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1965年出生的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前不久迎来了伦敦个展“世纪末”,全面回顾他的创作生涯。年长他5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黄小鹏在不久前突发心脏病,于柏林辞世。在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为休斯顿美术馆设计了新楼,与既有建筑形成有趣对比;在上海和北京,画家李向阳、当代书法家张瑞龄等的个展分别举办,其中括隔离期的绘画笔记。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人物及热点事件。

英国 | 当代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
追溯艺术生涯的开端,新展呈现标志性的“药柜、鲨鱼和点画”
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达米恩·赫斯特

近日,英国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在伦敦纽波特街画廊举办个展“世纪末”(End of a Century),呈现其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50余件装置、雕塑即绘画作品,彼时的他作为英国青年艺术家团体的一员而为人所知。在展览中,观众能够看见著名的药柜、鲨鱼和点画。
“展示我在90年代甚至更早时候创作的作品,让我感觉自己好老,像是上个世纪的人。”赫斯特在自己的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发布了这一动态,并配上作品《赞歌》(Hymn,1995—2005)的照片,不久之前,这个巨型雕塑通过吊车进入了画廊。展览中,人们将一睹赫斯特的不少著名作品,其中包括他把动物的尸体浸泡在甲醛里完成的系列作品《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看到达米恩的早期作品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对于下一代来说,” 富艺斯拍卖行主席夏安·韦斯特法尔(Cheyenne Westphal)说道,“他从90年代以来的艺术是具有开创性的,他是真正改变了英国艺术场景的先驱。”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达米恩·赫斯特《向上,向上,离开》(Up, Up and Away,1997)

此外,一系列此前未曾展出过的作品也出现在新展中,其中包括《艺术关乎生命,而艺术世界关乎金钱》(Art’s About Life, the Art World is About Money,1988)——一个以玻璃和金属盒为框架的拍卖场景,以及《向上,向上,离开》(Up, Up and Away,1997)——三只鸭子被悬挂在甲醛里。早期的拼贴画也出现在展览上。(文/钱雪儿)
美国 | 建筑师斯蒂文·霍尔
为休斯顿美术馆建新楼,与既有建筑形成有趣对比
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斯蒂文·霍尔

近日,由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设计的新作——休斯顿艺术博物馆南希与里奇·金德楼即将向公众开放。休斯顿艺术博物馆位于美国德州休斯顿,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现代与当代艺术作品,新楼也将容纳包括绘画、雕塑、手工艺、设计作品、视频和沉浸式体验装置艺术等多样的藏品。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休斯顿艺术博物馆南希与里奇·金德楼

开放后的南希与里奇·金德楼“将公开展出第一批完整的来自拉丁美洲及其相关艺术的收藏品,其种类包括摄影、印刷与画作、装饰艺术、手工艺品、设计品、现代与当代艺术”。该建筑包括了不同艺术品种类的画廊,也有跨类别的画廊,它让游客可以深入研究现代和当代艺术,并探索不同艺术超越其本身界限的观念、风格和主体思想。
南希与里奇·金德楼的所有画廊以一个开放的庭院广场为中心,水平排布在两个楼层中,每一个画廊都有着足量的自然光线和灵活空间。此外,中央画廊的室内广场有着宽敞的空间,以供展出艺术品和容纳通往高层的移动方式。斯蒂文·霍尔建筑设计的新楼与美术馆现有的画廊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好似于1920年代威廉·沃德·沃特金所设计的Caroline Wiess Law楼与密斯·凡德罗所设计的扩建部分之间的对比张力。另一个例子则是拉斐尔·莫内欧于2000年设计的Audrey Jones Beck楼,它与野口勇于1986年所设计的Hugh Roy Cullen雕塑花园也有着强烈对比。如今,南希与里奇·金德楼为其所在环境中添加了一栋半透明的弧形玻璃水平建筑。(整理/钱雪儿)
北京 | 当代书法家张瑞龄
书法多为国事服务,成立艺术基金促进交流
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张瑞龄(左)在现场

张瑞龄1936年生于河北唐山,为中国当代书法家、古文汉字学家,全国政协书画室委员、特邀书法家;1997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南开大学分别评定为研究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9月29日,“张瑞龄书法作品集萃展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张瑞龄艺术基金揭牌仪式”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艺术基金设立后将主要从事的各类文创、文化项目的组织实施;资助并宣传推广以张瑞龄为代表的中外杰出文化艺术家在国内外举办的交流、展示活动;奖励文化艺术活动中有显著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等等。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展览现场

张瑞龄的书法多为国事服务,作品曾被国家选定为国礼珍品赠送给时任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前任首相竹下登、自民党干事长小泽一郎和韩国总统金大中、金泳三等诸多国家元首、政要以及海峡对岸的华夏同胞;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悬挂张瑞龄的巨幅代表作行楷《岳阳楼记》。
此次展出包括《岳阳楼记》《腾王阁序》等书法作品,及张瑞龄制作的“翰墨京琴”;各年代文函、记事薄、部分友好赠书;历史图片等二百余件珍藏集萃多数展品为首次展出。(文/高丹)
上海 | 画家李向阳
《空城》《宅春》《小哥》,呈现隔离期绘画“笔记”
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画家李向阳的个展“李向阳:默见——隔离期笔记”正在上海鸿一美术馆展出,集中展示了李向阳疫情期间宅家所作的六个题材方向的162件作品。水墨、丙烯、速写、拼贴,各种材料信手拈来;写实、写意、表现、象征,创作语言灵活多变。限于条件,它们大都是就地取材,有感即书。
其中,《默见》系列,记录了疫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从悲哀悲壮到艺术无用,从无奈无助到颂赞英雄,是此次展览的主脉。《空城》系列,以最为简洁的线条,勾勒了艺术家目睹的周遭实况以及手机中友人拍摄的上海不同地域的空旷街头,往日的嘈杂和当下的静谧怅然心怀。《宅春》表现的是艺术家这段时间里个人的生活点滴,盆景、眼镜、洗漱用品、瓜果蔬菜、面包牛奶、时钟日历等。《小哥》是一组利用包装材料剪贴而成的实验作品,艺术家试图通过它们,向不惧风险、不辞辛劳的快递小哥们送上真诚的祝福。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李向阳《封城 》 纸上油彩  2020

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李向阳《宅春-05》纸上油彩  2020

李向阳1953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曾任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对于此次展览中的作品,他说:“之所以叫笔记,我想,那是因为面对灾难,画画显得那么无用、 那么矫情,非求助点文字不可。还因为多年不具象了,取材造型难免生疏,一旦被称作作品,会招来许多关于画理的争论, 乃至意义、能量等想入非非的自虐。” 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文/宗禾)
北京 | 画家宋雨桂
纪念展在京举办,斯人思索的问题仍未远去
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宋雨桂(1940-2017)

“斯人未远去——宋雨桂艺术纪念展”日前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宋雨桂(1940-2017),出生于山东省临邑县,自幼随母习画。1960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预科。1961年至1967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历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部委员、辽宁省美术馆馆长等职。
“斯人未远去”既是“宋雨桂艺术大展”系列分展之一,也是有着独立主题的画家个展。以“斯人未远去”为题,一方面试图提醒观众“以人观画”,在展览中重建作品与画家的关联性;另一方面也试图讨论逝去画家曾经面对的问题,直至今日是否仍然未曾远去。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宋雨桂、王宏《黄河雄姿》 纸本水墨设色 2016年 国家博物馆收藏陈列

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宋雨桂、冯大中 《长江明珠图》局部 纸本水墨设色 198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展览将画家生前画室的创作场景迁移到展厅中,以制造画家暂时离场的状态。同时从他生活、工作的地方调取了原始档案,选取部分鲜活的材料,向观众呈现极具细节感的生命历程,以此呼应“斯人未远去”的主题。另外,展览以“巨制山水”、“乡水篇”、“长跋作品”三个系列的展品组合,对宋雨桂艺术进行了全新梳理,以期讨论这一代画家共同面对的艺术问题,以及他们构想的解决方案,乃至作品中显现出的相互交往与时代痕迹。其中,“巨制山水”选择《长江明珠图》、《黄河雄姿》等代表性的主题创作,讨论了中国山水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以民族象征物的方式建构“现实性”;“乡水篇”围绕宋雨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创作的名为《乡水篇》的系列作品,试图探讨这一代画家以抽象语汇为方式的“现代性”;“长跋作品”则选择了多件具有长篇题跋的作品,以直观显现画家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内心情感。展览将持续至10月13日。(文/畹町)
德国柏林 | 中国当代艺术家黄小鹏
突发心脏病去世,最早展开国内“当代艺术”大学教育一周艺术人物|再看赫斯特的药柜鲨鱼,再读隔离期绘画笔记

黄小鹏(1960-2020)

据《艺术新闻中文版》报道,10月6日,中国艺术家黄小鹏在柏林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位深度卷入艺术教育实验,身体力行地影响了多位年轻艺术家的当代艺术教育先行者在异乡的突然离世,让很多人感到非常伤感。
黄小鹏1960年出生于山西,1983届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留学英国,于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硕士毕业。黄小鹏2003年开始在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先行者和实验者,黄小鹏于担任2005-2012年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副教授。第五工作室是国内最早以“当代艺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单位之一。黄小鹏现任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及香港浸会大学大学院士,他也是广州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创办人之一。
作为艺术家,其录像和公共装置作品主要探讨现代化语境下文化复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误译”问题,研究我们何以在“错位”的处境下诠释他者,以及这种想象与全球化的困境有何关系。作品亦尝试把语言和日常图像之间的关系推到极端,探索意义的边界,并质疑日常经验的“正确性”。
黄小鹏对于艺术教育实验的理想主义色彩和独立精神,在现实环境中遭遇到种种“失意”,60岁时在柏林的骤然离世,在艺术圈激起了极大的心理波澜。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本土艺术生态的改善,也影响了多位年轻艺术家的黄小鹏,经常提到贝克特的名言:“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他并不相信“成就感”,而更认同过程本身的意义。侯瀚如也在纪念文章中写道,“小鹏有口皆碑的创新性教学,不仅鼓励后进勇于实践,更让他们自由面对这个荒诞的世界,用想象和创意去挣扎着生活”。(整理/畹町)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1)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0年10月11日 上午7:35
下一篇 2020年10月12日 上午9:30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