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卦碑》是李阳冰在任当涂县令期间,应友人之请所书而刻于石的。此碑为篆书,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法雄健。唐时散落民间,明初芜湖王氏于当涂城内获得,将碑转至芜湖秘藏家中。此本为明嘉靖5年张大用跋,清道光张幼轩题签本。
至明嘉靖四年 (1525),始由芜胡关监督张大用从王氏家中移立于学宫,并为之题跋云:“阳冰篆书祖秦相斯,而笔力过之,舒元舆辈论之详矣。是刻藏芜湖王氏,国初得之当涂县治,风骨雅健,卓有古意。”可惜这“题跋”碑石在“文革”动乱中毁坏无存,而三块《谦卦碑》至今犹存。李阳冰,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祖籍赵郡(治今河北赵县),李阳冰五世祖李善权为后魏谯郡太守,将家徙至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于是在安徽亳州一带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寄寓云阳。初为缙云令、当涂令。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称少监。兄弟五人皆富文词、工篆书。初师李斯《峄山碑》,以瘦劲取胜。他善词章,工书法,尤精小篆。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他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
《谦卦碑》颇采古文奇字,更有异形,释者或难分辨。可见之录文,所误不少。其曰: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撝谦。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唐李阳冰书。
李陽冰(生卒年不詳),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字少溫,漢族,譙郡(治今安徽亳州)人。
祖籍趙郡(治今河北趙縣),李陽冰五世祖李善權為後魏譙郡太守,將家徒至譙郡(治今安徽亳州),於是在安徽亳州壹帶有了趙郡李氏的後裔。寄寓雲陽(今陜西涇陽)。初為縉雲令、當塗令。李白族叔。為李白作《草堂集序》,後官至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世稱少監。
兄弟五人皆富文詞、工篆書。初師李斯《嶧山碑》,以瘦勁取勝。他善詞章,工書法,尤精小篆。自詡“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他的篆書,“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甚至被後人稱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
李陽冰所書的石刻很多。其中如浙江縉雲的《城隍廟記》、福州烏石山的《般若臺題記》、廣西桂林的《舜廟碑》、湖北武昌的《怡亭銘》、陜西西安的《顏帷貞廟碑額》等。
尤其安徽蕪湖十二中學校園的《謙卦碑》,是李陽冰在任當塗縣令期間,應友人之請所書而刻於石的。此碑為篆書,氣勢犀利,風骨遒勁,筆法雄健。唐時散落民間,明初蕪湖王氏於當塗城內獲得,將碑轉至蕪湖秘藏家中。
至明嘉靖四年(1525),始由蕪湖關監督張大用從王氏家中移立於學官,並為之題跋雲:“陽冰篆書祖秦相斯,而筆力過之,舒元輿輩論之詳矣。是刻藏蕪湖王氏,國初得之當塗縣治,風骨雅健,卓越有古意。”可惜這“題跋”碑石在“文革”動亂中毀壞無存,而《謙卦碑》至今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