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院长罗桑妮·苏默尔森谈论了新冠疫情如何迫使设计学院重新自我塑造。一向以成功形象示人的日本艺术家村上隆被媒体发现,此前发布视频,自称处于破产边缘。
余德耀美术馆推出“艺术在场”栏目,美国艺术家朱莉·奥泽带观众“走进”工作室,探讨疫情中的影像作品。在中国,美术批评家刘骁纯、《中国美术报》原主编刘骁纯6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79岁。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人物及热点事件。
美国 | 罗德岛设计学院院长罗桑妮·苏默尔森
谈疫情对设计学院的影响:“重建”校园、扩大访问学者规模、引入线上课程
罗桑妮·苏默尔森
近日,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院长罗桑妮·苏默尔森(Rosanne Somerson)谈论了新冠疫情如何迫使设计学院重新塑造自己。罗德岛设计学院始建于1877年,在2019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艺术设计类院校第四。和许多学校一样,罗德岛设计学院于今年3月关闭校区,转为线上教学。
“这无疑是我们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苏默尔森说道。“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巨大的伤害。目前的处境非常艰难,引发了各种不平等和复杂的问题。”
苏默尔森透露,学院正在对校园进行翻新,以便在秋季重新开学后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在遵守社会距离措施的前提下使用校园设施。“我们观察了校园内的所有地方,将它们变成一处处工作室。增加设施之间的空间。我们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实际上是在重新设计每个班级的空间。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
与此同时,罗德岛设计学院正在开展“混合型课程”,结合线上与面对面教学。在苏默尔森看来,这是隔离期间的一些积极结果,转向线上教学意味着学校能够扩大其访问学者的规模。“我们还与艺术家们展开了关于工作室参观的新合作,现在我们的学生能够足不出户的参观这些工作室。因此,疫情期间的这段经历实际上以令人振奋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学习足迹。”(文/钱雪儿)
日本 | 当代艺术家村上隆
发布视频称正处破产边缘,被迫终止投资项目
村上隆
上周,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透露,自己正处于破产边缘。
据Artnet报道,村上隆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村上隆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向200多万名粉丝讲述了自己的“心碎故事”,助手们在他身后工作。视频显示,拍摄日期是一个多月前的5月23日。这段15分钟的视频,最早由Hypebeast转载报道。
村上隆在Instagram发布视频
村上隆解释说,他的画廊兼艺术公司Kaikai Kiki正面临破产,他被迫中止了许多投资项目,包括最被看好的项目——长篇科幻电影《水母看世界2:Mahashankh》。在过去九年中,村上隆为这部电影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热情,该系列的第一部已于2013年在日本和美国上映。这位艺术家曾表示“从商业角度看,这并不算成功”,但他还是继续在电影制作上投入大量资金,试图“实现儿时梦想”。
村上隆标志性的“超扁平”风格不仅为他赢得了全球艺术界的认可,也为他在街头和时尚界赢得了地位。他与路易威登、Virgil Abloh、川久保玲和Supreme在内的一线设计师和品牌都有成功合作,再加上与多个品牌的合作,他已成为当代艺术舞台上最知名的人物之一。
不过,尽管村上隆很赚钱,但他也很会花钱——这可能是导致他在2019年突然离开Blum & Poe画廊的原因。自从艺术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职业生涯以来,这家画廊一直代理他。当这段关系的终结被公之于众后,一些了解村上隆市场情况的藏家和业内人士告诉媒体,市场上大量的作品可能稀释了人们的兴趣,导致销售不佳。甚至有人猜测,村上隆之所以有这么多与时尚相关的项目,是由于他的艺术作品市场不景气,不过也有市场参与者并不这样认为。
村上隆表示,他将把《水母看世界2》的形式从故事片改为小视频,但没有详细说明Kaikai Kiki画廊的未来。(整理/畹町)
美国 | 艺术家朱莉·奥泽
带领观众“走进”工作室,探讨疫情中的影像作品
朱莉·奥泽
近日,余德耀美术馆推出“艺术在场”(Art On-Site)栏目,邀请当前展览“制作中:艺术与电影的工作场”中的数位艺术家,与观众展览一场工作室之旅。在这些艺术家的线上分享中,能够看到艺术“制作中”的幕后状态。
首位“到场”的朱莉·奥泽(Julie Orser)是一名在洛杉矶工作与生活的视觉艺术家。奥泽的艺术实践采取影像艺术和多媒体装置的形式,包括动画、摄影、雕塑和声音等,介于艺术与电影的交汇处。她是电影和影像艺术家组合“艺术办公室(ART OFFICE)”的联合创始人,并担任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创意摄影和实验媒体项目副教授,其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等艺术机构展出,并获得2014年ARC国际艺术沙龙大奖等奖项。
在“艺术在场”项目中,奥泽分享了她在展览“制作中”中展出的作品《新叙事者……》的幕后故事,这部剪纸拼贴动画反映了艺术家对于2017年至2018年的诸多社会与政治事件的回应。“我当时正在经手几个项目,翻看过去的素材时,我看到了一张拼贴,产生了一种没有预想过的共鸣,是我想要用动画来重新建构这个故事。”奥泽说道。
《新叙事者⋯⋯》,单频彩色无声动画影像,2018年
奥泽的家也是工作室,对她来说,这是疫情隔离期间的最佳状态。她在这里生活工作,“疫情期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教课、云开会,”奥泽说道,“我见了许多不常见的影像艺术作品,许多艺术机构正在展出更多难得一见的影像作品。我也参加了虚拟电影节,但我还是深深想念可以亲自去现场看艺术作品,尤其是观者的身体与作品互动的机会,这在我们的线上技术中是完全缺失的。”(文/钱雪儿)
中国深圳 | 美术批评家刘骁纯
因病去世,享年79岁,曾任《中国美术报》主编
刘骁纯(1941-2020)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消息,6月30日,美术批评家、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骁纯在深圳去世,享年79岁。
刘骁纯,1941年3月生于河南洛阳。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1年、1985年先后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美术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美术》编辑、《中国美术报》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刘骁纯致力于美术理论研究四十多年,代表性成果有:硕士论文《致广大与尽精微——秦俑艺术略论》、博士论文《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美术评论集《解体与重建——论中国当代美术》,以及《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破坏即创造》《形态的变迁和自主化的进程》等。主持和参与策划的大型美术活动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美术史·原始卷》(1982年—1985年)、“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1993年、1994年、1995年·北京)、“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1999年·成都)、“第一届成都双年展”(2001年·成都)等。
刘骁纯在他的《自述》中曾说:“我不是艺术进化论者,新旧不是优劣,新形态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形态的死亡,然而,新形态的出现不可避免。”“我不是标准统一论者,但也不是一个怎么都行的无标准论者,不同形态、不同流派、不同个体均有不同的标准,当前是一个标准多元的时代。”“我不是一个前卫论者,我认为前卫后卫都有天才和庸才,然而,前卫艺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不是全盘西化论者,中国艺术形态开放的过程必然会形成自己的中国作风、气派、方式、性格,然而,在新形态的开发利用方面应毫不迟疑地向西方学习。”(整理/畹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