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明,有赖于文字的诞生与发展而源远流长。距今三千五百年左右的殷商时期,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的问世,宣告中华民族拥有了本民族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从此,甲骨文字不仅记载着殷商社会变迁的历史痕迹,而且从文字演进的角度影响了篆书的出现与发展,甚至今日所书写的某些汉字结构与甲骨文字并无太大的差异。这种文字体系的一脉相承,正是我们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内在动力之源之一。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甲骨文诞生于殷商时期,却在三千年后以独特的方式重现在人世间。据考,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福山王懿荣因病居家疗养,偶见所服中药的龙骨上,存有某些文字结体一类的刻划。渊博的古文字及金石学修养,使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刻划极可能是上古时期的文字,遂从药铺大量搜集刻划的龙骨。王懿荣之子王汉章于《古董录》云:“回忆光绪己亥(1899)、庚子(1900)间,潍县估人陈姓,闻河南汤阴县境小商屯地方出有大宗商代铜器,至,则已为他估席载以去,仅获残鳞剩甲,为之嗒然!乃亲赴发掘处查看,见古代牛骨龟版,山积其间。询之土人,云牛骨椎以为肥田之用,龟版则药商购为药材耳。估取骨之稍大者,则文字行列整齐,非篆非籀,携归京师,为先公述之。先公索阅,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乃畀以重金,嘱令悉数购归。”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随着商贾对刻划龙骨消息的不断对外传播,中外学者若刘鹗、王襄、端方、罗振玉及加拿大人明义士、日本人林泰辅与富冈谦藏等纷纷加入了收藏甲骨文的队列。而刘鹗就是这些学者中收藏并为之学术研究最早、最重要的一位。

 

劬堂藏甲遗珍

刘鹗

刘鹗(1857—1909)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号老残,室号抱残守缺斋,江苏丹徒人。通数字、医学、金石、天文、音律、训诂之学,著《老残游记》《铁云藏龟》《铁云藏陶》等。

自甲骨文为王懿荣发现后,刘鹗亦勤于搜寻购买,其《铁云藏龟》中自述:“义和团拳乱起,文敏遂殉难。壬寅年,其喆嗣翰甫观察售所藏,清公夙责,龟板最后出,计千余片,予悉得之。定海方君药雨,又得范姓所藏三百余片,亦以归予。赵执斋又为予奔走齐、鲁、赵、魏之郊,凡一年,前后收得三千余片。总计予之所藏,约过五千片。”光绪廿九年(1903),刘鹗著《老残游记》的同时,择选所藏甲骨文一千零五十八品传拓刊印《铁云藏龟》,首次将1899年来发现的甲骨文付梓于世,将古老的甲骨文字及其艺术更好地传播到整个社会。罗振玉见铁云所藏甲骨,乃从而论之曰:“金石之学,自本朝而极盛,咸、同以降,山川所出瓌宝日益众,如古匋器、古金钣、古泥封之类,为从来考古家所未见。至光绪己亥,而龟甲、牛骨乃出焉。此物唐、宋以来载籍之所未道,不仅其文字有裨六书,且可考证经史也。”吴昌绶序《铁云藏龟》曰:“铁云先生获古龟甲刻文逾五千片,精择千品,纂为一编,以印本见饷。昔之称古文字者,彝鼎之外,泉币、鉥印而已。至如潍县陈编修之匋器、海丰吴阁学之封泥,皆出自近五十年,其数并累至千百,所谓今人眼福突破前贤也。乃兹龟甲古文,又别辟一蹊径,埋蕴既久,地不爱宝,一旦披豁呈露,以供好古嗜奇者之探索,文敏导其前马,先生备其大观。”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对于甲骨这类从未见过的新出土文物,纸质文本的传拓是收藏、研究甲骨文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据《清稗类钞》载:“罗叔蕴知刘铁云藏有龟甲、兽骨,其上皆有刻辞,因怂恿铁云拓墨。”刘鹗在传拓实践后感叹曰:“龟板一种,色黄者稍坚,色白者略用力即碎,不易拓也。”又云:“龟板文字极浅细,又脆薄易碎,拓墨极难。友人闻予获此异品,多向索拓本,苦无以应。然斯实三代真古文,亟当广谋其传,故竭半截之力,精拓千片,付诸石印,以公同好。”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刘鹗应该是传拓甲骨文最早的金石家了。也正是源于甲骨材质的原因,传世甲骨文拓本相比较于其他金石拓本而言,数量较少,而质量高的则更少。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1908年,清廷问责刘鹗“私售仓粟”罪将其充军新疆。翌年,刘鹗病故于乌鲁木齐,身后所藏甲骨逐散出。学者考刘鹗藏甲骨散失脉络如下:哈同夫人得千余片,1917年,由王国维编成《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现归上海博物馆藏。叶玉森约得一千三百片,叶氏选二百四十片于1925年编为《铁云藏龟拾遗》,现亦归上海《铁云藏龟零拾》。商承祚约得二千五百片,并择六百余片手拓。美国人福开森得几十片,1933年,商承祚编《福氏所藏甲骨文字》。西泠印社创始人吴隐之子吴振平得百余片,1939年,由李旦丘编入《铁云藏龟零拾》。又据1937年董作宾、胡厚宣所作《甲骨年表》所记:“一九二五年甲子,丹徒柳诒徵翼谋得刘家所藏甲骨文字三百板。”胡厚宣于1951年著《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载:“柳翼谋藏,约二百片。”1956年陈梦家著《殷虚卜辞综述》“附录三”载:“中大,二七七,归前中央大学。或即柳诒徵旧藏,并云在二百片以上。”综上所述,柳诒徵从同乡刘鹗身后散失甲骨中得藏二百至三百左右。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号劬堂,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古典文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

柳诒徵所藏甲骨传至其孙柳曾符时仅剩七十三品,柳曾符对此批甲骨文用毛笔钩摹文字及整块甲骨形状,且大部分附有释文。再依据资料撰文《劬堂藏甲释文记》,并手写于由上海书画社印制的竖式朱栏笺纸上。这二部分内容合订集册为《劬堂藏甲》,著名书法家周慧珺行书题签、题首“劬堂藏甲”,著名书法篆刻家韩天衡亦篆书“劬堂藏甲”于册前。囿于传承等方面的原因,此七十三品甲骨今仅存六十品。

 

劬堂藏甲遗珍

周慧珺题字

 

劬堂藏甲遗珍

韩天衡题字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殷虚遗址已经历无数次的公私发掘,尤其是民国后所进行的大规模考古活动,已将可能埋存于殷虚地下的甲骨尽出于世。然而,从传世甲骨文收藏的角度来看,甲骨文今多藏于国有博物馆及相关文博机构中,民间存甲骨文极为罕见。这六十品历经刘鹗、柳诒徵递藏的甲骨文其文物价值及学术、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堪称近几十年新发现最为重要的甲骨文资料。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六十品中,尤见珍贵的是妇好甲骨。据考,妇好为商王武丁之妻,商武丁时期对周边国家及氏族部落进行战争中,妇好多次率兵征战并取得卓越战绩,堪称是中国历史记录最早的女政治家与女军事统帅。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考古发现妇好完整墓葬,出土多件青铜器均铸有妇好铭文,包括妇好使用的重达九公斤虎纹铜钺。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存世约十五万件甲骨文中仅二百余片见妇好刻辞。此妇好甲骨存完整“妇好、冥、不、申”字,另有二字仅见残笔。考《甲骨文合集》一百五十四拓片(甲骨原件藏天津博物馆)释文:“一、己丑卜,,贞翌庚寅妇好冥(娩)?二、贞翌庚寅妇好不其冥(娩)?一月……”又日本佐野光一编《甲骨文(一)》载“妇好冥(娩)”拓片释文:“甲申卜,,妇好冥,(嘉),王占曰,其隹丁冥……”两片甲骨文拓本与劬堂藏妇好甲骨无论内容与契刻风格几乎相同。可以肯定的是,凡妇好甲骨都是研究殷商武丁时期政治军事及社会变迁珍贵的史料,而这片传承有绪却隐藏于民间百余年的劬堂藏妇好甲骨,必将给甲骨文研究及金石界带来重大的惊喜。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殷商甲骨文字为当时的占卜所用文辞,贞人是商吏官名,相当于后世皇室之宗人府主管,由贞人通过占卜过程来判断国家及王室成员生活、出行、征伐等事务。所以贞人是参与国家重大政治、军事及日常社会管理决策的核心成员,根据现存甲骨文文献资料对贞人进行研究是探索殷商时期社会政治及礼制体系的重要途径。1933年,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首先提出“贞人说”并初步统计出贞人三十三名;1965年,《甲骨学六十年》统计出贞人七十三名。后陈梦家研究认定贞人有一百二十名。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更是梳理出贞人一百四十二名之多。劬堂藏甲六十品中共有五位贞人,分别是、永、取、宾、,由董作宾、陈梦家及饶宗颐研究获知,此五人均是武丁时期的重要贞人。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对于甲骨文断代的研究,最早见于王国维1917年撰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1933年,董作宾著《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综合甲骨文涉及的世系、称谓、贞人、方国、字形、书体等字的依据提出“五期法”:一期为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二期为祖庚、祖甲;三期为廪辛、康丁;四期为武乙、文丁;五期为帝乙、帝辛。学者从甲骨文书体的风格特征认为,武丁时期不但贞卜及所记的事项重要,文字也显示出壮伟而豪放的精神。劬堂藏六十品甲骨文契刻精致爽利,曲直相宜,转折自然,字大则气势豪迈雄强、霸悍峻厉,字小则书风典雅秀逸、意蕴隽永,当是武丁时期甲骨文的典范。六十品中尚见数品甲骨线条内存有硃砂痕迹,这或是商代贞人占卜过程中的遗存。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六十品的文辞内容见:妇女冥(娩)、祀雨、征伐、吉凶、年成等。

 

甲骨文问世后,旋即出现了赝品,陈梦家著《殷虚卜辞综述》已云“刘鹗时代已有少量伪骨”。柳曾符撰文《劬堂藏甲释文记》指出本编第七片恐亦系伪刻。然而此片已佚,劬堂藏甲六十品中未见。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自清光绪廿五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已过一百二十周年,甲骨文的史学、小学意义已在众多的学者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甲骨学已独立成为上古史学术研究的重要构架。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郭沫若被称为“甲骨四堂”,唐兰、胡厚宣、陈梦家、陈邦怀、于省吾、张政烺及饶宗颐、李学勤、裘锡圭等学者均在甲骨文研究中独树一帜,作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劬堂藏甲遗珍

与此同时,从甲骨文书法中汲取养料、甲骨文字入印成为晚清民国时期书法篆刻家探索创新的选择。罗振玉甲骨书法体现出蕴藉典雅、灵动率真的气息;董作宾甲骨书法则是挺锐遒劲、秀外慧中的韵味;孙儆甲骨书法追求古朴郁茂、自然清新的风貌;丁辅之甲骨书法显现出工致文静、疏朗停匀的格调。尤其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将甲骨文字集为联,并于1928年付梓为《商卜文集联》,1938年刊有《商卜文分韵》《唐宋三百首集联》《全韵画梅诗》、集商卜文《观水游山集》,对甲骨文书法艺术的传播与普及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篆刻艺术取甲骨文字入印的重要作者有邓尔雅、简经纶、易大厂等。邓尔雅甲骨印风简约装饰;简经伦甲骨入印错落有致;易大厂甲骨篆刻率真自然。

 

劬堂藏甲遗珍

先贤在甲骨文书法篆刻的实践探索中已为后世作出了重要的创新示范,他们的传世作品在甲骨文字的取法、章法应用及整体气格的把握上,可以为学习创作带来诸多的借鉴与参考。随着当今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书法篆刻艺术也迎来了绚丽的春天,古为今用,甲骨文丰富的艺术内涵一定会在书法篆刻艺术的田园里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图文原载《书法》杂志2020年第4期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1)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0年4月17日 上午9:40
下一篇 2020年4月17日 上午10:03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