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生于元大德二年(1298)七月八日,卒于明洪武二年(1369)六月,字伯温, 自号玉雪坡、玉雪坡翁、玉雪坡真逸、坚白先生等,饶州鄱阳人。有关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见明代宋濂《元故资政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侍御史周府君墓铭》,其本传见诸《元史》卷一八七、《新元史》卷二一一,又有小传见诸《书史会要》卷七、《元诗选•初集》等文献。
鄱阳周氏,世为兴家。祖籍汝南管城(今属河南)。北宋末年,伯琦先祖周泰“与宗人益国文忠公必大之父从高宗南徙”至江西庐陵,后又徙至饶州鄱阳板桥里。故鄱阳周氏以周泰为始迁祖。宋末元初,家国动荡,间有迁移,但周氏最终还是在 鄱阳落脚繁衍,历久不衰。
其父周应极,武宗至大间,仁宗为皇太子时,曾召见,献《皇元颂》。受任翰林待制。后为皇太子说书。仁宗即位,迁集贤待制,终池州路同知总管府事。周应极的忠孝著于当时。他于大德十一年(1307)事上于春宫,蒙诏于至大元年迎 养老母于京师,并建堂奉母,时集贤大学士郭贯名其堂曰“致乐”,称其忠孝两全。先后又有张养浩、赵孟頫、袁桷、张之翰、马祖常、虞集、揭傒斯、杜本、范梈、吴存等十二家为 “致乐堂”撰文赋诗,可谓尽得一朝风雅。
楷书《朱德润墓志铭》(局部) ,纸本。纵34.9厘米,横270.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伯琦自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元顺帝至正元年,改奎章阁为宣文阁,伯琦任授经郎。后历任翰林直学士、监察御史、浙西肃政廉访使。招谕张士诚,被张扣留达十余年。张士诚既灭,伯琦乃得归故乡,不久卒于家中。其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所著有《六书正讹》、《说文字原》及诗文稿若干卷。比较有意思的是元代的刻书字体多是名家手写的,清代叶德辉《书林清话》载:元椠周伯琦《六书正讹》五卷,每叶八行,篆文约占小字六格,小字双行,每行二十字,篆文圆劲,楷书遒丽,盖以伯温手书上版者。
《宫学国史二箴卷》(局部),纸本。纵26厘米,横 28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史》本传称:“伯琦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当时。”其书学理念在当时也是颇为先进的。他曾言到:“夫篆、籀, 实字之原;隶、真、草,其流派也。体虽不同,凡下笔当务方圜雄劲,则风神完足,而结缔 之工拙不足计也。临池积久,必自有得。”这种以篆籀笔意来写今体,临习不汲汲于点画, 追求方圆雄劲的审美要求,以达到神完气足境界的书法思想的确高出时人一筹,这种书学理念放到今天也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周伯琦《笔说》,纵27.1厘米,横35.1厘米,有乌丝栏界格
周伯琦之篆书在当时有“本朝之冠”的美誉。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一书中称“伯琦篆师徐铉、张有,行笔结构殊有隶体。”明代杨士奇认为“其作字结构,盖出泰山李斯旧碑。”伯琦虽师法前人,但不拘于古法,在结体和笔法上参以石鼓文,笔兼方圆,使转变化亦多,整体风格于规整圆熟中见生拙萧散之致,有别于稳妥匀称一类的平庸之作。
王志安临作(没有界格)
元代的行、楷书整体上还是以晋唐为法,虽欠“意”,却法度谨严,且以赵孟頫为代表的复古派更具“典雅、秀逸的书卷之气”。周伯琦作为元代中晚期赵派书家群的一员,其行、楷书同样受到赵氏的影响,但也有自己的面貌。他认识赵孟頫时,赵氏已步入晚年,因此他取法更多的应该是赵氏晚年典雅苍劲的书风。但其行、楷书更多的是得益于王羲之、智永、及六朝书法。王羲之《兰亭序》、智永《千字文》对他影响最大。如在《朱德润墓志铭》中,可以看到他的楷书有篆隶的字法,也有不少的篆隶用笔,而通篇有可以看出六朝遗意,字多取横势,用笔偶露方折,整体上苍劲古拙,气息颇显高古。其行楷书《通犀饮卮诗》,通篇字体较扁, 运笔融入篆书圆转柔劲之笔法,书风古朴秀润。
略以老周笔意创作,增加了一些对比变化
就其传世作品而论,最接近赵氏书风的是他作 于1362 年的《笔说》,也就是我们这期选临的法帖。有别于他不少取势扁方的书帖,这件作品结体方长,整体气息古朴秀润,含蓄蕴极,甚至还有些许颜体的敦厚,虽近于楷书,然笔意流动、神完气足。
“一时篆籀今谁解,白发江南玉雪坡”,周伯琦作为元代字学、书学的大家应当引起重视。
《笔说》释文:
字书以纪事纪言,而圣贤之心学在焉。世代既殊,书体各异,然非笔无以著之,其为用大矣,善书必得善笔,然后称手,吴兴自松雪公以法书名天下,而造笔者多精巧,陆氏其尤也,陆氏以精艺自食其力有功于翰墨,则无能而素食者得无愧乎,陆氏业三世,而艺愈精见称于士大夫间,其孙奉是卷谒,余目提笔识其后。至正壬寅冬至前九日玉雪坡真逸周伯温书。
陆继善有河北鼠毫笔,曾随侍赵孟頫,得习双钩填廓之法。其双钩唐人摹兰亭序有诸多当时名人题跋,周伯琦此件也是题跋之一,言及书写工具的选择,“善书必得善笔,然后称手”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一个意思,“善书者不择笔”还是要辩证地看待,只可惜没见过赵子昂所用精巧之笔,有点小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