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
不仅中国人在用
日本、韩国、越南等也在用
不是说韩国、越南文字里没有汉字了吗
那请翻开他们的历史遗存
没有汉字
就没有他们的历史
他们既要强调古代文明
又不承认记录他们文明的汉字
那将是怎样的矛盾心理啊
其实
我们自己
也差点丢掉汉字
当时的简化字
被认为是汉字改革的暂时性过渡字体
最终的方向
是拉丁化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生的人
有一部分经过专门的拼音化试验
以上内容,他们都能轻松读出来
你也不妨试试?
有些多音字和形近字细思之下实在毫无道理
只能靠死记硬背,学起来异常痛苦
其实,这都是汉字简化的锅
从清末民初开始,就有一些学者想将汉字拉丁化。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想法也获得了支持。原因有很多,降低文盲的学习难度啦,与国际接轨啦,字母更有利于机械打字啦……
总之,这事儿风风火火提上日程,最终目标是将表意的汉字,全部弄成字母。效果图如下:
反正除了加大加粗的“大众报”,我是一个词儿都没看懂。
要把方块字“扁化”成字母,非一日之功。当时将汉字简化是非常迫切的需求,于是精简笔画成为了权宜之计。1955年,《汉字简化方案》出炉。但犹嫌不足,认为应该减少汉字数量,尽量用一个字代替好几个字。
注意!就是用一个字代替好几个字的“睿智”策略,带领简化汉字冲出了已有系统的轨道!
像“发”这个字,既可以是“头发”,又可以是“出发”。但将它们用繁体写出来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字:“头髮”、“出發”。看似简单的汉字背后,是一整套严谨的形声会意知识系统。把髪和發简化成同一个字,就像把咸水淡水强行灌到一条水渠里。
刚入学的小孩不仅无法通过它们的偏旁举一反三,迅速学会同一个系统里的汉字,比如“鬟”、“鬓”,甚至还要死记硬背“发”这个多音多义字——这能不头秃近视眼吗?
像这种毫无规律可循的简化在如今的字典里比比皆是。
“葉”→“叶”:树叶长在嘴上;
“聽”→“听”:用嘴巴听;(嘴巴可真忙)
毕竟简化字是拿来过渡用的,终极目标字母文才是亲儿子。可怜的小简爹不疼娘不爱,还要被敷衍着一再“瘦身”。1977年,二简字出炉。
上图二简字分别为:英雄洞、内蒙古。
还有下边这些:
这大概就是港台同胞观看简体字的体验吧?怎么看怎么缺胳膊少腿。让人不禁发出疑问:这得多懒才能把字儿写成这模样啊!
虽然二简字施行半年就被废止了,但它的影响还是持续到今天。许多你以为的“错别字”,其实都是——二简字。
“禁停车”→“禁仃車”:简体二简繁体字,三代同堂。
“早餐”→“早歺”:这不是偷懒,是二简(虽然二简本身就挺偷懒的。)
“收费处”→“收弗处”:“贝”都没了,还收得到钱吗?
从二简字来看,当时国家真是铁了心要把方块字字母化,就为了降低广大文盲的学习门槛,毕竟完整的汉字实在太!难!了!
然而汉字就如同一架完整精密的仪器,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以为你只是随手减了一竖,实际上是动了文化的脊梁骨。
幸好汉字拉丁化没能继续下去。回过头来,祖国经济发展起来了,文化自信也树立起来了,教育普及率有了质的提升。汉字没有必要变成字母,汉字就应该是方方正正的表意文字。
简繁之争,就像甜咸豆花之争,时不时会爆发一下。简化字的确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许多方便,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简化汉字也要遵守基本法,应模仿自然演变,严格遵照形声会意指事这套系统去简化。如此,才能保留住汉字之美,保留住知识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