响,其作品的气息与八大、谢无量、弘一法师相通,即看似简单的技巧下却隐藏着丰富的技法动作,点画的特殊效果也较为吸引人,笔姿凝练而沉雄。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三)不为名累的创作态度

 

赵冷月身上具备着文人学者的气质,其书法的造诣和境界是特殊天赋与漫长感悟的合成产物。赵冷月有意去探寻一个人迹罕至的境界,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还承受来自周遭的非议甚至讥讽。值得庆幸的是,赵冷月抵挡住了这些非议和讥讽,虽有时亦气愤难平,但得益于“君子返求诸己”的个人素养,其以淡泊的胸怀和雅重的学养、以探索艺术的一片真诚来面对所有得不理解,并将一切非议化为临池不辍、孜孜以求的动力,进而在对“逸格”追求的道路上,苦苦探索,久久为功。赵冷月的骨子里有文人的清高,举办书法展览却不被大家接受和理解,也不做辩解,而是关起门来下苦功夫,从其大量的对古代碑帖的临摹作品可见一斑。在此之前,很多人误以为赵冷月只强调创新而不学习传统,离传统太远,其实赵冷月在传统经典作品上下的功夫是十分深厚的,从其诗文及对子女的谈话中,我们能感觉到赵冷月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清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冷月本可以选择一个十分契合传统的创作路子,但他没有,他不惧另辟蹊径途中的非议与寂寞,并以此为代价来寻找一个可能的突破,这需要勇气、智慧与力量。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四)作品蕴含的郁勃之气

 

细观赵冷月的书法,活泼的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扑面而来,不做作、不矫饰,而是生命情调的抒发。赵冷月的书法没有循规蹈矩,没有千篇一律,反而是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那种活泼的气息异常浓郁。晋帖的气韵、碑碑的质朴、唐人的雄浑,无不催发出赵冷月笔下的郁勃之气,这正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做到“繁华落尽见真淳,洗尽铅华呈素姿”的原因。当我们注视着赵冷月的书法,似乎很难一下子看到其具体的取法,但又不会觉得没有来处,而且最大的特点是“不俗”。之所以不俗,一定是从经典的传统中化出,是写自己的内心,看上去有些拙,实质上博大精深,背后有对传统的精深理解和学养在支撑。当然这种取法路径本身就是剑走偏锋,故其作品并不适合后人直接取法,否则径学其稚拙晦涩,必然无法圆满。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三、赵冷月书法的贡献

 

“逸”素来是古人书品和画品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唐代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中释“逸”曰:“踪任无方曰逸”,即以“逸”为一种表现个性,任情适意,富于独创的艺术风貌。“逸”还指作品中具有言外之意,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说:“逸格”是“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元代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说:“或有逸品,皆高人胜士寄兴寓意者,当求之笔墨之外,方为得法。”都以“逸”为一种超乎笔墨之外的意趣。所谓“趣长笔短”,显然是指书法艺术的含蓄深蕴之美,要求笔墨之外的韵味。逸格的境界实难达到,甚至大多数书家穷其一生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赵冷月同时继承了魏晋帖学的气韵生动和北朝碑学书法的质朴自然,而出之以闲逸。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近年来,更多类型的书法风格和艺术作品被接受,与大众审美的提升有关。这种审美的提升,是近二十年来书法技法多元视角的展开所带来的。任何一个基于传统的创新或者突破,必须要有格调。对于一位书法家而言,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笔墨语言,必须要建立自己的风格,但是只有风格还不行,更要有格调,没有格调的创新都经不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经不起经典的叩问与推敲。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谈道:“凡不由意境的升进,而仅在技巧上用心,在技巧上别树一帜,也有人称为逸格或逸品;但这是逸格的赝品,逸格常由此而转于堕落。”“真正地大匠,便很少以豪放为逸,而逸乃多见于从容淡雅之中。……徐渭、石涛、八大山人,则近于放逸的一路,但皆以清逸为其根柢。没有清逸基柢的放逸,便会走上狂怪的一路。”这种危险,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

 

杨勇 | 逸格与别调 ——由《赵冷月墨迹大成》谈起

赵之谦在《章安杂说》中言:“书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诚然,赵冷月并未达到绩学大儒的境界。但其接受过旧学的教育,又是中国新文化的践行者,这使得赵冷月的书法能找到很好的切入点。赵冷月之所以独辟蹊径,无疑受到了书法“现代性”的冲击,与此同时还有深厚的旧学素养作支撑。他对传统的了解之深,对书法笔法的洞察之精,对书法审美的领悟之高,让赵冷月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渐而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这正是其成功的原由,也是其对当下书法界的贡献所在。而赵冷月对书法的执著和探索精神,正是我们今天纪念他的最好理由。

 

本文原载《中国书法》2020年第9期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1)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0年11月2日 上午6:32
下一篇 2020年11月2日 下午6:05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