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895—1953),原名寿康,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对20世纪中国美术影响甚大。自幼随父学画,1916年入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18年赴日考察美术,半年后返国,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官费留学法国,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西画。1927年回国,先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赴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及前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及个人画展。抗战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1946年始任北平艺专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以西画的写实主义精神变革中国画,开启了在中西比较的文化视野下以西融中的传统绘画创新之路。他的大型主题性美术创作以古喻今,蕴含历史的深度和人道主义的激情,在风雨如磐的时代发出振聋发聩之声。他将这种家国情怀以托物言志的方式寄寓在笔下的万物生灵,成为那个时代乃至当下民族精神的生动象征。
徐悲鸿 奔马 纸本水墨 中国画 1951年 90cm×50cm 徐悲鸿捐赠 中国美术馆藏
徐悲鸿钟爱画马,在欧洲留学时就到动物园画过大量马的速写,认真研究过马的结构,他画马将坚实的造型结构与中国画的笔墨韵味相融合,在写实主义追求中融入浪漫气质和象征意味,以写实造型构建内在风骨,以恣意灵动的笔墨书写外化写意形态,墨舞神飞而真气远出。其笔下之马,有“一洗万古凡马空”之气概,无论是“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的战马,还是千里驰骋、桀骜不羁的“奔马”,抑或放浪形迹于江湖水草之畔的“天马”,无不下笔爽利,简约传神,笔墨酣畅,豪放大气。这不仅是徐悲鸿人格气质与创作激情的熔铸,也是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写照,更成为中国艺术形象创造中永恒的经典。此幅《奔马》四足凌空,昂扬驰骋,笔墨与结构相融,既画出马的体量也表现出其奔腾之势,予人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
中国美术馆典藏部 韩劲松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