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乡建|隐于上海乡间的美术馆:阡陌之间,融入当代艺术

立夏刚过,小满未满,由可·美术馆主办的“练塘田园艺术季”近日在上海青浦区练塘可·美术馆中的可园开幕,展出35位当代艺术家作品。日益发展的乡村美术馆不仅让艺术在乡土田园中生根,也为乡村美育找到了新课堂。2020年的一场疫情,也让一些艺术家更深刻地体验了与自然乡村的亲近,意外实现了久违的与自然、与身体的艺术对话,而对话的结果,就静静地躺在田间美术馆。
初夏季节,可园的桃树远看上去更加翠绿,步入其中处处可见树上挂满了青涩的果实。与往常不同的是,园子里又有了新的景观,形态各异的雕塑散落在桃园的各个角落。

艺术乡建|隐于上海乡间的美术馆:阡陌之间,融入当代艺术

可·美术馆
在上海这座都市,艺术与乡村组合在一起。从美术馆参观后出来,游客甚至能遇上扛着锄头从农田走回家的村民,而当地村民中也有不少人第一次踏进艺术展厅。
可·美术馆馆长、艺术评论家李小山说:“中国美术馆都是设在都市的,唯有此馆是乡村的,大上海的乡村啊,这也是治理体系的新要素。”
在一片废弃的厂房里,当地的几位艺术家租下这块地方,改建成美术馆。送艺术下乡,变成了艺术在乡村生根。
主办方透露,6月27日会举办一场新活动,职业艺术家将来到当地乡村,每人与三位没有任何艺术经验的村民配对,组成小组一起创作作品,艺术家只是进行技术上的指导,不干涉太多,最终的作品将在美术馆展出。
上海艺术家杨冬白特地为这次展览赶制了一件6米长的作品《天风吹拂系列》,以不锈钢为材料,为了融入自然环境,他为雕塑施以淡淡的紫色。五年前,他来到沪郊朱家角,租下工作室,一边亲近自然,一边静心创作,“艺术家走入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以前的艺术形式和呈现方式可能有些单一,与乡村联系在一起发展新型业态,既是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也是艺术贴近生活的本来姿态。”杨冬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20年一场疫情让他有了更深刻的感触:“凌晨三四点,稻田里,雾起;天蒙蒙亮,鸟叫声让人醒来,久住都市,这种感受都快忘了。五六点,农民起来劳作,普通人的辛劳,简单的邻里关系,平淡而美好,这样的农家生活让城市里的朋友都嫉妒了,我也彻底体验了生活本真。”疫情中,他在朱家角一住三个多月,拣拾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再次见识了乡村“毫不客气”的气候条件,这件《天风吹拂系列》便是在与肩周炎复发的对抗中创作的,完成了与自然、与身体的一场艺术对话。

艺术乡建|隐于上海乡间的美术馆:阡陌之间,融入当代艺术

“练塘田园艺术季”展品 杨冬白《天风吹拂系列》不锈钢 2020年

艺术乡建|隐于上海乡间的美术馆:阡陌之间,融入当代艺术

“练塘田园艺术季”展品 韩春阳《蛋》镜面不锈钢、织网 2020年

艺术乡建|隐于上海乡间的美术馆:阡陌之间,融入当代艺术

“练塘田园艺术季”展品 郑闻《梦魇》玻璃钢 2011年
参展者之一、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次展出的是我研究生时代的作品《梦魇》,塑造了人们在睡梦与无意识状态的突然惊厥。流淌与表现性的雕塑语言,置于安静详和的绿色田野上,却产生了奇妙的视觉感受,仿佛借由自然的抚慰,瞬间舒缓释放了城市生活的焦虑与不安。”

艺术乡建|隐于上海乡间的美术馆:阡陌之间,融入当代艺术

“练塘田园艺术季”展品 冯且《小鹿》木雕 2014年
可·美术馆于2018年5月开馆,白墙黛瓦融入了乡村的一草一木。美术馆的右边是练塘古镇,左边是朱家角。这里地处水源保护地,不允许再开工厂,是开设美术馆的理想位置。
乡村美术馆并非凭空建起,而是改建自低效工业厂房。练塘农副业公司总经理叶国华介绍,这些厂房原本是租给个体老板建厂的,做的是风力发电设备的机箱和罩子。“这些年,青浦区、练塘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这里又是水资源保护区,低效工业厂房都需要调整,因此,在2016年时,这里的工厂就不再运营了。之后我们一直想利用这些厂房引进文化旅游项目,正好碰上有一批艺术家有意开设一个‘田野中的美术馆’,双方经过协商沟通,最终在2017年9月签订合同,美术馆项目最终落地。”

艺术乡建|隐于上海乡间的美术馆:阡陌之间,融入当代艺术

“练塘田园艺术季”展品 蔡佳男&刘伟超《诺亚方舟》金属焊接 2019年
尽管隐于田野,美术馆的规格却保持着都市的水准。主展厅是白色的,层高非常高,提供宽阔的视觉空间,同时,大厅里配上专业的照明灯,确保展出的艺术品上没有丝毫反光,能最大限度将艺术品的美呈现出来。营运管理也完全按照现代美术馆的方式去做。

艺术乡建|隐于上海乡间的美术馆:阡陌之间,融入当代艺术

可·美术馆展厅
开馆以来,美术馆邀请一部分艺术家在当地小住、创作。他们利用当地文化元素,乃至创作材料也都是当地的。此外,美术馆也请了当地居民参与作品创制。

艺术乡建|隐于上海乡间的美术馆:阡陌之间,融入当代艺术

“练塘田园艺术季”展品 徐飞《一匹战马在路边见到了主人的头盔》金属焊接 2017年
“城市美术馆”是目前中国的主流形态,“乡村美术馆”为数不多,比如宁波的杜岙美术馆建在偏远的小村庄、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建在古镇里。但“乡村美术馆”在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探索,比如日本有围绕乡村和农业主题的“越后妻有”艺术节,在箱根也集聚了一批乡村美术馆。
在郑闻看来,美术馆作为孕育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公共空间,发源于城市,却更应该去往乡村。美术馆不应仅仅是一系列的政绩工程,更应该是艺术贴近群众走进生活的真正桥梁。
“如今,乡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乡村文化的建设速度。乡村历来是美育的‘洼地’,很多村民没有机会进入美术馆接触艺术,建设乡村美术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前是‘送文化下乡’,但一个乡村美术馆可以让艺术在乡土田园中生根,可以成为乡村美育的‘新课堂’。哪怕村民每天路过美术馆时多看几眼,这种坐落在村民身边的‘精神地标’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美术馆负责人说。
展期:5月16日起 周二至周日
地点:可·美术馆(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朱枫公路金前村金田路428号)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0)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0年5月18日 下午1:56
下一篇 2020年5月18日 下午7:2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