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是我国特有的书写工具,在历史长河中随着书写材料和书写方式的变化而发展,没有毛笔也就没有现在传承下来的书法。 商周时期 商代的先民就已经在使用毛笔或类似毛笔的工具,虽然没有直接证明,但留下了甲骨或玉器上的墨书和朱书。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第488号上的朱书“辛”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第436号上的朱书“申” 春秋战国时期 出土最早的毛笔是春秋晚期,和竹简一同出土。它用上好的兔箭毛做毫,笔杆为圆竹条,用丝缠绕,外面封漆固定。笔很细,用来书写的字也很小。
信阳楚简 宽0.7-0.8厘米,原长约45厘米,约书30余字
信阳长台关春秋战国楚墓出土的毛笔 但这种毛笔的中心是空的不好写,于是就把笔杆一端劈成数片夹住笔毫,外面用丝线缠绕,再涂漆固定。
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毛笔 更进一步,把笔杆的一端挖出空腔,将笔毫束成有笔尖的笔头,用漆固定在空腔中,解决了笔头的固定问题。
湖北省荆门市包山战国楚墓出土毛笔 秦汉时期 到了秦汉时代,相传蒙恬创造了披柱制笔法,用硬毫为柱,软毫为披混合制笔,这样就兼顾了硬毫的弹性和尖锐,以及软毫的储存墨水功能,很适宜于在竹、木质地的简牍上书写。
甘肃武威磨咀子东汉中期墓出土的笔,中间是紫黑色硬毛,外面覆盖黄褐色的软毛,便于蓄墨
武威王莽新简 宽0.9-1厘米,长55厘米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竹简作为书写材料彻底被纸帛替代,而高凳高桌还没普及,书写方式就如同古画中那样一手执笔、一手执纸,用二指单钩法(类似于今天人们的执硬笔法)进行书写。所以要求笔能够“锋齐腰强”,于是毛笔的制作工艺相应作了调整和改善,健、硬、毫短的有心笔开始出现,以适应新的情况,韦诞《笔方》与王羲之(传)《笔经》先后问世。宣州成为重要的制笔中心,兔毛制成的紫毫笔,以笔锋尖挺而拥著称于世。
北齐 校书图
黄简考据的韦诞笔 缠纸(麻纸)有心笔在当时比较流行,到唐朝达到高峰。
唐代缠纸笔的构造
东晋 王珣伯远帖 两宋时期 宋代开始普及了高桌子和高椅子,看书写字的方式和现在一样,纸是平放的,不用再腾空了,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于是有心笔原先的特点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制作复杂成本高却是明显的劣势,无心散卓笔,开始流行,笔峰也变得更长。
宋画《孟母教子图》中夫子先生所用的桌子 宋四家之一的蔡襄“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 自成一家”(沈括语)。而蔡襄以无心散卓笔书写的陶生帖里也提到了散卓笔:
北宋 蔡襄 陶生帖 “襄:示及新记,当非陶生手,然亦可佳。笔颇精,河南公书非散卓不可为,昔尝惠两管者,大佳物,今尚使之也。耿子纯遂物故,殊可痛怀,人之不可期也如此。仆子直须还,草草奉意疏略。五月十一日,襄顿首。家属并安。楚掾旦夕行。” 元明清时期 进入元代,以湖州为中心的制笔业日益兴隆。 明清时期,毫的使用更为广泛,有羊毫,紫毫(兔毫),狼毫,貂毫,猪鬃等不同性质的毛,并利用各种不同性能的毫互相搭配成中性的毫,达到刚柔适中,经久耐用,挥洒自如和尖,齐,圆,健的要求。 同时随着建筑的变化,层高的挑高,大尺幅的立轴,以及对联作品开始繁盛,碑学兴起与生宣的运用,这些书法的新需求催生了揸笔,斗笔,联笔,提笔等写特大字的大型笔,以及蓄墨较多的长锋笔等新品种, 纯羊毫的笔也应运而生。
清 胡开文特制宿纯羊毫提
清 邓石如 对联
网络上的历代毛笔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