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是中国当代史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亲历过三线建设的老人现在已届古稀之年。他们离去后,人们将很难寻觅到历史留下的真实印迹。
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见证现实——老工业基地及三线建设摄影展”,继去年底在重庆美术馆亮相后,5月12日起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展览呈现了全国30余位摄影家的200多件作品,还有视频、影像装置、书籍、文献档案等展品。
这次展览分为“老工业基地”和“三线建设”两个大板块。其中,“老工业基地”摄影作品记录了老工业基地的今昔变化;“三线建设”则记录了中国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历程。
陈海汶《上海黄浦江两岸的老工业》摄影 2002—2007
秦文《河滩上造万吨船》 2005
刘进《攀枝花钢铁厂矿山》2019
杨光《封存的记忆》2007
1965年,三线建设全面展开,集中在“三五”“四五”进行,“五五”期间续建收尾。上世纪80年代,三线建设进入调整改造阶段,实施企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到2005年底,三线建设调整搬迁工作画上了句号。这场取得过重大成就的建设,从个体层面上也深刻影响了数千万三线建设者及其后代的生活和命运,这些影响至今犹存。
2020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二周年,也是国际护士节,选择这天开幕,或许是巧合,但在当天走进展厅和每一张图片陈述的历史,心情未必不是复杂的。与不少展览只是简单地贴上展签不同,这里的每幅作品都有一段说明文字,摄影师对历史和现实的情感、思考,一一浮现。
2019年,《再问沧桑——三线人物口述纪实》出版,每一位知情老人的讲述,都是对一段历史的珍存。此书亦是本次展品。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整理的一组摄影作品。
孙占涛《黄河,山西保德》2014
时间塑造着风景,使之成为一个地方的独特教养。这些逐渐远去的工业风景像是文明世界中粗鲁的一块淤青。当你向时间行礼,风景也在凝视着你。(孙占涛)
林坚《矿·野》(之一)1994-1998
林坚《矿·野》(之一)1994-1998
林坚《矿·野》(之一)1994-1998
几十年过去了,内心并未平复,常有的悸动来源哪儿呢?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即众生,众生即我。因而无论有意无意,有心无心,我所关注的就是大众,就是人,就是人的环境,环境即社会。
机器是冰冷的,我的心却时时被浑身流动的血泵动着,温热着,只要我思,只要我在,血液的执着就是我的执着。(林坚)
戴小兵《重钢劳动者》2007
在拍摄劳动者时,我既想赋予他们以个体的尊严,又想展现他们在集体劳动中的疲惫,所以我经常采用群像式的视角来呈现他们的个体差异。
工厂是一个集体社会,工人们总是穿着相似的服装,面带相似的表情,甚至有着相似的言谈举止和生活经历。但我知道,其实他们不一样,所有个性的差异都无法被共性所取代,因此我喜欢将他们放在整体中呈现差异。(戴小兵)
王玉文 《辽宁大连中远造船厂农民工的午餐》 2010
我喜欢摄影,因为我更喜欢让人们透过作品看到生活本身。我的工业情结不能不说是和我的经历有关。辽宁曾是共和国的工业支柱,我目睹了它的辉煌,我熟悉那些工矿,熟悉那里的工人……(王玉文)
刘进《归零》(之一)2017
刘进《归零》(之一)2017
2014年10月31日15时19分,重庆九龙火力发电厂发电功率表降为零,人声鼎沸的控制室内出现了哭声。三年后,我再次来到这里,曾经高速运转让人无比自豪的发电厂变得空无一人,只剩下密结的蛛网与归零的仪表。(刘进)
余勤《归零的国企》2017-2018
《归零的国企》拍摄的是废弃的重钢特殊钢厂,下雨天还会掉石棉瓦,因为安全问题目前已经不允许外人进入。出于对现场的尊重,我拍摄的所有场景都是原景。(余勤)
王远凌《机器的肖像》2016
吴雨航《蓝之暗角》(之一)2017
窦绍林《再生》2017
此次展览,是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策展人之一王林认为,影像艺术在新媒体艺术和实验艺术的教学研究和创作中至关重要。“这种案例性陈述和揭示性见证,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来说尤为重要。”
本次上海巡展还加入了上海小三线建设的介绍和展品。策展人之一李川说:“上海站是此次展览的第二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站。上海为三线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三线建设也成为上海人家庭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承载着不少人的理想与激情。回顾这段历史时,也是在回顾过往建设中的上海力量。而且,面对未来时,这段历史依然很有价值的。
在策展执行人之一张小吧看来,无论是重庆钢铁集团原址的拆迁改造、上海黄浦江码头的新旧景观,还是东北厂区上下班途中的工人……“我们既能看到不同时代的鲜明对比,也能看到不同地域的历史风貌,而这一切都蕴藏着不可磨灭的人文记忆。”
展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