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人写经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手卷
纸本 20.9×380.3cm
美国弗利尔博物馆藏。
全卷欣赏
该卷经文用笔犀利,抄写者精力高度集中,行笔淋漓尽致,强弱兼顾,可见提按、节奏、笔法、章法多变化。笔画生动,方折犀利坚挺,圆转光滑有弹性,每行每字之间都有相辅相成的节奏、结构及重心布局。
《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第十二》
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藏
类型:手卷(Handscroll)
尺寸:20.9 x 380.3厘米
年代:隋(581~618)
纸张:防虫处理,黄檗染色
出处:查尔斯 · 朗 · 弗利尔 捐赠旧藏
内容:手卷出自《大般涅槃经》第三十三章,内容为佛陀涅槃之前对佛弟子给出的教义。公元414到421年《大般涅槃经》由梵文翻译成汉文,并广受欢迎。
延伸阅读:
《敦煌写经》自从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引起了各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敦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
敦煌书法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特别是隋唐,乃至魏晋、秦汉书法艺术发展史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敦煌书法范围较广,一般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书法为主,另外还包括敦煌地区古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汉简书法、石窟题记以及现存的碑文书法等。
敦煌遗书包括了由晋、十六国、一直到北宋的4万多卷墨迹,是研究中国文字楷化时期的历史及其书法艺术最丰富、最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敦煌遗书的书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称之为”经书体“。
“经书体”源于汉代的”简书体“,完成于唐代的楷体,是两晋以后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它详尽的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楷化的全过程,对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写经,上起两晋,下至宋元,其中的大部分是唐代的写经卷子,并且有很多写经卷子有抄经者以及年月的题记,为人们了解唐代经生及其书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敦煌写经的艺术价值很高,部分写经书法体现了唐代书法较高水平,初唐人写《妙法莲华经》卷一《序品》后半、《方便品》前半被书法界权威人士称为“笔法骨肉得中,意态飞动,足以抗颜、欧、褚,在鸣沙遗墨中实推上品。”