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知,就是笔墨知能、起收知制、纵横知功、宕荡知式、绵逸知气。
一、笔墨知能,就是作者掌控工具、材料的能力。作为一个习书者,首先要知笔懂墨。这并非易事。要知每枝毛笔均有锋颖的长、短、粗、细、软、硬之分,墨又有浓、淡、干、涩、焦、酽之别,这都会形成各自独特的笔性墨语。作者在创作时,纸、笔、墨的相生相融就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笔墨知能,看似显于物外,实则饱含作者内心情感。
二、起收知制,是书者下笔后的点画表现、控制。我将此理解为“起四、收五、二三原理”。“起”笔一般有钉、截、逆、顺四种行迹表现;“收”有杵、针、飘、节、钩五种;所谓二三原理,我亦称之为“弯道技术”,即:每一点画改变势的运行方向,或与另一笔搭笔时节点呈现出“衄挫”形态后,线条的内侧为二、外侧为三的行迹洇迹现象。创作中,要在某一个局部达到这样的效果较为容易,但要通篇连贯笔笔精彩,且又一气呵成,那难度就非同一般了。用笔上的疾徐控制和汉字结构中的“转弯抹角”是书法的最大难度。
三、纵横知功,是说书法形式的基本构成,这个构成的基本元素就是“线“。线的穿插、组合、聚散,也就是书法作者对“线”的理解和演绎功力。“线”有四种形态,“篆、长、曲、弧”,同时还有长度、角度、力度的表现,尤其“力度”,可以说是“线”的质感在书法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玄妙的部分。我们与古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线”的质感表现上。公元772年,僧怀素拜会颜真卿而引发的著名的“儒僧论书”中,“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一一自然、屋漏痕”等著名论述,都是对“线”的形态、质感的精妙概括。
四、宕荡知势,说的是集“线”成字后的章法形式。包括在视角上次第出现的“大小、枯湿、欹正、连断、向背、行气”六个构成元素。它对书者的核心要求是:提升审美眼光、统摄矛盾关系。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字字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就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对一个伟大书法家“宕荡知势”的真切感受。由此我体悟归纳为:势贯于上下,气通于隔行,神附于点画,韵生于笔墨。
五、绵逸知气。林语堂先生有一句话:一切艺术的闷葫芦都是气韵问题。讲的是所有不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由于气韵不畅而导致的“闷”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不同作者创作的作品均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气息,有“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的颠狂气,也有“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的豪放气,有“月明华屋,画桥碧阴”的飘逸之气,也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之气。但也有俗气、燥气,或是浊气、暮气等等不一而足。从精神层面来说,一幅好作品应避免上述的缺陷,应有一种“天风浪浪,海山苍苍”和“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合二为一的绵逸之气;绵,是指绵绵不断,能受疾徐、强弱闸门控制的一股心气;逸,是指“犹之惠风,荏苒在衣”的飘逸之气,也包括一种灵气、朝气和书卷气。这是一道坎,要达到它,翻越它,需要岁月的打磨和书外的涵养。
多年来,我在追求“重、拙、质、细、变”的“碑草”书法研习和创作中,逐渐体会到“笔,不容易提炼到恰到好处;墨,也难控制得五色合宜;线,更难表现得劲涩适度;篇章,尤难一眼动心、尽善尽美。”书法伴随着我一路走来,至今方知:书法,始于点画,缘于守持,归于性灵。三者相融方能成为“善书者”。书法,不是孤立的墨迹,它的背后是一种深沉、执着的人文理想和情结。
何开鑫
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协国展评委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
河北美院、四川文理学院特聘教授
四川省书协第六届副主席
四川省书协行草书专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