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而法国艺术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则作为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在艺术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今天,展览“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在上海中山东一路1号Bund One Art Museum三楼开幕,将展出47件印象派和当代作品,其中包括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镇馆之宝《日出·印象》等9件莫奈画作。澎湃新闻获悉,这也是《日出·印象》首次来华展出。
展览现场 莫奈《日出·印象》
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馆,其莫奈藏品绝大部分来自于莫奈儿子米歇尔的捐赠,他向该博物馆捐赠了超过100幅作品以及莫奈的故居和吉维尼花园。
《日出·印象》这幅虚幻风景是画家在1872年创作的绝无仅有的画作,触碰了学院派的界限,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转变,推动了美术观念和绘画技法的革新,以其多重的意义成为西方艺术史上划时代的巨作。
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外观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以《日出·印象》为主题,展出了47件作品,其中有9幅借展于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馆藏的莫奈油画作品。9件莫奈的作品中,除了马摩丹莫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现代艺术的开山之作《日出·印象》之外,还有《伦敦查灵十字桥,雾中烟云印象》、《帆船,夜晚印象》、《特鲁维尔海滨》、《海滩上的卡米耶》等莫奈经典力作。同时,展览还将呈现抽象画派艺术家维琪·科隆贝特(Vicky Colombet)和具象画派画家热拉尔·弗朗格(Gérard Fromanger)的作品,这些精选的画作是当代艺术与印象派共鸣的见证。
展览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此次展览的策展方天协文化负责人谢定伟表示,“展览在6年前,2014年举办莫奈展览时,我就希望《日出·印象》来到中国展出。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此次展览总策划,马摩丹莫奈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典藏与展览部主任,玛丽安娜·马蒂厄(Marianne Mathiue)表示,此次展览代表了双方的意愿和文化交流。我们也希望分享文化,莫奈的《日出·印象》也代表了日出东方的普世性。同时,展览展出的当代艺术作品呈现了我们共同创造当下的意愿。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对于此次展览的牵线,此前谢定伟曾告诉澎湃新闻,“原先我们计划于2020年3月举办一场名为’莫奈与印象派大师’的展览,由于疫情而推迟了。疫情期间,由于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因疫情而闭馆,馆方便向我们提出同意外借镇馆之宝《日出·印象》。因此,我们便策划了这场以《日出·印象》为主题的展览。”
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它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得名于1874年的一次画展。19世纪中后叶是它的绚烂时期,其影响遍及欧美各地。
克劳德·莫奈
19世纪六十年代的巴黎画坛,一群反对古典学院派的年轻艺术家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画风。他们主张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光与色的瞬间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这个大胆的举动,却与当时巴黎权利极大却又官僚保守的法兰西艺术学院产生了冲突。学院期望艺术家以神话、宗教形象、历史或者古典风俗习俗为基础,用一种把主题理想化的风格来创作作品。他们认为艺术是关于精准的东西。是在调色板上将泥土般的各色颜料调制在一起,而后以精准的笔画施于画布上,经过许多小时和许多天的工作,这些笔画可以被研磨到难以察觉的程度。通过光影的变化,最终制作出一幅具有三维实感的绘画。他们这种摒弃传统的画风,在当时的学院派看来是要受到抨击的,绝不能入选官方艺术沙龙展。
1874年4月15日,这批青年艺术家借用摄影家纳达的工作室,举办了一场自发性的民间展览“无名画家展览协会”画展,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绘画理念。莫奈送去了八幅画,其中一幅便是命名为《日出·印象》的海景画。
克劳德·莫奈,《日出·印象》,1872
克劳德·莫奈,《日出·印象》局部图
克劳德·莫奈,《日出·印象》局部图
展览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一位观念保守的记者和评论家嘲讽莫奈的《日出·印象》笔触凌乱,犹如草图。甚至还用略带贬义的“印象”一词揶揄莫奈画风的离经叛道,“印象派”之名不胫而走。后来,也就约定俗成地把这种绘画风格称为是“印象主义”。这也是莫奈及其朋友所组成的团体的名称。《日出·印象》则为其中的象征。因此,莫奈的《日出·印象》被称为印象派的奠基之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
莫奈一生留下了众多的作品,有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及2700封信件,其足迹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从法国到伦敦、威尼斯、挪威……
莫奈16岁时期的漫画
莫奈 5 岁时,父亲加入了妹夫蒸蒸日上的杂货批发生意,举家搬迁至勒阿弗尔。莫奈热爱海边的生活,但他发现在学校里认真听讲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我在练习册上画满了嘲讽老师的画像——有正脸像,也有侧面像,要多扭曲就有多扭曲。”当时,莫奈就已凭借此类漫画而小有名气。
欧仁·布丹笔下的海景
15岁的莫奈和欧仁·布丹(法国19世纪风景画家)初次相见时,看到墙上挂着布丹的小幅海景画,充满新奇。布丹告诉莫奈画漫画完全是在浪费他的天分,并激励他试着画画当地的海景。布丹还对莫奈分享起了自己的绘画心得:“当场直接画下来的任何东西,往往有一种你不可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笔的生动性。”这短短几句话点醒了莫奈,让他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也为而后创作《日出·印象》埋下伏笔。
正在画布前作画的莫奈
《日出·印象》描绘了法国勒阿弗尔港的日出时的海景,一轮红日从布满浓雾的水面上冉冉升起,晨光照射着海面,动荡的海水泛起粼粼波光。早起的船儿在逆光的水波中荡漾,远处的海港在水雾交织中模糊不清,一切都处在朦胧和缥缈的变化中。这幅风景作品触碰了具象绘画的界限,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转变,推动了美术技法的革新。
这是莫奈于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的一次纪录。他在港口边架起画架,从黑夜的尽头开始等待黎明和破晓,等待从黑暗中一点点亮起的微光,并大胆地运用了随性的笔触,用留白的画布空间表现高光,并如实记录了冒着浓烟的现代工厂和发亮的橙色太阳。那是黎明日出之光,也是工业革命初期期待全新美学革命的青年画家的兴奋、好奇与狂喜。
克劳德·莫奈,《翁费勒尔港的船只》,1917
莫奈纯粹的一生,都在追求那道触摸不到的光。他用着最动人的色彩,创作了很多经典作品。在展厅中,《伦敦查灵十字桥,雾中烟云印象》、《亚蒙岬口,清晨印象》、《翁费勒尔港的船只》 等作品皆能折射出莫奈对于光影的运用。
克劳德·莫奈,《伦敦查灵十字桥,雾中烟云印象》,1902
克劳德·莫奈,《帆船,夜晚印象》,1885
值得一提的是,在莫奈的绘画作品中,时常出现的女子是他的妻子卡美伊。1865年,年仅25岁的莫奈在巴黎郊外写生时,遇到了18岁的卡米耶,于是便邀请她做自己当时正在筹划的一幅巨型油画《草地上的午餐》中的模特。1870年,即莫奈30岁那年与卡米耶成婚,他们在特鲁维尔度过了自己的蜜月。蜜月期间,在特鲁维尔的沙滩上,莫奈完成了一系列以卡米耶为描绘对象的人物风景画。而此次展览中的《特鲁维尔海滩》就是其中之一。
克劳德·莫奈,《特鲁维尔海滨》,1870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还展示了莫奈收藏的日本浮世绘画家的木刻版画作品,以此展示莫奈是如何受浮世绘作品的影响的。
展览现场 莫奈收藏的日本浮世绘画家的木刻版画作品
莫奈收藏的日本浮世绘画家的木刻版画作品
莫奈收藏的日本浮世绘画家的木刻版画作品 葛饰北斋《画集》
同时,此次展览是莫奈和当代艺术的结合,展示了24件法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谢定伟表示,这样的展示是为了呈现当代艺术家是如何从莫奈的作品中得到启发的,反映莫奈与当下的关系。”玛丽安娜·马蒂厄(Marianne Mathiue)则表示,这呈现了我们希望分享当下的意愿,从展厅开头的抽象画、到沉浸式体验等,这些都呈现了我们共同创造当下的意愿。
展厅开端的维琪·科隆贝特抽象作品
展厅尾端的当代艺术画作 作者:拉热尔·弗朗格
展厅尾端的当代艺术画作 作者:拉热尔·弗朗格
展厅尾端的当代艺术画作 作者:拉热尔·弗朗格
在展陈上,策展方突破了常规画展的表现形式,采用了投影方式打造的光影互动体验展区,试图从视觉、听觉以及空间体验感等方面重现《日出·印象》这幅杰作背后的创作故事。沉浸式展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变换空间,化为一望无垠的海港、乘风破浪的船只、亦或是冉冉升起的红日,世间的一切都处在朦胧和飘渺的变化中。
展厅内沉浸式体验展区
由TEAM WANG和“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跨界合作的艺术概念空间“TEAM WANG×MONET”将会在9月17日现身Bund One Art Museum三楼,这也是“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的首次艺术跨界。此外,展览图录也将限量发行。
“莫奈《日出·印象》”展由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和上海天协文化共同主办,将展至2021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