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碰撞科技 看新文创将给深圳带来什么?

2019深圳文博会现场传统文化融合科技创新展现的文创产品。

近日,“新文创”概念在业界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新文创”概念由腾讯提出,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认为,新文创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文化生产“新实验”。其核心理念是担负起“融合科技和文化”、“连接传统和未来”的使命,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其实在深圳,融合文化、数字、科技的文创企业还有很多,如华强集团、A8音乐等,去年热映的电影《哪吒》,背后也有着深圳视效公司的助力,深圳作为创新之都,文化产业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科技力量的加持,在疫情时期,互联网与在线分享模式成为众多文创企业与文化场馆的主要输出路径。

有专家认为,这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窗口期提前到来”,那么在数字文化与创意文化领域,深圳将走出一条怎样的新路?文化+数字+科技,还将碰撞出哪些火花?值得拭目以待。

推动IP活化 

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腾讯新文创推出怀旧小剧场,由老朋友九色鹿领衔主演《神鹿与告密者》,用特殊的方式带领大家体验敦煌文化魅力。今年4月,敦煌研究院、腾讯影业、腾讯动漫联合推出敦煌动画剧,在小程序首映。观众看剧之余,还可以选择喜爱的角色进行配音互动。敦煌动画剧上线一个月,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3700万。

推动敦煌IP的活化是腾讯新文创的案例之一。“腾讯新文创”官方公众号发文表示,“与敦煌的这次牵手,我们先后联动了7大业务、15款产品。这些年来,从敦煌、故宫、秦陵、长城到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都是和我们一起探索「数字内容创新+传统文化传承」的好伙伴。我们希望科技与文化的碰撞,能帮助传统文化IP完成一次次鲜活的蜕变,给每个人带来更丰富的精神享受。在腾讯2019年年报中,以上述案例为代表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已首次被提及,从此,腾讯财报变得更「有文化」。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以IP构建为核心,全力支持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我们一直在探索文学类IP的再创造。大家熟悉的《庆余年》,就改编自阅文旗下起点中文网同名小说,影视剧已播放超过130亿次……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程武在近日《七个数字解读腾讯式科技“战疫”》的公开表述中,也引用了“云游敦煌”这一案例。“上线十天已有超过100万用户体验,被认为是文博机构打造“数字文保”的标杆案例。此次合作,新文创通过数字技术手段传承敦煌千年文化,让敦煌之美“飞”出石窟,通过创意和数字技术“走”入千家万户。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数字化逐渐从“可选题”变成“必选题”,各行各业数字化的决心更加坚定,一些趋势也显现出来。”

新文创实践

“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窗口期提前到来”

腾讯无疑是深圳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文化产业评论创始人朱嘉认为,作为“泛娱乐”的升级,基于“科技+文化”基础构思的“新文创”,体现了腾讯在文化纬度的一个系统性战略构思。观念的改变,并由此对生产方式、对文化的价值产生新的理解,进而对数字文化生产的自觉变革,凸显了自觉的IP构建和自觉的文化意识。通过围绕IP的塑造,从传承发展、挖掘演绎、原创精品到生态构建,逐层扩容,涵盖到最广义的文化产业,渗透到文化内容的方方面面。作为不断开放和生态进化的腾讯,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意味在文化内容层面的指南针和线路图逐渐明晰。

青年社会文化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肖怀德在对新文创生态分析时认为,在新的数字语境下,当代文化的新知识发生场域、文化知识存储和传播介质、文化知识生产机制、价值传递和文化接受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的新文创实践正在全面重塑当代文化、知识生产、传播与消费生态,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意义甚至可以与印刷术出现带来的文化演进相提并论。新文创战略,是腾讯这样一家以科技为基因的互联网企业的集体人文自觉,相比于人文学术对于科技肆虐的呻吟与呐喊,这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件幸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近日撰文表示,新文创2.0版来了!他认为,“年初以来的新冠疫情既是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踩了一脚油门,也是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模式踩了一脚刹车。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窗口期提前到来,数字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激发了文化生产力的爆发。我们需要抓住数字技术变革的机遇,以大力建设新一代文化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新生态,以供给侧技术改革服务于数字文化生产和消费需求。”

文化创新 

“文化+科技”成文化产业新业态主导模式

相对于深圳文化产业新业态整体,腾讯是冲在风口浪尖的头部。这其实也与深圳整体的文化创新氛围有着密切关系。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刘洪霞曾做过深圳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深入研究。她认为,深圳文化产业新业态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经过多年的培育,深圳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文化新业态产业体系,这其中包括“文化+科技”新业态、“文化+创意”新业态、“文化+旅游”新业态、“文化+金融”新业态。深圳文化产业新业态已经形成了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以创意为支撑,旅游与文化内容服务、文化园区运营共同发展的新业态格局。

深圳把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予以推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和应用。2013年,市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若干措施》。在“文化+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深圳迅速涌现出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文化科技型企业。例如:腾迅公司注重加强科研创新力量,不断在互联网信息和网络游戏等业务上推陈出新,成就显著,公司市值已进入全球互联网行业前三;A8音乐集团一直以来专注于新媒体原创音乐,已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华强文化科技的“环幕立体电影”系统及影片打入了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40多个国家。2005年成立的深圳华视传媒通过自主创新,成功创设了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户外数字移动电视广告联播网,已覆盖全国26个经济发达的城市。

文化与高科技的结合会创造文化领域的新业态,而且必将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一些旧的文化业态和产业门类走向衰退,而以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正在兴起。

深圳市文化产业企业运用新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在评选出的30家优秀文化产业新业态企业中,新技术为主的企业15家,占据了新业态企业总数的50%,位居第一位。因此,目前看来,“文化+科技”仍然是文化产业新业态的主导模式。  

声音

深圳文化产业新业态已经形成了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以创意为支撑,旅游与文化内容服务、文化园区运营共同发展的新业态格局。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刘洪霞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0)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0年5月21日 上午9:35
下一篇 2020年5月21日 下午12:01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